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2022年11月03日11:12:18 歷史 1159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盧肇(818-882年),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鄉(現屬分宜)人,唐會昌三年(843年)狀元,也是江西第一個狀元。他先後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雖為宰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但卻從未介入「牛李黨爭」,始終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施政有方、官聲甚好,並以文章著稱,為百姓所擁戴、後人所敬仰。

寒窗苦讀

盧肇出身寒門,祖上曾是名門望族,屬范陽盧氏一支,先祖盧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中郎將、官拜尚書,曾當過蜀國皇帝劉備的老師。盧植的21代孫盧挺在唐德宗年間到袁州當刺史,晚年落戶並隱居在袁州文標鄉。盧挺的兒子盧顯春以耕讀傳家,之後家道中落,到盧肇父親這一代已徹底破敗,其父盧華庭以種田、教書為生。

公元818年,盧肇就出生在這麼一個破落的家庭。他自幼聰慧好學,五歲開始讀書,開悟較早。其從小就立志於科舉考試,希望出人頭地。因家境貧寒,盧肇無法專註於書本,白天他要與兄弟一起砍柴、種地,晚上才有時間讀書。沒錢買油點燈,盧肇就用竹篾片點火照明,每當要 打瞌睡時,他就學古人頭懸樑錐刺股。這些在他的《進海潮賦狀》中就有體現:「臣伏念為業之 初,家空四壁。夜無脂燭,則爇薪蘇;睡恨冥頑,亦嘗懸刺。」

一舉成名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首出自元末詩人高明《琵琶記》的詩詞,正是盧肇的真實寫照。

盧肇一生勤奮好學,遍讀詩詞歌賦、經史子集。在求學的道路上,他走遍了袁州的山山水水,無論是鄉村還是鬧市,到處留下了他求學的足跡。現今的宜春城東狀元州有盧肇讀書舊址,城西南六十里龍髻嶺書堂山有盧肇讀書處,樟樹蕭灘、新余鐘山都有盧肇讀書台,台下袁水還有盧肇讀書潭。

武宗會昌三年 (843 年),盧肇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當時唐朝科舉考試錄取的名額有限,與盧肇同榜進士者僅22人,而盧肇能夠高居榜首,狀元及第,足以顯示其才華卓越。 為此,盧肇還作了一首詩,曰: 「桂在蟾宮不可攀,功成業熟也何難。 今朝折得東歸去,共與鄉 閭 年少看。 」

盧肇在分宜周圍各縣的遺迹有很多,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者屬狀元洲,又名盧洲,座落於今宜春城東秀江橋下水中。相傳盧肇在狀元洲讀書時,曾挖了一個很大的池子,用來洗滌筆墨,由於他勤奮異常,竟把這一池水都染成了大墨缸。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袁州府市民捐資興建了一座「三元閣」,用以紀念狀元盧肇、易重,會元黃子澄,解元易宏器(亦分宜人,明嘉靖二十五年鄉試第一名)四人。萬曆四十六年,知府黃鳴喬又在「三元閣」基礎上興建了「文標閣」,專祀盧肇,後毀於戰禍。清乾隆二十四年重建,還增題二匾額,一曰「秀水文瀾」,一曰「江山文藻」。因此,狀元洲曾譽為「蓬萊」仙島,清人劉長發有詩為證:「一簇寒煙鎖碧流,野僧乘月渡扁舟;人間莫訝無仙島,又見蓬萊第幾洲?」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盧肇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勤奮以外,自然離不開名師的教導。唐大和九年(835年),李德裕被貶為袁州刺史,甚是抑鬱。時盧肇卻很尊重李德裕,經常投以文卷,請他指點。李刺史對盧肇也很賞識和器重,以弟子師之,經常教他攻讀、作文。後李德裕被赦返朝,官復宰相,然盧肇高中狀元後,卻疏於與李德裕接觸,即使閑居在家多年,他也不肯靠走動人情,求助「恩師」提攜出來做官。盧肇心裡自有一套為官做人的標準,正如他的詩文一樣:「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即使在後來的「牛李黨爭」中,盧肇也未曾「奔走於形勢之途」,但也因此未捲入朋黨之爭而遠離禍害之中。所以,世人非常欣賞他的凜然氣節,佩服他有遠見之明。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韓愈畫像

另一個對盧肇起重要影響的人物就是韓愈。公元820年,韓愈被朝廷貶到袁州當刺史,他在袁州的任上做了三件事:一是釋放奴婢;二是赴仰山求雨;三是興教辦學。在這三件事中,對盧肇影響最大的就是興教辦學,請先生、建學校,重視對縣學、府學的管理,強調儒家經典的傳播。

從這個意義上說,落後、封閉、濕熱、缺少文化的偏僻地區袁州,由於來了一個大文化人韓愈,並且力推教化、興學重教,直接推動了袁州的教育和文化的興盛。

除了通濟堰修復工程這個機緣之外,當時盛行於蜀中的「川主」崇拜,也是促成修建新津二王廟的重要原因。

何謂「川主」?「蜀人稱其地官之最尊者,曰川主耳」(見清張澍《蜀典卷七·方言·川主》)「或祀李冰,或祀冰之子二郎,又曰川主。」(見清彭遵泗《蜀故卷七·祠》)在巴蜀歷史上,大禹杜宇、開明、李冰、李二郎、劉備、趙昱等人都曾被尊為川主。但就成都平原而言,百姓由於深受都江堰水利的惠澤,對李冰父子崇拜有加。

新津五河匯流,水網密布,又地處通濟堰渠首,通濟堰的興廢通阻事關新、彭、眉三地的農業耕作和民生大計,故三縣民眾在完成水利工程同時又修建二王廟,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就順理成章。

錦繡詩文

會昌二年,盧肇和黃頗進京趕考,二人為同窗且都是舉人,皆為袁州的俊傑。當時的袁州刺史是一個嫌貧愛富又見風使舵的人,他見盧肇家境貧困,而黃家卻是當地的豪族,便有意拉攏黃頗,為其一人設宴餞行,卻把盧肇冷落在一旁。盧肇不堪受辱,獨自一人進京趕考。誰知第二年科舉考試完畢,結果盧肇中了狀元,等他披紅挂彩回到袁州時,善於鑽營的刺史馬上又來討好盧肇,並於端午節那天在秀江河畔大擺接風宴。

後來,盧肇作了一首詩,曰:「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首詩表面上看是寫端午節龍舟競渡的場面,實則是諷刺袁州刺史嫌貧愛富的醜陋嘴臉,刺史看了此詩後,羞愧不已。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競渡詩(唐朝 盧肇)(四尺長幅)反白

縱觀盧肇一生,並未因高中狀元而官運亨通,終其一生也只做了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刺史,充其量不過四品而已。他雖然未能以狀元之榮得到重用,但他為官清廉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盧肇賦詩圖

盧肇為政之餘,勤於筆耕,一生著述甚多,《新唐書·藝文志》輯錄其《海潮賦》一卷、《通屈賦》一卷、《大統賦注》二卷;《郡齋讀書志》有《文標集》三卷;著有《愈風集》《廟堂龜鑒》《盧子史錄》《逸史》《李謩》等一百餘卷。著述中比較著名的有《海潮賦》《天河賦》《漢堤詩》等。

在盧肇諸多的作品中,現僅存《文標集》於世,其中包括了他的詩賦和散文。盧肇的書法也寫得很不錯,主要承自韓愈的「撥燈法」,他曾告訴他的弟子林蘊:「吾昔受教於韓吏部,其法曰『撥燈』,今將授子,子勿妄傳,推、拖、撚、拽是也。訣盡於此,子其旨而味乎!。」

盧肇的文學作品對後世影響力最大的就屬《海潮賦》,他觀日月之運,察盈虛之理而作的《海潮賦》,篇幅巨大,像漢賦汪洋恣肆,文采華麗,波瀾壯闊,足成一家之言,以祛千載之惑。此賦一出,沸傳朝野,唐懿宗賜敕嘉獎,宣付史官傳之萬世。他的道德文章為後世歷代文人所推崇,說袁州「學者不志於古人則已,倘有志焉,舍子發(盧肇)其誰與歸?」「袁之文章節義自肇起」。

附:江西曆代科舉文科鼎甲表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朱虹 馬紅俊: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 - 天天要聞

來源:翻開江西這本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埃西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間蒸發」 寶媽百萬預付款難追回 - 天天要聞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間蒸發」 寶媽百萬預付款難追回

導 讀近日,顏女士(化名)向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預定的北京積木枝芽月子中心索菲特店6月23日突然搬空「跑路」,致使眾多待產、正在坐月子的產婦無人安置,月子中心員工、月嫂也遭遇了工資拖欠的情況。顏女士:它是成都的一個品牌,成都那邊還有一家分店開著,但這邊的法人因為資金被凍結了,所以我們很多要求退款...
雍正為何突然成立軍機處? - 天天要聞

雍正為何突然成立軍機處?

雍正在登基的第七個年頭,曾對自我進行了評價:「朕返躬內省,雖不敢媲美三代以上聖君哲後,若漢唐宋明之主實對之不愧。」可見他給自己打了95分。 從當時的世界大局來看,雍正即位於1722年,略遲....
13歲少年當漢奸,戰後卻成英雄,受降儀式日軍看到他臉色大變 - 天天要聞

13歲少年當漢奸,戰後卻成英雄,受降儀式日軍看到他臉色大變

1945年香港,一場決定歷史的受降儀式正在舉行。日軍代表走上前來,瞥見一名少年挺直地站在我方隊列中時,臉色大變。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少年是他們的翻譯,是人人喊打的漢奸。可抗戰結束後,他卻搖身一變成了英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少年又是誰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 天天要聞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來源:《向榜樣學習》,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陳喬年(1902—1928),男,陳獨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蔣介石虛心:學習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蔣介石自幼熟讀《孫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他經常與蔣經國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究竟怎樣治黨?蔣經國畢竟長期留蘇當過聯共布黨員,做過黨的基層工作,甚至其共產黨的黨齡超過國民黨。他對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