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鎮,副班長,1952年10月15日,在上甘嶺戰役犧牲
陸鎮的名字陸鎮烈士犧牲前,最挂念的也許是家鄉的親人了。下一步,我準備把這位烈士資料,交還給他的家人。已經過去了70年,他老家的親人,都還有誰呢?他有後人嗎?我打開地圖,在廣西省搜:「廣西省 上金縣 張宗鄉 廣?村」。已經沒有這個地址了。但我在網上搜到了相關地名線索,跳出了龍州縣,然後根據政府網站的歷史沿革介紹,我大概知道了,上金鄉和上金縣是同一個地方,龍津縣和上金縣合併了,現在已全部歸入龍州縣。
因為沒有具體的村鎮地址,我計划走一步看一步,先去上金鄉,在周圍的村子裡,找年紀大的人打聽一下,說不定有線索。我家住在湖南懷化,開車過去有一千多公里,光一趟去預計要連續十個小時,時間最少要做4天的準備,我最後定在國慶節出發。喊上我的小兄弟,下班後準備東西立刻出發,第一站先到了廣西南寧,因為開這麼久高速深夜實在是又困又餓。在廣西南寧城區一個經濟酒店先住下,然後簡單吃了個宵夜,準備明天早上做了核酸,再繼續趕路。
休息了一晚,做個核酸,打算先去龍州縣,但是因為下錯了高速口,距離龍州縣城還有15公里的路程。我們看路程不遠就直接導航走國道,順便看看廣西風景。還真別說,好多山峰就和桂林的山水一樣,然後平緩區域全部種上了一望無際的甘蔗,簡直讓人流口水,但是我就是看看,可沒有去掰,想吃可以到水果店買,農民伯伯種地不容易。
我們倆考慮了下,我們應該去當地縣政府去問問,說不定有戶籍資料。然後我們直接導航到龍州縣政府,門衛大爺說現在放假了人都沒在,你們可以去民政局查下人員檔案,那裡有值班人員。我們去了之後見到一個年輕的值班妹子,和她說了來龍去脈。工作人員說我也查不到這個人和你們說的地址,但是你們可以去退伍軍人事務局,他們應該有管理檔案的部門,說不定能清楚。
我們到退伍軍人事務局的時候,幾扇大門都緊縮著,我心想這該不會是放假了吧,這得什麼時候才上班去了呀。我們又陷入了迷茫。
正巧旁邊有一個軍人招待所,我們就進去詢問。招待所工作人員說辦公人員都放假了,要到8號才上班,你們到時候再來吧。這可就遭了,都上班我哪有時間過來,我把我們此行的目的告訴了前台工作人員,把自己電話留在前台,如果有人來上班就勞煩告訴我,我們只有這幾天時間,然後便離開招待所。我們商量著在這等也不是事,要不我們去上金鄉一趟,說不定當地政府辦事人員有線索。
然後沿國道一路導航到上金鄉政府,工作人員本來已經下班了準備收拾下走了,看到我們並了解到我們的來意後,在電腦上查詢鄉鎮的人員名單,無果。然後他又電話詢問了其他休假的老同事和對鄉鎮了解的老人,無果。天已經快黑了,我們看沒有結果,就打算返回。臨走前加了工作人員微信,說如果有消息就微信告訴我,致謝後回龍州了。當晚在酒店收到了他的信息,還是無果。
我們當時都感覺希望渺茫了,所有可能有聯繫的部門都走過了,相關的人員在沿路都問了遍也是毫無音訊,估計再待下去也是無意義的徒勞。在酒店就打算明天走之前,直接把這個犧牲證明書送到轄區公安局,讓他們代為保管和轉交。當晚在酒店我又把電影《上甘嶺》重溫了一番,用心感受一遍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
祖國為了能讓朝鮮志願軍烈士們的遺骸魂歸故里,年復一年的花費大量的財力和精力,以最高的國禮用專機將英雄們護送回家。可我一路南下,就連一位英雄烈士的犧牲證明書都送不回。
我儘力了,對不起,對不起啊!
(下,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