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2022年12月22日23:50:09 歷史 1229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1930年,被賣給大戶人家做童養媳的康小妹,受不了主家常年的毒打偷跑了。誰知,她轉頭又跳進了窯子。



康小妹出生在一個非常貧苦的家庭,母親過世後,抽大煙的父親更是不把康小妹當個人養,家裡已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



家裡能賣的全被父親拿去賣了換煙抽,到後來父親竟把主意打到了女兒身上。13歲的康小妹被父親隨意賣給了一家大戶人家,做童養媳。



本以為到了富裕人家能吃上飽飯的康小妹,卻不知夫家雖有錢,為人卻十分暴戾,稍不如意就把康小妹打得死去活來。



康小妹在家時頂多也只是吃不飽飯,可到了這裡是既吃不飽飯還要時常遭受毒打。沒多久她就撐不住了,偷偷逃出了大宅子。



逃出來的康小妹以為終於可以過上自己的生活了,可沒想到很快就掉進了更大的狼窩。



由於康小妹年紀小,既沒技能又沒經驗,很快她就被賣進了一個大院子。進了院迎上來一個人,是個四五十歲的女人,打扮時髦。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女人看著這個瘦瘦的小姑娘開口說:「以後你就叫我媽,只要你好好聽話,媽疼你,讓你過好日子。」



康小妹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溫暖了,當即感動的眼淚叭叭,一下撲到女人的懷裡放肆的哭起來。可是到了晚上,康小妹才明白,女人為什麼要她喊媽了。



晚上,康小妹的房裡突然進來了三四個女人,她們都是媽媽派來教她學規矩的。學的不是別的,就是怎麼討客人歡心。



這時,康小妹才懵懵懂懂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原來康小妹被賣進了窯子。她十分抵觸,並不願意學習。結果,早上還和顏悅色的媽媽,此刻凶神惡煞的啪啪賞了她兩個大耳光子。



見康小妹還不屈服,幾個彪形大漢直接來綁了她,把她吊在院子里,當晚康小妹就凍的沒了知覺。到了天亮,一盆冷水順頭潑下,大漢們輪流抽她鞭子。



經過幾天的折磨,康小妹奄奄一息,大小便沾滿了全身,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她妥協了。



康小妹開始跟著女人們一邊學習一邊養傷,只是現在她的身份低微,還不允許接代客人,只是做一些端茶倒水的粗活,要麼就是跟著別的女子在門口招攬客人。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那時候,這裡面的姑娘生活可沒那麼容易,每天起的比雞早,梳妝打扮得好一大會,然後就是學習各種技能,演奏樂器,還有各種能取悅客人的遊戲,都是在課程範圍內。



一天,康小妹正在幹活,窯子里的頭牌姑娘蘇鳳仙,搖搖晃晃的上樓,結果一不小心跌倒了,康小妹趕緊去攙扶,她倆也算從此結下了友誼。



蘇鳳仙也教了康小妹很多媽媽不會教的規矩,比如說,千萬不能逃跑。之前有姑娘逃跑被抓了回來,毒打一頓自然不會少,當日就站不起來了。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熬了三日直接死了,被人拉到一處荒地埋了,結果沒幾天,屍首被野狗扒出來,叼的到處都是…



康小妹聽到此處不禁打了個哆嗦,對於老媽子的狠勁她當然是見識過的,她也暗暗在心底打消了逃跑的念頭。



她在蘇鳳仙嘴裡還知道了一件詭異的事情。



每天晚上媽媽都會趁姑娘們熟睡後,悄悄進入她們的房間。然後蹲在地上,敲打地上的磚,而且敲的十分仔細。



原來,媽媽是怕姑娘們偷偷藏錢。她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能到自己手裡的少得可憐。姑娘們的房間里都有一個專門存放錢和客人賞東西的箱子,只是她們只有往裡放,卻沒有拿出來的機會。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箱子的鑰匙只有媽媽那裡有,每天敲完磚,若是沒有人藏錢就相安無事,若是發現有人藏錢,那那個姑娘定又是被毒打一頓。



康小妹決定認命了,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有命掙沒命花。


一個窯姐的前半生:被親生父親賣作童養媳,一不小心又跳進窯子。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她一直做到了新中國成立,國家取締了她們上班的地方,還婦女尊嚴。國家還為她們檢查身體,並為她們安排工作。



那個時代婦女的悲劇也隨著新中國的到來,被淹沒在歷史浪潮中,而她們中的許多人更是開闢了新的人生,笑著活下去。



(小樹先生在讀書:堅持原創,以史為鑒,解讀有溫度的歷史,點擊關注,感謝支持)@小樹先生在讀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