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名叫做海參崴;布拉戈維申斯克?中國名叫做海蘭泡;哈巴羅夫斯克?中國名叫做伯力;涅爾琴斯克?中國名叫做尼布楚;烏蘇里斯克?中國名叫做雙城子;尼古拉耶夫斯克?中國名叫做廟街……以此上溯到北方最大的一座島嶼,俄文名字叫做薩哈林島,但中國地圖之上始終標註其為庫頁島。你說做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歷史記憶之中的外東北
歷史真的有記憶嗎?1858年中國與俄國簽訂的《璦琿城條約》到今天為止,是否還被中國人記得清清楚楚呢?筆者以為絕大多數人應該是記得的。因為這些從東北失去的土地變成了外東北,這些中國曾經一個個熟悉的地理名詞都一一標註在地圖之上。其實不僅僅是庫頁島,更多的是我們這個民族厚重的歷史感情。
1858年的中國正是清朝晚期,自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以來,英法聯軍以強大兵力攻陷廣州之後,北方俄國知道這一情況之後就決定調整遠東戰略布局,覺得這是自己得到黑龍江南北廣大土地的最好機會,所以他們召開會議商談加強往黑龍江地區進行「秘密移民」活動。同時派遣俄國軍隊直接兵臨璦琿城下,要求清朝割讓自康熙年間就未曾失去的外東北之地。
這個時候的清朝沒有辦法,南方京城重地面臨著英法聯軍的軍事包圍,北方又是俄國人的軍事訛詐。黑龍江將軍奕山強調自康熙年間簽訂尼布楚條約以來,中俄邊境問題就已經得到解決,可俄國人穆拉維耶夫卻要求清朝割讓「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廣袤土地。最後在俄國人槍炮軍艦的威脅之下,黑龍江將軍為了熱河咸豐皇帝和中樞的安危,不得不簽訂了《璦琿城條約》。
該條約之中的主要內容就是割讓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以南」中國6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從此黑龍江由中國內河變成邊界之河,這個條約簽訂之後,俄國沙皇興緻勃勃,自以為完成了祖宗三百年來未完成的事業,將中國外東北之城市一一更名,還專門的將璦琿城以北的「海蘭泡」更名為「布拉尕維申斯克」,翻譯成中文就是「報喜城」。那麼庫頁島究竟是如何丟失的呢?
庫頁島的歷史由來
庫頁島的丟失是在《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之後的歷史了,璦琿條約之中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包括庫頁島在內由中俄共管,但英法聯軍與清朝方面簽訂和約之後,《北京條約》之中被俄人看到了機會,所以將這一地區單獨的劃分到了自己國下管理。所以歷史從1860年之後,庫頁島被俄國方面統轄,特此更名為「薩哈林島」。
庫頁島是中國歷史之中的傳統稱呼,唐宋時代的中國叫作「苦葉」或者「骨嵬」。後世中國依據音譯而定名為庫頁島。這座島嶼位於東亞大陸的之東北方,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島嶼。漢朝時候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就已經向中原王朝臣服納貢,接受中原皇帝的冊封。因為地理位置遙遠,所以沒有實行郡縣制直接管轄。
到了唐朝的時候,經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代皇帝之力滅掉了東北強國高句麗,直接將這一地區納入到了中原王朝郡縣管轄之中。而庫頁島的名稱也是在這個時候頻繁出現在史書記載之中。元朝的時候,蒙古發音將其稱為「鬼嵬」。明朝的時候叫做「苦葉」。清朝的時候依舊叫做庫頁島。庫頁島同時受到日本人和俄國人的覬覦由來久矣。
日本文獻之中比較早的時候就有了對於這座島嶼的考察記載,稱為「北蝦夷地」。但畏於中原王朝的強大力量,始終不敢伸手過去,而且在日本漢文寫法之中一直書寫為「唐人島」。這個說法一直用到了明治維新時代。18世紀中期的時候,清朝國力中衰,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讓俄國人和日本人同時看到了機會,所以他們開始對庫頁島進行滲透,雙方都試圖佔據這座美麗的北方大島。
歷史轉折中的庫頁島
近代歷史之中的清朝面對的是華夏「三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錯。這場大變局改變的不僅僅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且深深的影響到了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也使得華夏領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歷史學家湯因比有一句話說得好:「現代國家的領土有多大,不是得益於自己,而是得益於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個古王朝時期」,這句話簡直就是為中國近現代化量身打造。
根據19世紀中期以後的實際情況,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中的嚴重失敗已經讓天下各國看到他的虛弱,所以庫頁島也被日本於俄國瓜分,俄國佔據北方部分,日本佔據南方部分。但是這種佔據是暗中進行且非法的,直到《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的連續簽訂,這才使得庫頁島從法理之上徹底的脫離了當時的中國。而到1875年的時候,俄國為了全面管轄庫頁島,專門用千島群島的18座島嶼交換了日本人手中的庫頁島南部島嶼部分。
但庫頁島的歷史並沒有因此而結束,30年的時間之中,日本人經過明治維新的發展甚至超越了清朝和俄國,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之中擊敗中國,獲取2億3千萬量戰爭賠款使得日本人自從擁有了「百年國運」。而甲午戰勝中國僅僅十年之後,日本人又與俄國爆發了戰爭,經過一年多的混戰,日本取得了對俄戰爭的勝利,成功晉身到西方列強國家行列之中。
日俄戰爭勝利之後的日本以其強大的武力壓服了俄國人,獲得了遠東軍事主導權,讓對土地無比垂涎的俄國人不得不割讓了庫頁島南部島嶼給日本,自從之後庫頁島又進入到了「日俄共管」的狀態裡面。但庫頁島的真正主人中國此時卻是無能為力,一直到30年之後二戰勝利中國也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收復庫頁島,《波茨坦公告》之中規定庫頁島全島歸蘇聯所有。直到後來的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領土,這座島依舊叫做薩哈林島。
結語
中國自1860年失去庫頁島已經160年之久了,但這160年的時間之中,凡是學過歷史,看過中國地圖在內的人都知道,庫頁島三個大字依舊被標註在上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因為歷史記憶真的有力量!且很有力量。
有人或許會問,都已經160年過去了,我們還有機會嗎?安史之亂後公元807年龜茲城破,唐朝安西都護府全境陷落,到1757年清朝乾隆帝平定準格爾,新疆才「故土新歸」。整整950年。再遠一點,《公羊傳》之中說「九世尤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