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2022年10月14日19:37:40 歷史 1629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寧夏位於中國西北,面積不到青海的十分之一。

寧夏回族自治區里,無金屬時代里古人留下的遺址數量排在陝西,山東,山西,甘肅,河南,內蒙古,湖北,湖南,青海之後,名列全國第十位。遺址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國第五。

五千年前的古人為什麼選擇在寧夏居住。他們住在寧夏哪裡。

無金屬時代後期的新石器時代里,寧夏的古人多選擇居住在寧夏的南部,沿六盤山的水源安居。

六盤山林木簇聳,河流成網,形成黃土高原上的「濕島」。

在無金屬時代遺址分布地圖上可以看到,陝西的寶雞,甘肅的慶陽平涼,寧夏的固原,都是居住密度很高的大紅色。庇蔭於六盤山脈水系的滋養,這一片大紅色區域是高度密集的遺址。五千年前,在丘陵,墚峁,溝壑間,每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著3個以上的古人居住點。

五千年前,沿著林木蔥鬱的六盤山脈,在今天陝西寶雞的千陽縣岐山縣扶風縣鳳翔區渭濱區金台區,甘肅慶陽的鎮原縣,甘肅平涼的崆峒區庄浪縣,寧夏固原的隆德縣,行走十公里的範圍,能見到5處以上的聚落點。

遺址密度地圖是根據《中國文物地圖集》里無金屬時代古人居住地的數萬個數據整理出來的。

按照精確到各區縣遺址的數量繪出的無金屬時代遺址分布地圖,讓我們看到了五千年以前古人居住地的分布狀況。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五千年前古人住在哪裡。

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上,地理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若想獲得地理環境變化的規律,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里,對同一地區的地理地貌進行觀察,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進行比較。文字出現在青銅時代,無金屬時代里的地理環境狀況沒有文字記錄。

無金屬時代里生活的古人,用腳為生存環境投票。遺址作為不可移動的文物,為我們留下了古人對當年居住環境投票的結果。

無金屬時代地理環境的宜居度,通過遺址地圖上的密度和遺址數目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遺址分布地圖上的古人居住地,以直觀的密度和準確的遺址數,給了我們對地圖上的同一個地區進行今昔地理環境比對的可靠依據。讓我們得以看到地理面貌上的今昔差異。

無金屬時代和今天當下,數千年時間段的兩端,許多地方的人口分布狀況變化明顯。陝西,甘肅,青海等地,五千年前丘陵山坡上水源充沛,人丁興旺的高密度居住地,現在乾旱貧瘠,地面沙化。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五千年前沒有人跡的湖泊沼澤濕地,現在是人口稠密的沃野平原。環境變化的趨勢立現。

五千年來,地理環境在由濕變干。

在地理環境由濕變乾的時間長卷上,氣候是描繪地理面貌的大手筆。步入金屬時代後,工具的材質金屬化,人類手持利器,在時間長卷上成片地抹去綠色。從漢代墓葬里剃半座青山做黃腸題湊,到近代砍一堆原木去土法鍊鋼。金屬武器的精良即帶來了大規模的戰爭,也將山野里的大型動物趕盡殺絕。

生物鏈的斷裂與自然環境的乾燥化趨勢,不良的因素相互影響。湖泊和濕地面積縮小,森林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農作物天敵銳減,農藥用量劇增。。。。。。

人類的濫伐窮獵加速了環境乾燥化的進程。

上一篇:無金屬時代里的青海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大紅色是新石器時代高密度居住區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衛星地圖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當下的地形圖

地理面貌的青蔥與蒼茫,從遺址地圖上的寧夏說起 - 天天要聞

遺址數據來自此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 天天要聞

清末帶娃有多野?後爸讓孩子摸炸彈的生死考量

在動蕩不安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些瞬間讓人過目難忘。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中,朱亞文扮演的吳天白,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心驚的場景——他竟然讓年幼的繼子吳不顧觸摸炸彈。這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卻是清末革命者在生死邊緣的艱難抉擇。吳天白的革命生涯,從一開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 天天要聞

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

來源:解放軍報·中國軍號記者踏訪我軍解放上海前夕「丹陽整訓」故地——重溫「人民軍隊進城第一課」■本報記者 費士廷 賴瑜鴻江蘇省鎮江軍分區組織民兵在上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楊建軍攝初夏時節,江南古城丹陽,草長鶯飛,魚翔淺底。人民廣場正北,林立高樓間,一座德式建築頗引人注目。這裡,是...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25):遼西兵團的事,我知道

第1小組的自覺氣氛正濃,不料被前來求援的范漢傑給一下子「攪黃」了,原來,前來上課的一個歷史講師,在錦州戰役的時候,是解放軍的一個戰地記者,解放後到北京一所大學裡當上了現代史講師,在和范漢傑課間交流的時候,問了范漢傑這樣的一個問題。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 天天要聞

突發訃告!程立逝世

​據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發布的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享局級離休幹部、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程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7日11時45分在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9歲。程立1927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1946年4月至1949年5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 天天要聞

埃及最恥辱的一仗:六天被以色列打垮,納賽爾總統崩潰

地跨亞非二洲的埃及,一直是北非、中東地區的大國,特別是納賽爾總統時期,埃及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儼然已經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核心。然而就在納賽爾總統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時候,以色列卻僅用六天就將埃及徹底打敗。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 天天要聞

AI時代,導師如何做好學術引路人

人機協同生成 每逢畢業季,無數學生和導師都會為畢業論文傾注心血。在這個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科研範式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面對新形勢,導師群體既面臨重大挑戰,也迎來全新機遇。唯有主動擁抱AI技術,持續更新知識儲備、調整指導方式,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 首先要看到,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存在...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 天天要聞

中美互降關稅後 歐盟對美國更硬氣了

5月21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班夫,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正式舉行,加拿大財長(右二)和央行行長(左二)同歐洲央行行長(左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合影。視覺中國供圖 繼英國和中國分別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貿易談判並達成協議後,歐盟也於日前正式與美國展開了關於關稅問題的貿易談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龔炯在接...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 天天要聞

與風沙賽跑,搶救千年土遺址

2025年3月,崔凱團隊成員在陝西定邊磚井堡調查風雪對修復效果的影響。受訪者供圖 風有形狀。 在西北荒原上,土遺址受狂風、沙塵暴無數次撞擊,風沙合謀把它們悄然蠶食出底部空腔,最後失去支撐,便轟然傾塌成歷史的殘章;在東部海隅,咸澀的海風在夯土表面覆蓋一層結晶,日日剜割著土體的筋骨,致其一寸寸坍縮。 我國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