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奇觀:竇爾敦的廟門朝正東

2022年11月01日13:51:32 歷史 1698

運河奇觀:竇爾敦的廟門朝正東 - 天天要聞

竇爾敦清朝前期的農民起義領袖。他武藝高強,為人仗義,面對清廷的壓迫,揭竿而起,率領萬餘人的起義隊伍在河間、獻縣、燕山一帶,劫皇銀,殺貪官,攻城掠地。後被清廷誘捕,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英勇就義,年僅34歲。

在清朝的正史中,很少有竇爾敦的記載,但他的傳奇故事卻在民間廣為流傳,並出現在類似《施公案》的小說里,後又被改編成戲劇,至今還在演出的京劇有《盜御馬》和《連環套》。在這兩齣戲中,竇爾敦不再是農民起義領袖,而是俠肝義膽、除暴安良的綠林好漢。

作為一個傳奇人物,竇爾敦的家鄉曾有多種說法。據民國史料及地方志記載,竇爾敦系直隸河間府獻縣人,但也有山東人和東北人的說法,其中在山東省武城縣就相傳竇爾敦是甲馬營鎮曹店村人。

曹店村位於京杭大運河東畔。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為修京城借河運料,來往運夫甚多,沿河多處設立旅店供人食宿。當地有曹氏居民在此建一旅店,取名曹店,繁衍成村。後被洪水淹沒,村民分別遷至南、北兩個高地居住,又形成兩個村莊,居南者稱前曹店,位北者稱後曹店。

後曹店村有穴姓和賈姓,都自認是竇爾敦的後人,並以此為榮。然而村中並無竇姓,何來後人?村民解釋說:竇爾敦被害後,族人為免遭誅連,將「竇」字一拆為二,一部分姓穴,一部分姓賈。民國後風聲平息,竇家後人自發地行動起來,在村西選了一塊地方為竇爾敦修廟。奇怪的是,頭一天放好的朝南的基線第二天卻轉向了朝東,一連數日如此。人們猜想:這是竇爾敦的英靈要天天看著後輩人怎樣生活。於是就修建了大門朝東的竇爾敦廟。這一創舉成了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奇觀,時間一長,就流傳開了這樣的民謠:「南京到北京,曹店的廟門朝正東。」

竇爾敦廟佔地約一百五十畝,還形成了廟會。「四月十八,廟會把香插。」這句民謠就反映了民眾在廟會上向竇爾敦像燒香禮拜的場景。廟會的興起也促進了當地的市場交易,後曹店村做買賣得多,與此大有關係。清朝至民國,當地水旱災荒嚴重,但後曹店村因為做買賣的人多,所以死人較少,無意中沾了先祖的光。新中國成立初期,竇爾敦廟被充作曹店小學,六十年代,村裡在廟的原址上翻蓋學校,這一歷史遺迹徹底消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 天天要聞

大禹都城在河南,為何遠赴甘肅治水?網友猜想破解考古懸案

來源:史入人心黃河積石峽附近,考古人員的手鏟下,一件形制古樸的石制工具重見天日。經檢測,這件被淤泥包裹了四千年的工具,正是上古治水所用的「耒耜」。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河南禹州瓦店遺址,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與祭祀區正靜靜訴說著王權初立的威嚴。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事迹篇(四)

蔣志格齊王榑 按《明外史本傳》:齊王榑,太祖第七子。母達定妃。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十五年(公元1382年)就藩青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命王率護衛及山東徐、邳諸軍從燕王北征。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復率護衛騎士出開平。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 | 田秀琴:「共產黨是為咱百姓謀幸福的」

田秀琴老人16歲時繼承父親遺志,走上抗日道路。本報記者 孫穎攝「父親說,『我去引開敵人』,就再也沒回來!」96歲的田秀琴老人,回憶起83年前父親引開「掃蕩」隊伍犧牲的壯舉,依舊難掩激動。出生在一個革命大家庭里的她,16歲時選擇繼承父親遺志,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 天天要聞

埃菲爾鐵塔,被熱彎了……

目前,歐洲多地被「熱穹頂」籠罩,高溫從地中海蔓延至英國、德國等國。截至6月30日,法國96個行政區中84個發布橙色高溫預警,16個進入紅色警戒。酷熱使埃菲爾鐵塔鋼結構受熱膨脹,塔體短暫向受光側偏斜,夏季熱脹可位移約20公分,冬季冷縮縮回10公分,晝夜溫差下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