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初期,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軍事家?

2022年11月03日10:46:11 歷史 1517


春秋前期,雖然各種戰爭打得也很激烈,但我們似乎沒聽說過什麼兵家的名字。

可是從吳越爭霸七雄並立,先後出現了孫武孫臏、吳起之類的軍事家,後面更是有了「戰國四大名將」的說法。

這是為什麼呢?

在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初期,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軍事家? - 天天要聞

按照傳統史書的說法是,春秋初期很講禮儀,所以大家都講究「做人留一線」,打仗的水平沒能完全體現。

而春秋中後期和戰國時期,慘烈的兼并戰開打,大家都不講禮儀,只講利益了,對於軍事人才的要求,一下就拔高了很多,於是大量軍事家出現。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在春秋初期,所謂的天下,其實也就是山西、山西、河南、安徽和山東的部分地區,看上去有五六個省,但如果按領土來算,也就是今天三個省的規模。

在這種相對有限的環境中,無論是周天子還是霸主,都可以一呼百應,也沒啥可奇怪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時的諸侯數量,肯定已經上千了,畢竟周武王伐紂的時候,就已經號稱有八百諸侯跟隨了,周王朝建立後,周武王還大肆分封

大家想想,三個省的領土,上千家諸侯,這所謂的諸侯放到現在,估計也就是村長和鄉長那種級別。

換言之,左鄰右舍都是鄰居,打起來多少會帶點顧忌,所以大家的潛規則就是不下死手。

而在春秋中後期,隨著越來越多的領土被開發,對於職業軍人的需求就變多了;職業軍人變多了,軍事統帥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

傳統史書把這一切歸為「人心不古」,而現實顯然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有了更多無人控制的新區域,所以大家才開始搞兼并。

在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初期,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軍事家? - 天天要聞

要說業餘軍人和職業軍人的最大區別,其實就在於對於生死的忍耐程度。

業餘軍人雖然也見過死亡,但大家心裡都有數,到一定程度之後,雙方肯定會停戰,而且殺俘這種事通常不會出現。

但職業軍人的心裡可沒數,他根本不知道,投降的後果是什麼。

如果是職業軍人遇到職業軍人,那沒得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失敗的一方只能等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活路了。

但是當職業軍人遇到業餘軍人的時候,他們的戰鬥意志往往更堅定,在逆境中拼搏的意志也更強烈。

有了這種差別,我們再來看待兩種軍人的統帥選擇,自然也會明白差別在哪裡。

業餘軍人的統帥,必須是優秀的演說家,可以鼓動一波雞血,號召大家衝過去殺敵。

至於陷入逆境之後該怎麼辦,其實演說家沒有太多主意,反正大多數時候是被俘虜,陣亡的概率不高。

職業軍人的統帥,必須是優秀的戰術家,最好也是優秀的戰略家,可以帶領大家不斷獲得勝利。

對於職業軍人而言,失敗基本意味著死亡,所以他們會對自己的長官格外挑剔。

如果你不能帶領我們獲得勝利,那你就不配帶領我們——這才是職業軍人心聲。

但對於業餘軍人而言,如果統帥的身份夠高,那我們就願意跟著他混,至於會不會勝利,反而不太重要。

明白了這種區別之後,我們當然也能理解,春秋中後期和戰國時期會出現軍事家了,因為有了這樣的市場需求,才會有相應的人才誕生。

在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初期,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軍事家? - 天天要聞

在戰場上,名將和軍事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但後世對於這種「了不起」的理解,卻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偏差。

比如說孫武,大家都說他是兵聖,著作《孫子兵法》簡直就是能夠驚天地動鬼神的神作。

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果誰能把《孫子兵法》給研究透,必然能成為大軍事家。

事實真是這樣嗎?恐怕不見得。

我經常說:「如果沒有孫中山,必然也會有個李中山或者王中山來領導辛亥革命,因為變革的時間節點到了,任何人都無力阻擋事件的發生。」

具體到孫武和《孫子兵法》,其實也是這樣的。

當軍事家這個群體登上歷史舞台之後,必然會出現一些著作,來總結他們的成敗得失。

假設當時有記者去採訪孫武,問他為什麼能帶領吳軍攻破楚國都城,你猜孫武會怎麼說呢?

他能說,這裡面有晉國牽制楚國北軍的功勞嗎?他能說,這裡面有小國嚮導的功勞嗎?

顯然都不會,因為那些因素,都是政治因素,不是他一個帶兵打仗的人所能摻和的。

孫武能說的就是,在面對敵人時,我用了哪些策略,取得了哪些效果,戰後我又總結出了哪些經驗。

《孫子兵法》其實就是孫武的私人日記,其中的確蘊含著帶兵打仗的道理,但是請大家想想,軍事家誕生初期的產品,雖然很重要,但顯然談不上神奇。

就好像我們學數學的時候,除了學加減乘除之外,還要背誦乘法口訣表

我們必須承認,加減乘除和乘法口訣表,是學習數學的基礎,相當重要。

但如果你只會加減乘除和乘法口訣表,那別說大學的微積分了,你連初高中的數學考試都很難及格。

它們都是重要的基礎,但也僅僅是基礎而已,想要成為真正的數學家,可不是學這些小兒科的東西。

如果大家還不相信,那我們再來用案例推演一下。

假設你是一位統帥,熟讀《孫子兵法》,正準備率軍出征,但後勤官員告訴你:糧草還沒到。

請問,《孫子兵法》能幫你變出糧食來嗎?不能。《孫子兵法》只會告訴你,糧草的重要性。

可如果確保糧草的安全,如何確保裝備的齊整,這些具體的實操工作,才是評定一個人軍事才能的最重要依據。

嘴炮無敵的人,上限就是趙括,而如何將書本上的內容轉化為現實,需要一個人耗費畢生精力去學習。

在這條賽道上,誰也不敢說自己「什麼都會」,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因為戰爭的勝負,往往會受到戰爭之外的因素影響。

在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初期,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軍事家? - 天天要聞

不管怎麼說,孫武等人的出現,在中國軍事史上,可以算作「從0到1」的突破,或者「從0.5到1」的突破。

畢竟在孫武等人出現之前,中華大地上的所謂大戰,無論規模還是慘烈程度,其實都是相當有限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埃西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間蒸發」 寶媽百萬預付款難追回 - 天天要聞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間蒸發」 寶媽百萬預付款難追回

導 讀近日,顏女士(化名)向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預定的北京積木枝芽月子中心索菲特店6月23日突然搬空「跑路」,致使眾多待產、正在坐月子的產婦無人安置,月子中心員工、月嫂也遭遇了工資拖欠的情況。顏女士:它是成都的一個品牌,成都那邊還有一家分店開著,但這邊的法人因為資金被凍結了,所以我們很多要求退款...
雍正為何突然成立軍機處? - 天天要聞

雍正為何突然成立軍機處?

雍正在登基的第七個年頭,曾對自我進行了評價:「朕返躬內省,雖不敢媲美三代以上聖君哲後,若漢唐宋明之主實對之不愧。」可見他給自己打了95分。 從當時的世界大局來看,雍正即位於1722年,略遲....
13歲少年當漢奸,戰後卻成英雄,受降儀式日軍看到他臉色大變 - 天天要聞

13歲少年當漢奸,戰後卻成英雄,受降儀式日軍看到他臉色大變

1945年香港,一場決定歷史的受降儀式正在舉行。日軍代表走上前來,瞥見一名少年挺直地站在我方隊列中時,臉色大變。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個少年是他們的翻譯,是人人喊打的漢奸。可抗戰結束後,他卻搖身一變成了英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少年又是誰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 天天要聞

八七會議上,兒子陳喬年嚴肅批評犯下嚴重錯誤的父親陳獨秀

來源:《向榜樣學習》,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陳喬年(1902—1928),男,陳獨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國民黨

蔣介石虛心:學習共產黨「改造」國民黨蔣介石自幼熟讀《孫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他經常與蔣經國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究竟怎樣治黨?蔣經國畢竟長期留蘇當過聯共布黨員,做過黨的基層工作,甚至其共產黨的黨齡超過國民黨。他對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