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2022年07月16日09:29:14 歷史 1531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

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葉青青


前一段時間,場口鎮小潘迎峰校長給我轉發了一張蔣金樂老師在諸暨紫琅村拍的照片,門板雕花上刻有「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的詩句,落款為「小艇」的名字。潘校長非常熱心的問我,是不是我的老祖宗?引起我的興趣。在檔案學會文史專家團的安排下,學會幾位文史組會員孫華、謝群、高照成老師結伴到紫琅村考證先輩的事迹。

在徐氏祠堂的《紫琅徐氏宗譜》有朱鳴英先生寫的《續修徐氏宗譜序》,這考證了「小艇」就是我的高祖父。到底朱鳴英與我的高祖父有何關係,下面我來詳細解讀。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對我來說,雞籠山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說熟悉是因為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曾經在這裡跟師傅朱象淮先生學醫。說陌生是因為我沒有到過雞籠山村,對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陌生。多年以來,我一直想到這個既崇敬又感到非常親切的地方看看,感覺一下當年我的祖先到這裡學醫的情景。因為陌生,也就一直沒有機會到這個地方,前一段時間,應朋友邀請到雞籠山村的赤松相聚,才得以成行,跟隨著祖輩的足跡,來到這個名人輩出的書香門第。



杭州名醫朱蘭先生與郁曼陀先生


東去赤松三十里,曾從物外試幽尋。

孤梅野店山與健,密竹溪堂石路深。

衰亂豈知今日事,歸耕長系故園心。

未能同賞南樓雪,璫札傳來感不禁。

這是《郁曼陀陳碧岑詩抄》中收錄的《靜遠堂詩》郁曼陀先生與雞籠山村的杭州名醫朱小東先生對答的詩句。


郁曼陀先生祖母戴家祖上從安徽遷來,出過讀書人,做過小官吏,稱得上書香後裔。與當時在富陽城裡很有名氣的中醫郁聖山(字仰高)婚配,稱得上是「門當戶對」。民國初年,黎元洪任臨時大總統,曾因郁門婆媳戴氏和陸氏兩代守寡獎掖子孫親筆題詞,賜以匾額。由郁達夫大哥曼陀親自護送,著人抬到里戴祠堂。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雞籠山村裡的文化走廊里展示著朱蘭先生的遺像和行醫的事迹簡介和朱蘭堂祖父朱鳴英先生的遺像和事迹簡介。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02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朱蘭(1867~1927)譜名維崙,號小東,朱象淮兒子,生於同治六年,中醫世家,杭州名醫、著名詩人。《富春朱氏宗譜》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歲貢生趙潤林、歲貢生侯選訓導夏鼎武、舉人前授上縣虞教諭朱葆儒、廩貢生府經歷銜汪書祥、光祿寺署正馬燮墀、附貢生蔣燦文、附貢生方璐、蔭生朱象晟共同推舉朱蘭孝廉方正。宣統三年六月二十日,宣統皇帝諭旨一道《欽准增貢生布政司經歷衛銜朱蘭賜孝廉方正》六品舉人。民國十五年,朱蘭擔任修譜總理,請舉人盛如彭(枚封)先生主持修《富春朱氏宗譜》寫有《第十二次赤亭山朱氏重修宗譜序》。


據《富陽縣衛生志》記載,朱小東先生自幼從父習醫,搓葯、攤膏藥,及十歲時識草藥百種有餘。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杭州道台之子頸後生癰,水米不進。延杭城外科潘新宇、馬尚功醫治。潘、馬皆謂:「落頭疽」,非「開刀」不可。道台出身行伍,聞「落頭」、「開刀」遂顏慍,將潘、馬逐之。後道台延象淮赴治,象淮聞畢病情,竊思此病吾小東悉能治,故託病不赴,囑小東赴治。小東至,道台問:「吾子患何瘡?該如何治?」小東答:「此稱'金龍(膿)疽'」。旋即使藏於指間之手術刀於疽處用力一划,膿血並溢。隨之,邊清創排膿敷藥,邊答道台:「此瘡只需如此一撥即可」。此後醫名日振。日久,人謂其開刀「三不見」即:不見刀、不見血、不見痛。又,小東不主動收取診金,遇貧困者不收酬金,反贈路費。其宅前常置笠帽一疊,求醫者遇雨,任自取用。時富陽知縣賜「樂善好施」匾額,以彰其德。民國初年,朱小東居杭州太廟巷開設診所。治瘡毒背癰腸癰,可謂是手到病除。醫名揚及臨安餘杭、蕭山、桐廬


民國十五年朱蘭任浙江全省警務處醫官。醫務之暇,以吟詠自娛,有《寄靜堂詩集》、《悼何姬詩》行世,常與富陽名士郁曼陀、朱葆儒、朱邦彥、許正衡、盛如彭、何韻松等相唱和(《富陽縣誌》《郁曼陀陳碧岑詩抄》均有記載)。


清光緒十四年,杭州道台來這裡請名醫朱象淮先生(朱小東父親)治病, 在1993年版《富陽縣誌》,1991年版《富陽縣衛生志》和2021年版《富陽微村志》(第二輯)上都記載了清代富陽名醫雞籠山村朱象淮朱蘭父子的醫術已經名揚杭州,《富陽縣衛生志》「古今名醫」對朱蘭先生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葉炳喜先生與師兄朱蘭先生為「金石之交」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在光緒十六年到這裡,跟老師朱象淮先生學醫,在朝夕相處的四年時間,與師兄朱蘭先生成為摯友,與老師家族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光緒十九年高祖父學成出師,朱象淮先生贈送《秘方摘錄》,至今保留在我的家裡,後來高祖葉炳喜成為了著名的外科醫生。

民國二十三年,高祖父六十歲壽辰,朱象淮先生家族的孫子朱明初先生、侄兒朱榮先生、朱華先生、朱一山先生、朱漢欽先生、及朱漢欽兒子朱溶生先生等,到我家裡給高祖父做壽。《富春王洲葉氏宗譜》記載了當時做壽的賀詞。


葉青青 | 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與老師朱氏家族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丙申年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秘方載錄》




朱象淮先生與富陽知縣陳承澍


朱象淮先生是舉人出身,杭州名醫,與社會賢達廣有交往,光緒三十一年前富陽知縣陳承澍寫有《朱公介東傳》。宣統二年,同宗舉人朱葆儒先生在《朱公介東墓志銘》銘曰「道積厥躬利及於物,儒家醫家派二而一,周禮之經,岐黃之靈,俾子若孫,紹書香於勿替,溥仁術於無行,遙遙千載兮,視此銘」。民國十五年舉人盛如彭(枚封)先生寫《朱公介東先生德配鄭孺人傳》。


陳承澍(1871—?)字挹菲,江蘇青浦人。幼年穎異,功辭章,文名籍甚。光緒十七年辛卯科優貢第三名(有《光緒十七年辛卯科江蘇優貢卷》)。朝考一等,以知縣分發浙江,歷官寧海、富陽、象山知縣,丁母憂去職,服闕薦升知府。在1905年,知縣陳承澍還奉諭旨改春江書院(春江書院於1825年由知縣姚步萊創建)為縣官立高等小學,從此富陽有了近代意義上的高級小學教育,陳知縣在富陽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辛亥後,任青浦司法長。曾主修《富陽縣誌》。著有《富陽縣輿地小志》、《來蝶軒詩文稿》、《春江書院課藝》等。

朱葆儒:《南山話舊集》:靈岩寺舊名南山院。民國初年,有蔣敬時、朱葆儒、陸晉欽、蔣潤霖、釋靜山等在寺中詩酒唱和,稱「南山五老」。其詩篇合刻成《南山話舊集》朱廉泉:名保儒,富陽靈橋鎮人,清同治年間舉人,曾任上虞縣教逾, 篡修光緒《富陽縣誌》。

盛如彭(1878—1953)生於光緒四年,字少錢,號枚封,上官鄉四堡村人,光緒二十八年舉人。光緒三十四年清政府改制預備立憲,富陽縣選舉盛如彭先生、章毓才為議員。宣統元年(1909年)8月2日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8月2日,浙江省諮議局正式辦公。該局第一次開會議員,有富陽縣的章毓才,盛如彭等,富陽縣的章毓才、盛如彭和新城縣的洪錫承、汪秉豪又為杭州府議員。民國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富陽縣政府遵令組織本縣公職候選人應考資格審查委員會,九月,省核定富陽縣盛如彭先生等為臨時參議會參議員之一。(1992年12月版《富陽縣人大志》、《富春四堡盛氏宗譜》)。


盛如彭先生即是朱蘭先生的世交,又是郁曼陀先生和我高祖父葉炳喜先生的摯友,還是名門望族東梓關「許十房」許秉守先生的孫女婿。


《郁曼陀陳碧岑詩抄》有郁曼陀先生與盛枚封先生的對答詩句:

別盛枚封(如彭)

相逢多樂事,此去轉心酸。鮫箔飄燈細,蠻花壓帽寒。

自憐知己少,更覺別君難。送者臨崖返,傷心總一般。



朱象淮先生與我的太祖父葉明皙先生

——世代交誼深厚


《富春王洲葉氏宗譜》記載了光緒二十年,朱象淮先生寫給我的太祖父葉明皙先生的《敘義方翁行略》,序述了雙方的友誼。

余友葉翁,名明皙字義方者,丹亭先生之三子也。天資靈敏,品貌魁梧。自幼業儒人都目之為非池中物,乃不意。年未弱冠,丹亭先生輒赴玉樓。從此過庭無訓,兼遭兵燹摧殘,而先世遺貲亦遂歸零落於不知不覺之中。遂棄詩書而業農商焉。克勤克儉,有非他人所可及者。以不數年而肯堂構置田園,家道日隆隆起尤可欽者。翁之事父母也,孝而敬;翁之處昆弟也,友而恭;翁之訓子孫也,讀而兼耕;翁之待朋友也,信而且義;翁之持己,一以謙遜;翁之接物,一以和平;翁於相親之急難,無不周全;翁於相近之爭端,無不排解忠信者;翁之言也,篤敬者;翁之行也,翁之品端,方可愛;翁之性,瀟漉可風。即今,盛族重新家史,翁不憚辛勤,董成其事,是光前之大志,亦裕後之深心。翁之為人,不自有可表見者哉。今年值杖鄉顧,夫父之齊眉如賓相敬,覩兒孫之繞膝,每飯加餐,詩有之壽考維祺,以介景福洵可為翁詠焉。余也相交有素,爰不揣譾陋,敢附數言於簡末,聊伸知己之情雲。

時維

大清光緒二十年歲次閟逢敦牂且月之吉

愚弟附貢生朱鳳翔象淮甫頓首拜撰


民國五年,富春王洲葉氏纂修譜牒,葉炳喜任修譜正總理,朱蘭為了表達對義方公的敬仰,寫了《義方公傳》回顧了炳喜在父親象淮先生認真學醫的情況,炳喜高超的醫術雖然是父親教導的,也離不開義方公的培養。


公諱名明皙字義方姓葉氏,世居洋漲大路上,稱望族。公稟資穎異,容貌清奇。自幼孝友克敦,為父所鍾愛嗣。遭洪楊之亂,流離失所者累,歲賊平,父歿,家政繫身,乃棄舉子業,援例人成均。公以勤勞起家,營華屋置良田,豐裕甲於鄉里,生平不苟言,言必忠信。遇公益事慷慨勇為,無吝容,鄉黨有爭紛者,必出為排解立寢其事。年八旬,以民國三年三月十六日未時壽終。夫人何氏,有丈夫子三,孫六,曾孫二。其次子,名漢溶子小艇,受業於先府君之門,府君以醫之理,脈甚微,非天性聰明者不肯傳受。小艇升堂入室,自創業家庭,遠近求治者絡繹不絕,雖由先府君之提撕,倘亦公之培植所致乎。茲屆葉氏輯譜,小艇舉充總理,克盡厥職將告竣,不揣譾陋,謹撰次如右,以表公之大略雲。

中華民國五年橊月之吉

清孝廉方正布政司經歷銜增貢生朱蘭拜撰


朱明初(1894~1938)(朱蘭長子)名載生,又名朱正,光緒二十年生,仁和縣立高等小學畢業,上海南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曾任上海雷氏醫院外科主任、陸軍醫院醫務主任院長等職。民國十五年,擔任修譜纂修《富春朱氏宗譜》。

朱鼎生(1897~1933)(朱蘭次子)又名朱仁,民國三年同文縣立高等小學畢業。民國十五年,擔任修譜副纂修《富春朱氏宗譜》。

朱鼎生先生的夫人是名門望族東梓關「許十房」許秉石先生的女兒,許氏過世後,繼取謝家溪何韻松先生次女為妻。

何韻松先生曾留學日本明治大學警務科和體育曾兵講習科畢業,回國後應浙江巡警總辦委任富陽縣正巡官,民國光復後奉政事部委任為省城第一警察分署長。民國元年(1912年)升調金華縣警察署長,奉巡按使屈映光命令記功狀二次。後又歷任諸暨、海域縣及杭縣錢塘縣、仁和縣為杭縣)亭趾、筧橋及海寧縣、袁化任職警務局長,政績卓著,受到鄉紳表彰,贈匾額「仁恕」,及「去思牌」四塊:寫有「召伯留風」「甘棠遺愛」「獄中草滿」「萬家生佛」。在袁化縣任內,士紳贈送紅緞金字匾額「公證廉明」「除莠安良」。受浙江印花局長委任督查員,檢查杭屬及寧波紹興台州等各地印花稅,政績頗豐,居官清慎,德政口碑載道。分別於民國五年、民國十七年任修譜總理,修葺《富春何氏宗譜》。

何韻松先生與郁曼陀先生、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先生為好友,郁曼陀先生與韻松先生有詩詞來往。何韻松為我的高祖父葉炳喜六十歲做壽。


《郁曼陀陳碧岑詩抄》丁未(1907)宿宗陽宮示何韻松(濤)

廢殿春深夜向闌,百年香火累祠官。笙歌不斷星河轉,甲仗無聲燭影寒。

漫說漢關征榷苦,須知秦法挾書難。明朝滄海投荒去,莫作尋常出塞看。


朱華(1866~1941)同治五年生,譜名華生,字享榮,從九職銜。次女嫁給東梓關「許十房」許甫元的兒子魯曾。

朱榮(1868~1944)同治七年生,譜名維本,字桂森,國學生。民國十五年,擔任修譜總校閱《富春朱氏宗譜》。



朱一山先生與郁達夫先生


朱一山(1872年~卒無)同治十一年生,譜名維桂,字一山,邑庠生。光緒壬辰年陳學憲歲試入學逮。光緒癸卯年由四川賑捐例授貢生,張學憲歲試驗照詳部。民國十五年,擔任修譜總纂修《富春朱氏宗譜》。與郁達夫先生關係甚好,郁達夫在1936年3月13日《閩游日記》中寫道「三月十三日(二月二十)星期五,陰,大雨終日。…只打了一個賀電給富陽朱一山先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