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2022年11月13日23:58:09 歷史 1720

976年,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去世,年僅50歲。趙匡胤在世時,並未立皇太子,也沒有留下遺詔。他總共生有四子,死時有兩子尚存,一個26歲,一個18歲,但隨後的繼任者不是他的親兒子,卻是他的兄弟趙光義。


於是趙光義的執政合法性受到人們質疑。「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便是後世對趙光義繼任這件事的兩種解讀。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趙匡胤劇照


01 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的說法最早出自北宋《續湘山野錄》一書。故事是這樣的:


趙匡胤在暴卒的前一天晚上,傳召趙光義進宮議事,兄弟倆秉燭夜談,還把左右下人全部支走。


宮人們聽不到他們具體說什麼,遠遠的只看見二人燭火下的身影,然後趙光義突然離席,做出閃避的姿態,接著人們聽到柱斧擊地的聲音,趙匡胤大聲呵斥道:「做得好,做得好!」應該是二人因為什麼事情起了爭執。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燭影斧聲

隨後趙匡胤倒頭就睡,很快鼾聲如雷。到第二天凌晨四更時分,下人們發現太祖已經去世。


皇后得知消息後,立即派宦官王繼恩召趙匡胤的小兒子趙德芳入宮,但是王繼恩卻是先去給趙光義報信,隨後趙光義一行人先行入宮。


見到王繼恩帶來的是趙光義,皇后明顯很吃驚,連忙對趙光義示弱說:「以後我們母子全都拜託你了。」趙光義答道:「同享富貴,不用擔心。」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趙光義劇照

次日,趙光義即位稱帝。


後世有人懷疑,是趙光義殺死哥哥,然後獲得了政權。


02 金匱之盟

據《宋史·杜太后傳》所載,太祖趙匡胤建立趙宋政權的第二年,太后杜氏患病,自感時日無多,於是傳召趙匡胤和開國功臣趙普一起來受遺命。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金匱之盟

太后問趙匡胤:「你知道你是怎麼得來的天下嗎?」


趙匡胤答說:「與祖先和母親您行善積福離不開。」


太后回答說:「不對,是因為後周選擇讓幼子主政天下啊。如果周氏的繼任者是一位年長的君主,這天下還是你的嗎?」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杜太后劇照

太后接著指示道:「你死後,應該傳位給你弟弟,以保社稷。」趙匡胤認為母親說得有道理,答應了。


太后讓趙普謹記這個約定,將其寫在紙上,置於金盒之內保存,吩咐一個口風嚴密的宮人掌管它。


以上便是「金匱之盟」的情節。根據北宋官方文獻中《宋實錄》和《國史》的記錄,金匱之盟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開是在趙光義即位的第六年。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趙普劇照


03 撲朔迷離的歷史懸案

圍繞「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千百年來,史學家們爭論不休,因為缺乏證據,這兩件事成了千古懸案,始終沒有定論。


「燭影斧聲」沒有寫入正史,但是依然不能說明它是假的,畢竟有違趙光義的執政合法性,相關言論被封殺也不稀奇。


而「金匱之盟」聽起來似乎更符合邏輯,普遍為學術界所接受,但是也缺乏關鍵性證據,並沒有官方記載的原文流出,所以自然也存在為「維護趙光義的正統性而編造」的可能。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趙光義劇照

以我個人淺見,趙光義「燭影斧聲」誅殺哥哥不足為信,相對來說,「金匱之盟」更為可信。趙匡胤死得確實很突然,但應該不是趙光義乾的;而趙光義的即位,可能是哥哥早已默許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只是口頭約定,並無實際文字留存。


973年,也就是趙匡胤死前的第三年,趙普曾向他提議立兒子趙德昭為皇儲,趙匡胤拒絕了,並且還把德昭派往外地就任。於此同時,趙匡胤卻封趙光義為晉王,職位居於宰相之上。而從961年,宋朝建立的第二年起,趙光義便一直出任開封尹一職。


據史學家考證,五代的慣例,立儲大多以封王、任開封尹的形式確認實際繼承人。所以趙匡胤大概是延續了這種慣例,早已決定讓弟弟趙光義即位。

趙光義即位千古謎案:「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誰更可信? - 天天要聞

趙光義劇照

979年,德昭曾隨趙光義一起北征攻打幽州,在高粱河之戰遭到遼軍重創,趙光義潰敗失蹤。軍中無主,於是有人提議擁立德昭為帝,後來人們又找到了屁股中箭的趙光義,擁立之事才作罷。但趙光義知道後很不高興。


班師回朝後,德昭在朝堂上提及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趙光義怒懟:「等你自己坐上這個位置再賞也不遲。」德昭羞愧難當,於是退朝後自刎而死。這個事件,似乎可以作為「金匱之盟」成立的邏輯依據。


以上就是「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的一些整理歸納。你認為,哪種情況更符合歷史呢?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頭條創作挑戰賽#
#頭條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