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是明朝前期的一個知名官員,其出生於中書省益都路濰州昌邑縣,在洪武年間他以太學生的身份,被任命為金吾前衛經歷。在此期間,他曾經上書建言獻策,討論了不少國家發展大計,讓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之感到驚奇,將其特別提拔為工部右侍郎。
坎坷的仕途
到了建文年間的時候,黃福依舊遭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器重,而他也在盡心儘力地為朝廷做事。也正因為如此,在朱棣入主南京當上永樂皇帝之後,所羅列出來的二十九個奸黨名單中,就有黃福的大名。
雖然黃福在第一時間就選擇拋棄朱允炆,過於迎附朱棣,但依舊被曹國公李景隆指責為奸黨,對此黃福是這樣為自己辯駁的,他說:「臣固應死,但如果被冠以奸黨這樣的罪名而死,則我是不能就此感到服氣的。」
朱棣當時選擇將這個問題置之不問,不久後便將其官復原職,再過不久又將其提拔為工部尚書。
到了永樂三年時,都御史陳瑛彈劾黃福這個當工部尚書的,一點都不體恤工匠的死活,朱棣只好將其改任為北京行部尚書,第二年的時候因為犯了事情而被逮捕下獄,隨後貶謫為一個小小的事官。
呵護安南人民
到了永樂四年的時候,朱棣決意對安南大規模用兵,便下令將黃福官復原職,讓他去負責督運前往軍士所需要的糧餉。
經過一番苦戰之後,明軍成功平定了安南,郡縣其地,設立交阯布政司,並讓黃福以尚書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等。
黃福在安南,面對這塊剛剛平定的土地,其所需要處理的政務可是十分繁重的,而且還有時不時地小規模戰爭爆發。黃福不拘於死理,隨事制宜,將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還上書請求朝廷重新釐定交阯這邊所需要繳納的賦稅,而且盡量要將賦稅定得輕一點,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還有,黃福在交阯大肆興辦學校,將一些大量中原禮儀和書籍文化都輸送給當地老百姓。當時滿朝文武都會存在這一些官員,因為一些細小的錯誤,而被貶謫到交阯來,黃福都對這些人給予充足的禮遇,並從中挑選出一些比較賢能的人,去與之共事,所以這些便貶謫到交阯的人,不少都感覺如同回到自己的家鄉一般。
在交阯負責鎮守,有一個叫做馬騏的中官經常存在著虐待當地民眾的行為,黃福多次進行阻止,但也因此開罪了馬騏。有一次,馬騏向朝廷誣告黃福擁有異志,朱棣覺察到其中肯定是假的,便沒有過問此事。
等到仁宗皇帝朱高熾繼位的時候,將黃福給徵召回來,同時委任他去輔佐太子朱瞻基。黃福在交阯前後待了有十九年,等到他走的那一刻,很多交人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十分不舍地過來送行。
安南反叛,黃福無力回天
黃福走好不久,一些明朝官員過於欺壓當地百姓,便直接造反了,明軍遲遲不能夠將其肅清。當時宣宗皇帝朱瞻基剛剛繼位不久,頂替黃福去管理交阯地區的兵部尚書陳洽屢次上書朝廷,要求趕緊把黃福叫過去安撫一下交阯的老百姓。
朝廷照做了,讓黃福以工部尚書的身份前去交阯安撫一下當地暴動的老百姓。
然而,黃福前腳才剛剛到達,便傳來了明軍主將柳升戰敗而死的消息,黃福覺得大勢已去,便趕緊準備開溜,結果在雞陵關,被敵軍所擒獲。
敵軍並沒有選擇傷害黃福,而是跪下哭泣道:「你是交民的父母官,如果你在這裡當官的話,我們也不至於直接選擇反抗。」
敵軍的首領黎利在聽到這一消息之後,也感慨地表示,「如果中國遣官吏治交阯,能夠人人都像黃尚書呵護交民,我怎麼可能會帶領交民造反呢?」
隨後,黎利便派人將黃福護送回明朝,並贈送了大量的白金等禮品,黃福回去後便將這些所得之物全部送回去。後來,宣宗皇帝朱瞻基經過一番認真討論,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還是放棄對於安南的繼續征討,允許其獨立。至於黃福則在朝中一直當官到正統五年正月,享年七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