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2022年12月05日22:36:23 歷史 1012

明朝永樂盛世是由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開創的,朱棣在經濟、軍事以及政治方面取得諸多成就,比如朱棣曾多次親征漠北,完成勒石燕然的功績、完善文官制度,建立內閣雛形等等。

朱棣所取得的成就在歷代皇帝中都名列前茅,而要說到朱棣對外宣揚威德的措施,個人認為安排鄭和下西洋影響最大,此舉極大地增強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不過令人感到疑惑的是,鄭和在幾次下西洋過程中帶了大量老嫗和接生婆,既然已經違背慣例帶女性上海船,那麼鄭和為何不帶一些年輕女子,鄭和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首先來討論一下朱棣命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是通過起兵靖難登上的皇位,說難聽點就是通過叛亂搶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所以朱棣上台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其帝位的合法性不足。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面臨過這個問題,他把太子親哥砍了,將親爹趕下台,皇位也不是通過正規渠道取得的,李世民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那就是干出點成績,比如文治武功遠超老爹李淵。

顯然李世民成功了,後世一提起李世民都認為他是明君,是千古一帝,至於殺兄篡位似乎也變得不值一提了,但一個皇帝要想干出幾件讓天下人都認可的功績可並非易事,因此朱棣登基後也想搞一搞大明朝的文治武功。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朱棣擅長的部分自然是打仗,作為馬上皇帝,朱棣在即位後多次御駕親征漠北,將漠北各部打得抬不起頭來,武功方面頗有建樹,至於文治,朱棣則選擇令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朝的威德,向海外諸國宣示他朱棣才是大明正統。

當然,也有傳聞說朱棣命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在史書記載中,朱棣攻進皇宮時,朱允炆所在的宮殿發生大火,朱允炆很大可能葬身火海,但也有說法是朱允炆出家當了和尚。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總之不管是哪種說法,朱允炆失蹤了,並且朱棣在國內怎麼找都找不到,朱棣有理由認為朱允炆逃到了海外,由於朱允炆對朱棣的帝位影響太大了,不排除朱棣願意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讓鄭和去海外尋找朱允炆的可能。

太監鄭和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應是在洪武十八年左右入燕王府服侍朱棣。朱棣長期駐守北平,並不願意當一個太平王爺,尤其是當太子朱標去世後,朱棣對皇位更加渴望。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而後朱允炆繼位削藩,對朱棣虎視眈眈,朱棣不得已裝瘋賣傻為造反爭取時間,在此期間,鄭和始終對朱棣忠心耿耿,鄭和在靖難之役中也立有戰功,並且憑此獲賜「鄭」姓(原為馬姓)。

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獲得勝利喜登帝位,不過他的皇位畢竟是從侄子手中搶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洗脫自己「篡位」的嫌疑,朱棣開始瘋狂洗白,即位後多次領兵遠征漠北,還命鄭和統率大明寶船下西洋,宣揚大明威德(或是尋找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從永樂三年鄭和首次下西洋,到宣德八年第七次下西洋結束,鄭和在海上漂泊了28年之久,每次下西洋,寶船上都會攜帶大量金銀和貿易品,因此在航行過程中引起不少人的覬覦,尤其是一些不怕死的海盜。

1407年,鄭和在第一次下西洋返程途中曾命人招撫著名的海盜頭子陳祖義,而陳祖義表面上接受招安,實際上卻對船上海量的財富起了貪心,於是暗中調集大量海盜,準備襲擊鄭和的船隊。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陳祖義這個海盜頭子早在洪武年間就凶名在外,其勢力巔峰時期麾下有近萬海盜,多次劫持大明商船,甚至是襲擾大明沿海城鎮,朱元璋都很是惱火,曾懸賞50萬兩白銀捉拿他,朱棣時期更是將懸賞金額增加到750萬兩,但這樣都沒有抓到陳祖義。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而鄭和招降陳祖義也是為了無奈之舉,並且他也早有防備,果然陳祖義只是假意歸降,鄭和果斷搶先下手將陳祖義等人拿下,在此後的航行途中,鄭和又不斷剿滅沿途海盜五千餘人,最終陳祖義被捉拿回南京處決,大明海上的一大禍患得以消滅。

不帶年輕女性帶老嫗

更有意思是,鄭和在下西洋途中,船上還帶了很多老嫗。其實,古人在出海時是很忌諱帶女性上船的,因為女性身上陰氣重,帶女性出船很不吉利,但鄭和帶這些老嫗是因為他不迷信嗎?其實不然,這些老嫗有大用途。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這些老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裁縫。下西洋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每一次都要動用成百上千艘海船,隨行的人員更是多達上萬,在海上漂流的時間也是以年計算,在此期間,將士、船員們的衣服鞋襪避免不了會有所損壞,壞了就要修補,而這些粗漢喊打喊殺還行,一些針線精細活可真心做不來。

所以要一些擅長針線的女性隨行也在情理之中,至於為何不帶年輕女子,那也很容易理解,在無聊的海上漂泊中,放著一些年輕美貌的女子「引誘」將士們,那不是故意要引發內部矛盾嗎?與其到時候僧多肉少引起爭端,倒不如乾脆點,直接斷絕發生此事的可能。

鄭和下西洋為何不帶年輕女子,反而帶老嫗和接生婆?她們大有用途 - 天天要聞

另外一些都是經驗豐富的接生婆。鄭和下西洋不僅要向海外諸國宣揚大明的強盛,開展海外貿易,也要宣教化于海外,讓「蠻夷」國都懂得禮儀,心甘情願接受王化。

而鄭和發現西洋諸國的醫術十分落後,尤其是在生育方面,這導致西洋嬰幼兒的夭折率非常高,為了替大明布施恩德,鄭和每到一處都會帶著接生婆教導當地人該如何接生,鄭和的這一舉動為大明贏得了不少好名聲。

結語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鄭和對世界航海探索歷史的貢獻不可估量,對大明外交與海外貿易的發展更是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可惜,大明在鄭和之後幾乎沒有再開過海禁,永樂時期萬國來朝的盛景也就永遠成為了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