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網路圖片)
軍閥出身,以小站練兵起家的袁世凱當然同意這個想法。
他立即將建議書批交參謀本部辦理。
於是,以參謀總長黎元洪為主,開始操辦購置飛機、聘請教員、開辦學校等種種事宜。
黎元洪向法國歐亞公司訂購了12架哥德隆式飛機;又聘請了法國飛行員、機械員、機身員等一批人擔任教練,並指導飛機場、倉庫、機器廠、校舍的建設。
根據參謀本部的考察,決定在北京南苑設立航空學校,並在此修建飛機場。
1913年,航空學校基本建成,委派秦國鏞為航空學校校長,王鶚為教育長,吳承禧為機器廠廠長,同時還配備了翻譯、教官等教學人員和教輔人員。
航空學校首批招收60名學員,主要從陸軍師範學堂畢業生、陸海軍現役軍官中選拔而來,都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較好的身體條件。
南苑航空學校於1913年秋正式開學授課。學校學制2年,第一年學習初級飛行,第二年學習高級飛行,學習結束時須經實際操練,各種飛行動作準確無誤並安全降落方為合格。
1915年,航空學校第一屆畢業生畢業。
南苑航空學校(網路圖片)
遺憾的是,由於國內軍閥混戰,戰亂不已,對建立空軍很有興趣的袁世凱也已經故去,北洋政府無力建設空軍,所以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學生無處分配。
鑒於這種情況,參謀本部只能採取臨時措施,將學員按照自願的原則,或留校候差,或回原部隊任職,草草安置了這些學員。
而後,航空學校勉力維持,苟延殘喘,幾經改組後,於1928年被張作霖變相撤銷,一共只維持了15年,只培養了4批畢業生,約160餘人。
南苑航空學校是我國第一所培養空軍飛行員的學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有建設空軍的意識和培養空軍人才的舉措,是一個有遠見的重大決策。
但是,四分五裂的中國和軍閥混戰的形勢,未能使這一決策貫徹到底,以至於我們的空軍建設比發達國家落後了幾十年。
如今,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軍事強國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強大的空軍力量和先進的飛機製造水平,在捍衛祖國領土完整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而南苑航空學校則成為中華民族建軍史上值得回憶和記載的一個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