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走進埃及,心靈一定會受到強烈的震撼。
法老之前的埃及
埃及早在法老之前就有人類存在,前期的文化元素證明埃及王朝的興起是一種局部演變。
- 舊石器時代:公元前 700,000-7000 年
- 新石器時代:公元前 8800-4700 年
- 前王朝時期:公元前 5300-3000年
這尊女性雕像出自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查爾斯·埃德溫·威爾伯基金會,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3400年前王朝時期的納卡達二世時期。
埃及早期王朝 - 王朝
早期王朝[公元前 3200-3000 年] 是埃及學家所稱的一群埃及統治者。
他們不在曼內托的名單上,肯定早於埃及王朝那爾邁的傳統原始創始人,1980 年代被發現埋葬在阿拜多斯的墓地中。
這些統治者的名字旁邊帶有頭銜「上埃及和下埃及之王」,因此被認定為法老。
這些統治者中最早(約公元前 2900 年),最後一位是被稱為「蠍子王」的蠍子二世。公元前 5 世紀,在巴勒莫石碑上列出了這些統治者。
王朝早期,約 公元前 3000-2686 年。到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埃及出現了早王朝國家,其統治者控制了從三角洲到阿斯旺第一瀑布的尼羅河谷。
這條 1000 公里(620 英里)河段的首府可能位於希拉孔波利斯,也可能是埋葬統治者的阿比多斯。
第一位統治者是美尼斯或那爾邁,約公元前 3100 年 行政建築和皇家陵墓幾乎完全由晒乾的泥磚、木頭和蘆葦建造而成,因此幾乎沒有遺迹。
舊王國 - 王朝
古王國是 19 世紀歷史學家指定的名稱,指的是曼涅托所報告的第一個時期,當時尼羅河谷的北部(下部)和南部(上部)在一個統治者下統一。
它也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因為在吉薩和薩卡拉建造了十幾座金字塔。
舊王國的第一位法老是左塞爾(第三王朝,公元前 2667-2648 年),他建造了第一座巨大的石頭建築,稱為階梯金字塔。
古王國的行政中心位於孟菲斯,一位大臣掌管著中央政府的行政事務。地方長官在上埃及和下埃及完成了這些任務。
古王國是一個長期的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的時期,包括與黎凡特和努比亞的長途貿易。
然而,從第六王朝開始,隨著佩皮斯二世長達 93 年的統治,中央政府的權力開始削弱。
第一個中間期 - 王朝
到第一中間期初期,埃及的權力基地已經轉移到位於孟菲斯上游 100 公里(62 英里)處的赫拉克利奧波利斯。
大興土木,各省地方治。中央政府垮台,對外貿易停止。
這個國家四分五裂且不穩定,內戰和饑荒導致的同類相食以及財富的重新分配。
這一時期的文本包括棺材文本,這些文本被刻在多室墓葬中的精英棺材上。
中央王國 - 王朝中期
中央王國開始於底比斯的門圖霍特普二世,在赫拉克利奧波利斯戰勝他的對手,以及埃及的統一。
恢復了巨大的建築施工,這是一座遵循古王國傳統的金字塔建築群,但有一個泥磚核心和石牆網格,並用石灰石砌塊完成。
可惜,這個建築群並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
到第12王朝時,首都遷至進行搬遷,該地點尚未被發現,但可能靠近綠洲。
中央行政機構的最高層是大臣、財政部,以及負責收割和作物管理的部委;牛和田地;和構建程序的勞動。
值得一提,國王仍然是神聖的絕對統治者,但政府是基於代議制神權政治,而不是直接規則。
中央王國的法老征服了努比亞,對黎凡特進行了突襲,並將亞洲人帶回作為奴隸,這些人最終在三角洲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權力塊並威脅到帝國。
第二中間期 - 王朝,公元前 1650-1550 年
第二中間時期,王朝穩定結束,中央政府垮台,數十位不同宗族的國王相繼在位。一些統治者來自三角洲地區的亞洲殖民地——喜克索斯。
皇家葬禮停止了,但與黎凡特的聯繫得以維持,更多的亞洲人進入了埃及。希克索斯人征服了孟菲斯,並在東部三角洲的阿瓦里斯建造了他們的皇家住所。
阿瓦里斯市很大,有一座巨大的城堡、葡萄園和花園。希克索斯人與庫什特努比亞結盟,並與愛琴海和黎凡特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係。
第 17 王朝的埃及統治者在底比斯對希克索斯人發動了「解放戰爭」,最終底比斯人推翻了希克索斯人,迎來了 19 世紀學者所說的新王國。
新王國 - 王朝,公元前 1550-1069 年
新王國的第一位統治者是雅赫摩斯一世(公元前 1550-1525 年),他將喜克索斯人趕出了埃及,並進行了許多內部改革和政治重組。
第 18 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圖特摩斯三世,在黎凡特進行了數十次軍事行動。西奈半島和地中海之間的貿易重新建立,南部邊界向南延伸至博爾戈爾山及納巴塔地區。
埃及變得繁榮富足,尤其是在阿蒙諾菲斯三世(公元前 1390-1352 年)統治下,但當他的兒子阿肯那頓(公元前 1352-1336 年)離開底比斯、將首都遷至阿赫塔頓,並徹底改革宗教時,出現了動蕩對一神論的崇拜。
然而,此況並沒有持續很久。
早在阿肯那頓之子圖坦卡蒙統治時期(公元前 1336 年至 1327 年)就開始了恢復舊宗教的第一次嘗試,最終對阿頓邪教信徒的迫害被證明是成功的,舊宗教得以重新建立。
文官被軍人取代,軍隊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力量。
與此同時,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赫梯人開始帝國主義化,威脅埃及。在卡德什戰役中,拉美西斯二世遇到了穆瓦塔利領導下的赫梯軍隊,但雙方以和平條約告終。
到公元前 13 世紀末,所謂的海上民族出現了新的危險。首先是麥倫普塔(公元前 1213-1203 年),然後是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公元前 1184-1153 年),與海上民族進行了重要的戰鬥並取得了勝利。
然而,到新王國末期,埃及被迫撤出黎凡特。
第三中間期 - 王朝 ,公元前 1069-664 年
第三中間期以一場重大的政治動蕩開始,這是一場由庫什特總督帕內希煽動的內戰。
軍事行動未能重新建立對努比亞的控制,當最後一位拉美西德國王於公元前 1069 年去世時,一個新的權力結構控制了這個國家。
儘管表面上這個國家是統一的,但實際上,北部由尼羅河三角洲的塔尼斯(或孟菲斯)統治,而下埃及則由底比斯統治,在法尤姆綠洲的入口建立了地區之間的正式邊界。
事實上,底比斯的中央政府本質上是神權政治,最高政治權力屬於阿蒙神。
從公元前 9 世紀開始,許多地方統治者實際上實現了自治,其中一些人自封為王。來自昔蘭尼加的利比亞人佔據主導地位,在第 21 王朝下半葉成為國王。
而庫什特對埃及的統治,則是由第 25 王朝建立 [公元前 747-664 年]。
晚期 - 王朝
埃及的晚期持續了公元前 343-332 年,這段時間埃及成為波斯的總督轄區。
Psamtek I(公元前 664-610 年)統一了這個國家,部分原因是亞述人在自己的國家已經衰弱,無法維持對埃及的控制。
他和後來的領導人使用了來自希臘人、卡里亞人、猶太人、腓尼基人和可能的貝都因人團體的僱傭軍,以此確保埃及的安全,同時免受亞述人、波斯人和迦勒底人的侵害。
埃及於公元前525年被波斯人入侵,第一位波斯統治者是岡比西斯。
他死後爆發了一場叛亂,但大流士大帝能夠在公元前 518 年重新控制埃及。
直到公元前 404 年,埃及一直是波斯的總督,短暫的獨立持續到公元前 342 年,埃及再次落入波斯統治,直到公元前 332 年亞歷山大大帝的到來。
托勒密時期 - 公元前 332-30 年
托勒密時期始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到來,他征服了埃及並於公元前 332 年加冕為國王,但他離開埃及去征服新的土地 。
在他於公元前 323 年去世後,他偉大帝國的部分土地被分配給了他的軍事參謀部的各個成員,亞歷山大元帥拉各斯的兒子托勒密獲得了埃及、利比亞和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地區。
公元前 301-280 年間,亞歷山大征服土地上的各個元帥之間爆發了繼承人戰爭。
最後,托勒密王朝穩固地建立並統治埃及,直到公元前 30 年朱利葉斯·凱撒 (Julius Caesar) 羅馬人征服埃及。
後王朝時期的埃及 - 公元前 30 年至公元 641 年
托勒密時期之後,埃及長期的宗教和政治結構結束了。但埃及遺留下來的巨大紀念碑和生動的文字歷史至今仍令我們著迷。
結語
埃及是世界古國中的古國,有著曠古悠久且厚重的歷史文化。
無論是建築,亦或是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絢爛多彩。地理位置、人文、經濟方面同樣獨具特色,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據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
《年輪與古埃及年表》
《古埃及考古學》
《第一部埃及敘事史》
《曼涅托和希臘史學》
《法老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