出生優渥
他是羅廣斌。出生在四川一個封建權貴家庭,父母均是國民黨官員,大哥羅廣文更是國軍司令,統領17萬大軍,擔負西南防務重任。
從小優渥的生活,並沒有把他變成一個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也沒有讓他成為乖乖聽話的「好兒子」,相反他逆不羈,竟然和家庭地位極其懸殊的平民的女兒談起了戀愛,當然遭到全家反對。他嚮往自由和平等,為此同家人抗爭甚至和父親打了一架。
羅廣斌
參加革命,不幸被捕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地下黨西南聯大負責人馬識途。在馬識途幫助介紹下,他離開成都來到昆明西南聯大附中讀書。
1945年,他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民青社」。1948年初,經「江姐」江竹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家中被國民黨逮捕。
渣滓洞內刑拘
誓把牢底坐穿,獄中鬥爭綉紅旗
哥哥是國民黨司令,憑著這樣的背景,羅廣斌完全不需要坐牢。哥哥羅廣文的想法,只是讓弟弟羅廣斌被關幾天吃點苦頭然後能老實讀書。
但讓羅家人沒想到的是,經過在監獄裡和獄中地下黨同志一起艱苦磨鍊,羅廣斌對黨組織更加忠誠堅定。
原國民黨重慶渣滓洞監獄
他的哥哥託人告訴他,寫個脫離共產黨的聲明就可以放他出來。獄內地下黨組織也希望他利用哥哥的關係出去,讓外面的黨組織了解獄中情況。但羅廣斌拒絕了,他發誓要和獄中的同志們同生共死、把牢底坐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可西南地區仍然處在白色統治之下。獄中的黨組織決定也綉一面自己的紅旗,羅廣斌拿出自己的一床紅色被面,其他同志拿出黃色草紙剪成五個五角星,把一顆星放在中間,四顆星分列在旗的四周,這樣一面五星紅旗就綉成了。
一面從未被升起過的獄中紅旗
四、做獄警工作,危難時19人獲救
渣滓洞白公館警備森嚴。革命者想要出去,就只能在看守人員中找機會。獄警中有一個人名叫楊欽典,因為都是北方人,常常和陳然(地下黨)聊天。聊得多了,楊欽典逐漸流露出對革命者的一些同情。時間久了,楊欽典對陳然和羅廣斌特別佩服和信任。
陳然烈士,在大屠殺之前犧牲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下令將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內的赤化分子全部屠殺。
因為關押在渣滓洞的人多,軍警和特務都被叫去支援渣滓洞了,羅廣斌等19人就暫時交給楊進興看管。
楊進興本就貪生怕死,看大家都走了,把羅廣斌和另外18名共黨交給楊欽典看管後,也急忙撤離了。
原國民黨重慶白公館監獄
生死之際,羅廣斌勸楊欽典:馬上就要解放了,不要和特務們一條道走到黑。把19個名地下黨救出去將來可以立功贖罪並幫他安排工作。楊欽典經過思想鬥爭,終於把監獄鑰匙交給了羅廣斌。
為安全起見,楊欽典先上樓探查獄外情況,當看到大部隊撤走之後,依照約定猛烈跺腳三次發出暗號。羅廣斌聽到暗號後,迅速帶領大家按計劃突圍。
長篇小說《紅岩》
創作長篇小說《紅岩》
1958年11月,朱語今
聽到「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獄中鬥爭事迹後,向獄中倖存下來的羅廣斌、楊益言約寫長篇革命小說,希望用以教育廣大人民群眾。
在重慶市領導支持下,羅廣斌、楊益言專職脫產著述長篇小說《紅岩》。
為了使小說寫得有血有肉,二人結合自身革命鬥爭經歷,並查閱了保存下來的大量敵特檔案材料。
1961年12月《紅岩》首版,立即引起巨大轟動。
歡迎點贊、收藏、轉發、關注![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