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2023年01月16日19:09:03 歷史 1613

2022年12月7日,我國新冠疫情徹底放開,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代表了中國人民三年抗疫戰爭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新冠還未終止,我們的抗疫還不能結束。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網上炮轟防疫專家的言論層出不窮,就連被稱抗疫英雄的鐘南山院士也在被質疑之列。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其中的原因您清楚嗎?

一、鍾南山

在疫情放開之前,我們對他的印象非常好。2020年年底,新冠剛剛爆發之時,百姓紛紛逃離武漢,逃離疫區。高鐵列車上卻出現了一位逆行者,84歲的他臨危受命奔赴武漢,與我們共同抗擊疫情,那時的他還是我們的定海神針,鍾院士到了我們就不害怕了。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此後,鍾南山多次公開發聲,告訴我們當前新冠的最新情況,並教會我們在家應該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可以說大多數人憑藉著他的經驗,躲過了一次又一次感染,他的形象在我們眼中日漸高大起來。但疫情放開後,他的風評很快就急轉直下,原因在於一次判斷失誤。

剛剛傳出要放開疫情時,大家都恐慌不已。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通報的新冠病例中,輕症佔大多數,死亡比例很少,但三年的折磨,我們對新冠的恐懼彷彿已經進入了骨子裡。多地都出現了囤葯風波,有不法商家藉此時機抬高葯價,大賺黑心錢。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就在全國陷入混亂之際,鍾南山公開發聲,新冠應該改名為大號感冒。我們秉持著對鍾老高度的信任,真的相信新冠就是感冒,一個周就能好,挨一挨就過去了,但現實狠狠的打了我們的臉。所有陽過的人都切身體會到了新冠和感冒的不同。

新冠感染會出現高燒、咳嗽等癥狀,聽著跟感冒確實很像,但它比感冒嚴重的多。體溫燒到40度以上的大有人在,甚至引發了高溫驚厥,短時時間內就喪命。還有咳嗽不止以至於咯血,有的轉陰後還持續咳嗽半個月之久,後遺症更是五花八門。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對於自身體質弱,有基礎病的人來說,新冠的危險性非常高病毒專門攻擊體內較弱的部位,很多死亡病例就是因為病毒誘發基礎病發作,最終不治身亡。事到如今,我們都知道,新冠絕不是大號感冒,而此前鍾南山的話是明顯的誤判。

因為一次誤判,鍾老一夜之間從神壇跌落,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攻擊。此次疫情防控,大傢伙都親身感受到了新冠的威力,跟過去只能從手機資訊上了解新冠不同,我們對新冠有了更深的體會,也發現了很多專家的誤判。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二、專家誤判

無癥狀消失不見了。疫情防控前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無癥狀患者居多,張文宏團隊更是直接表示,無癥狀患者佔98%。但是第一波感染高峰到來後,我們發現無癥狀幾乎看不見,身邊都是有癥狀患者,高燒、咳嗽、水泥鼻一個癥狀也不缺。

重症率嚴重不實。疫情放開前,張文宏稱大家都是輕症,根本不需要去醫院,在家就能自愈。新冠放開後,隨著感染速度加快,重症病例的數量也不斷上升,各地醫院都人員爆滿,甚至調整其他科室接診新冠患者。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前不久網上還流傳了這樣的段子,骨科大夫看診新冠病人,一邊看書一邊看病。雖然這個段子有誇張的成分,但也反應了當前醫院的情況,醫療資源緊張,醫療系統接近崩潰。

上海某醫院呼吸科主任在自己的社交賬號發表道歉文章,該文章中提及到了兩項誤判。其一是不需要囤口罩,其二是不需要囤葯,這兩次判斷都被現實打臉。雖然他的判斷出現了錯誤,但是能夠主動道歉,這個行為還是值得肯定的,其他專家呢?

鍾南山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跌落神壇」?原來是事出有因 - 天天要聞

現如今,包括鍾老在內的多位專家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百姓的指責聲不斷。此前有多麼追捧專家,如今就有多麼排斥,甚至連專家二字都聽不得。一夜之間跌落神壇,鍾老已經多日未出來發聲,不知此時會作何感想。

三、小結

其實專家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此前我國對疫情進行了嚴格的管控,這和完全放開後的局面差異很大,專家因此出現誤判也情有可原。只要不是刻意隱瞞和誤導,我們沒有必要去過度指責。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