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2022年08月28日00:46:02 歷史 1535


1970年,北京市密雲縣張家墳村。

「這是咋啦,怎麼這麼多人?」

「鄧奶奶走了,大家來送送她。」

「是那個被人喊作「佘太君」的鄧玉芬?」

「是啊,不說別的,就他家的男人個個都是英雄,都死在打鬼子和打國民黨的戰場上了。」

「那是得送送,這可是咱們的大英雄啊。當年她可是救了咱們一村子的人啊,村裡面老一輩的人那個不感激他嘞!她自己個也是英雄。」

79歲的鄧玉芬的葬禮上,全村人都來了,大家都在送送這個有「佘太君」之稱的女人。我們都知道,佘太君是宋朝人,在外敵來犯之時,她送自己的丈夫、七個兒子、2個女兒上了戰場,與外敵作戰,最後楊家七子僅僅存活第六子,其餘人要不戰死沙場,要不被朝內奸人所害。佘太君後期還親自挂帥出征,保衛國家山河,是真正的古代傑出的女軍事家,稱得上一句巾幗英雄了。

鄧玉芬是什麼人能與「佘太君」相提並論?為什麼說她救了全村人?她有什麼英雄事迹呢?

「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 天天要聞

鄧玉芬

1891年,鄧玉芬在密雲縣的一戶農家出生了,作為女孩的她,從小就十分的勤快,人們說起她來都誇她是家裡家外幹活的一把好手。在她沒成年的時候,父母因為家裡條件實在艱苦就想把她嫁出去,經過媒人介紹她嫁給了不遠處張家墳村的任宗武。

任家的條件也很艱苦,婚後夫妻兩住在任家破舊不堪還是茅草屋的房子里。而且家裡也沒有土地,夫妻二人只好靠著租賃地主的土地過日子。在婚後兩人先後生育了七個兒子,如何把這七個兒子拉扯長大成為了當時他們最為苦惱的事情,每天盡心儘力地伺候土地,還時不時地打些零工,才能勉強養活自己和孩子們,吃飽飯卻是不可能了。

「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 天天要聞

1933年,日軍侵略者進攻長城沿線地區,國民黨革命軍奉命抗擊,但沒能抵抗過日軍猛烈攻勢,長城沿線失守,國民黨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停戰協定》。自此日軍與國民黨以長城為界暫時達成互不干擾的共識,冀北22個縣城被劃入偽滿洲國的領土,這其中就包含了鄧玉芬的家鄉密雲縣。

鄧玉芬一家見識到了日軍在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對人本人恨得咬牙切齒,但是為了生存不受日軍的擺布,一家人搬到了不遠處的豬頭嶺上開荒地,種糧食。他們不想當亡國奴,也不想被日軍欺辱,但是他們確實無可奈何,只能無力地看著日軍踐踏自己的家鄉。她常常告誡兒子們:「你要明白你自己是中國人,不能幹對不起國家的事情,不能當漢奸,我就認死理,你們誰敢幫小日本,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

在1940年,密雲縣迎來了八路軍的部隊,他們在這裡建立起來了寧平雲抗日根據地,豬頭嶺更是迎來了八路軍部隊的駐紮。在同八路軍部隊的接觸中,鄧玉芬一家逐漸放下了戒備,更是為八路軍所宣揚的抗日精神和紅色理念所吸引。

「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 天天要聞

送子、送夫出征

1940年6月,八路軍招募士兵,鄧玉芬一家積極響應。鄧玉芬和丈夫商量,讓大兒子任永全和二兒子任永水去,於是他們成為了八路軍白河游擊隊的第一批士兵。9月,三兒子受不了地主的剝削和欺壓,逃跑回了家中,鄧玉芬考慮到游擊隊人員配備不齊,就將三兒子也送往了白河游擊隊。

1941年,日軍發動了「三關」行動,喊出來了「殺光、燒光、搶光」的口號,對所有抗日根據地當地的居民進行大規模的屠殺,搶劫當地的生活物資和糧食,並在離去前燒毀了整個村落。試圖威懾百姓,破壞共產黨的群眾基礎。這一行動長時間維持,對革命根據地造成以一定的影響。

在年底的時候,根據地出台反「無人區」鬥爭的政策,鄧玉芬叫回來了外出打零工的丈夫和2個兒子(四兒子和五兒子),參加了抗日自衛軍。1942年3月,鄧玉芬一家和許多當地的群眾,積極響應抗日根據地「回山搞春耕」的號召,準備在無人區重新開始種植。鄧玉芬的丈夫和四兒子、五兒子先行一步去山裡安家。

此時正是鬥爭最為嚴酷的時候,他們在種地的時候不幸遇到了日軍,導致任武宗和他的五兒子被日軍當場屠殺,四兒子被捕後,在日軍的監獄裡受盡了折磨。

得知丈夫和兒子的死訊後,鄧玉芬傷心欲絕但是她心中的怒火卻越燒越烈,日本人憑什麼亂殺人,家人不能白死。於是她帶著兩個小兒子,不顧親朋好友的勸說毅然地上了山。拿起來了農具,在豬頭嶺努力種田,還分出許多精力開墾荒地。

1942年,大兒子在日軍攻打盤山抗日根據地的時候,英勇奮戰最後不幸中彈犧牲,三兒子也下落不明。

「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 天天要聞

1943年夏天,組織上傳來了被捉走的四兒子消息,他在獄中為了保護家人和村民以及黨組織拒不配合日軍交代,最後慘死在日軍的鞍山監獄。

秋天,二兒子負傷被送回家中休養,卻因為傷情太重,醫生無力回天病死家中。

「當代佘太君」鄧玉芬:為家國大義,先後獻出丈夫和6個兒子 - 天天要聞

1944年,日偽軍為打擊抗擊根據地,加大對「無人區」的肅清力度,包圍了所知曉的抗日根據地,豬頭嶺也不例外被日軍團團圍住。鄧玉芬和黨組織幹部以及村民們,都分散著躲在了豬頭嶺的隱秘山洞裡。但是帶著不滿十歲的七兒子卻成了不確定因素,孩子生病了,而且扛不住飢餓,只是一味地哭鬧。

鄧玉芬害怕哭鬧聲引來日軍,連累鄉親們,就破開了自己的棉襖,從裡面扯出來一團棉絮堵住了孩子的嘴,並緊緊捂著他的嘴,直到日軍走遠後才敢放開。但是孩子的情況更加不好了,臉色青紫,嘴裡說話都不清楚了,只是無意識地喊著,努力一聽才發現喊得餓,但是鄧玉芬卻毫無辦法。

日軍肯定找到了村子,不會留下東西的,說不定一大把火已經燒乾凈了。而且日軍一定還沒有走遠,出去找吃的話,要是日軍發現了自己,那一定會接著搜山的,找不到人他們不會放棄的,只能狠下心先不理孩子。夜晚,孩子就因為疾病和飢餓永遠地離開了。

1946年,鄧玉芬的六兒子任永恩參加了解放戰爭,並多次立功。在1948年黃坨子戰役中,英勇犧牲。

鄧媽媽一生,都在不斷地送親人出征,也在不斷地接受他們的永遠離開。鄧玉芬晚年看著新中國的繁華,邊落淚邊說:「值得,他們犧牲都值得。

(我方特邀作者:嶸同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 天天要聞

上海著名公司突發訃告!CEO庄華逝世,享年62歲…圈內人紛紛悼念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知名獵頭公司CGL德築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莊華先生,因突發心血管疾病,於2025年5月12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62歲。圖片來自CGL官方公眾號庄華被業內稱為中國「最老」的獵頭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庄華有22年獵頭從業經驗。庄華離世消息傳出後,不少獵頭行業人士紛紛發文悼念。庄華於2017年創立...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 天天要聞

痛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去世,享年101歲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於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歲。謝桂英出生於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關柵欄門3號。老人生前回憶:「日本兵進城前,母親領著我們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親在家裡看門。日本兵進城後,父親被日本兵殺害。」此後,謝桂英的母親帶著孩子們艱難度...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二進宮」,家族到底賺了多少錢?

近期,卡達王室將贈送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機,並作為「空軍一號」。該消息一經曝光,迅速引發美國各界人士批評,其中存在利益衝突等道德問題以及違反法律,民主黨人也迅速借題發揮,指責特朗普「受賄」。隨著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和他的家族,人們開始質疑:特朗普再次入駐白宮以來,到底...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 天天要聞

日本搜腸刮肚想轍,結果還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產的汽車進口回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隨著英美、中美相繼在關稅磋商中取得進展,作為較早與美國開啟談判的國家之一,日本現在非常著急,唯恐佔據談判先機的希望變得渺茫。為了減少美日貿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個舊策:把日本車企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再進口回日本。據日本《每日新聞》14日報道,圍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日本政府內部正在...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聞

揭秘李嘉誠長子被綁架勒索10億始末,再問李家還有沒有感恩之心?

為什麼李嘉誠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向香港政府報案?沒敢相信港英政府,沒敢相信香港電視劇中英勇無比的飛虎隊呢?……1996年5月23日,一個看似平常無奇的傍晚,香港深水灣道的一處單行道上,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的座駕被數輛車逼停。綁匪張子強手持衝鋒槍,以炸藥威脅,將李澤鉅挾持至新界一處廢棄養雞場囚禁……長子李澤鉅和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