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韓國電影《閑山.龍的出現》,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592年,倭寇侵略朝鮮,朝鮮水師名將在閑山海戰中大敗倭寇艦隊的故事,七年前,同樣一部《鳴梁》也是講述李舜臣在鳴梁海戰中大敗倭寇的故事,這部閑山海戰是《 鳴梁》的續集,但是在故事發生的時間上屬於前傳,閑山海戰發生在1592年,鳴梁海戰發生在1597年。
閑山.龍的出現
那麼這兩次海戰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大明萬曆年間抗日援朝戰爭了,這次又叫萬曆朝鮮之戰,是大明萬曆朝三大征之一,而朝鮮叫做壬辰倭亂。
李舜臣
日本國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結束了日本100多年的戰國亂世,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野心愈加膨脹,妄圖侵佔明朝,稱霸亞洲。要進攻明朝必先佔領朝鮮,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召集三十萬大軍,海陸並進,進攻朝鮮,妄圖速戰速決,佔領朝鮮半島。
倭寇艦隊
此時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國王為朝鮮宣宗李昖,是李氏朝鮮第十四代君主,李氏朝鮮建國已200餘年,國內承平日久,軍備廢弛,而朝堂上黨政不斷,政治腐敗。200年不聞金戈之聲的朝鮮軍民,面對在長期戰爭中走出來的三十萬日軍,戰爭的局面可想而知。
侵朝日軍僅用19天時間即攻陷朝鮮王京漢城,兩個月後攻陷平壤,朝鮮軍隊望風披靡,日軍所到之處,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朝鮮國王李昖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此時朝鮮全部國土基本已經淪陷,僅有靠近遼東半島的義州一帶尚未淪陷。
公元1592年為明朝萬曆二十年,此時明朝也是弊病叢生,處處顯現出衰落的跡象,萬曆皇帝雖然多年不上朝,但經過朝鮮國王的多次請求,明朝從保護藩屬國的立場出發,決定出兵救援朝鮮。
這年六月下旬,明朝第一次出兵,但是只有5000餘人,由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由於輕敵加之朝鮮提供的情報不準,對於日軍的情況沒有完全摸清楚,貿然進攻平壤,遭到日軍伏擊,5000餘人損失殆盡,只有祖承訓一人逃脫。雖然失敗,但是這次戰鬥也摸清了日軍的虛實,也積累了同日軍作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