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2020年01月10日19:18:11 歷史 1189

在1512年1月9日這一天,有個人完成了他在人間的使命,歸於塵土。

在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以三人為最:諸葛亮、他和毛澤東;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他、再加上半個曾國藩。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王陽明

他就是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生而不凡。傳說,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王雲,還把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只是王陽明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

幼年的王守仁有良好的家世,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也會他後來「心學」的哲學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只是長期以來,他輝煌的哲學和思想光芒,不僅掩蓋了他在政治、軍事上的功績,還掩蓋了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王守仁《矯亭說》下同

其實,王陽明在書法上也可稱為大家。明代大家徐渭曾稱書聖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陽明則「以人掩其書」。據查,王陽明其實是王羲之伯父王導的第四十世孫。王陽明書法承續「二王」,卻又更加自由揮灑,表現出一代大家的風範。既師承古人,又妙悟自得,開明中後期浪漫主義書風的先河。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矯亭說》是王陽明的代表作之一,是王陽明代其父王華為朋友方秋卿建立"矯亭"後所作的文章。文章論述了過柔者,矯之以剛;過慈者,矯之以毅;過奢者,矯之以儉等道理,認為一個人要想變得完美,必須隨時注重修正的德行,加強修養。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王陽明酷愛書法,在寫字上非常勤奮,他曾經沒日沒夜的研究書法,完全沉浸其中:「此時不知在何時,此身不知在何處」。據說王陽明成親後,暫住在岳父的官宅內。房內有數箱紙,王陽明每日用這些紙練習書法,等到第二年十二月啟程回家時,盛紙的箱子竟然都空了,可見其習書之刻苦。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陽明心學之理論體系是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陽明的心學有多厲害?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與歐美列強分庭抗禮,一切都得歸功於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陽明心學。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在天皇的慶功宴上,分享了自己成功秘訣,來自一塊腰牌,上面只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王陽明28歲就考中進士,當上了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從此步入仕途。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因不滿宦官劉瑾對大臣的陷害,冒死上書,結果反被劉瑾重打四十大板,還被貶去貴州龍場驛當一個沒品級的驛丞。劉瑾甚至準備在王陽明赴任的路上,伺機殺死王陽明。幸虧聰明的王陽明製造一幕投水自殺的假象,才躲過此劫。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貴州龍場驛,荊棘叢生、人煙稀少。王陽明只好棲居山洞,親手種糧種菜。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終於感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頓悟的「道」,是吾心之道,就是我們都有的「本心」,也就是初心。遇到任何問題,不必向外尋求,而是求理於你的心。

王陽明追求「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的「真樂」或「真悟」狀態,他的書法,體現的正是這種超然喜悅,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觀王陽明書法,我們看到他的書法創作,也是一種「知行合一」的過程與體驗,流露的是其卓然超越的真性情。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那麼王陽明是如何領悟學習書法的方法呢?在他的傳世名著《傳習錄》里有段話這樣說:

「吾始學書,對模古帖,止得字形。後舉筆不輕落紙,凝思靜慮,擬形於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後讀明道先生書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段中的「明道先生」是北宋大儒程顥,他的思想是象山心學之源。王陽明悟出了明道先生所說:書法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心法,同時這種心法,也是做學問的根本。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王陽明無意於書,他的書法卻卓爾不群。這是他的道德學問、為人之道滲透於書法的結果。書法在王陽明這裡,已經越過「我執」,升到「心上學」的高度。

王陽明書法取勢凌厲,看上去風捲雲舒,卻難掩剛健之氣。字行略向右傾,靈動飛舞是他書法的一大特點,他的楷書沉著剛勁,端莊高雅;他的草書,筆意清新,矯若龍蛇;他的行書,筆勢雋逸,豪放舒展。

心法即書法:聖人王陽明「非是要字好」,卻是明代書法大家 - 天天要聞

在王陽明臨終時,他的學生周積流著淚問他:「先生有何遺言?」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東海域上演了一出"換旗求生"的戲碼,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片火藥桶般的水域,外國商船們突然集體玩起了"變裝秀"——清一色掛上中國五星紅旗。 (在霍爾木茲海峽,大量外國船隻懸掛五星紅旗以避免....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 天天要聞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7月9日,天津市委組織部領導幹部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宣布中央有關任職通知和市委關於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職的決定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的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