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2022年07月02日17:28:18 歷史 1977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在混亂的年代,一個女人想要活下來,是很不容易的,如果長得好看,有很多人虎視眈眈,比如土匪、惡霸,還有日本人。

有這麼一個女子,當地人都叫她「梅花鹿」,在村裡就是一名普通的農婦,抗戰時期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又有點像個風塵女子,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是幹什麼的。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 天天要聞

直到她遇害52年後,當地人才知道,她是個巾幗英雄,曾經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地下聯絡員,她叫做趙玉仙。

趙玉仙出生於1898年的吉林省梅河口,從小性格就比較大方,還有一身的熱血,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組建了一支抗日游擊隊,經過她的家鄉時,點燃了她的抗日救國熱情。

1933年,經過游擊隊政委劉明山的推薦,趙玉仙進入了反日救國會,因為她的工作能力很強,沒多久就擔任了救國會的骨幹成員,還是她們村反日婦女會會長。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 天天要聞

她積極地向村裡的老百姓宣傳抗日思想,並帶領婦女為游擊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洗被子啥的。

經過黨組織的考察,覺得趙玉仙是個可靠的同志,就決定把她家定為聯絡點,由她負責和游擊隊的同志聯絡。1934年,趙玉仙負責和楊靖宇的抗聯進行聯絡,她負責送信。

因為趙玉仙穿的花棉襖上有很多補丁,送信時騎馬跑得很快,像一隻梅花鹿,所以她就有了「梅花鹿」的外號。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 天天要聞

抗日游擊隊雖然經常打勝仗,但裝備和日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戰鬥中有很多傷員,游擊隊的醫療條件很差,趙玉仙就把傷員安置在自己家中,她來幫助照顧。

1936年,日本人出動了3000多兵力,向當地的抗日游擊隊發起圍剿,游擊隊必須儘快轉移,但當時通訊條件差,必須派人把情報送過去。

最後是趙玉仙完成了任務,把情報及時送到了游擊隊手中,避免了損失。當年冬天,隊伍里出現了叛徒,向日本供出了當地的游擊隊員,日本人立刻出兵,逮捕了幾十名抗日隊員,趙玉仙也被抓了。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 天天要聞

雖然日本人對她進行了嚴刑拷打,但趙玉仙一句話也不說,日本人氣急敗壞,關押了2個多月後,把她殘忍殺害了,並割下了她的頭,掛在城門上示眾,告訴所有人,這就是抗日的下場。

她的丈夫和當地的村民,趁著夜色冒著危險,把她的頭顱搶了回來,安葬在她曾經住過的地方。趙玉仙犧牲時是1937年,她才39歲,太可惜了。

直到去搶頭的時候村民們才知道,原來趙玉仙是地下聯絡員。之前由於她的美貌,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一直以為她是個風塵女子,原來是去獲取情報了。

她經常和土匪、漢奸打交道,被誤認為是風塵女子,52年後身份揭開 - 天天要聞

1989年,趙玉仙遇害52年後,梅河口市組織部黨史辦的工作人員,對梅河口市的史志進行整理,就發現了她的英雄事迹。

工作人員到她過去生活的村子裡進行走訪,並且告訴大家,趙玉仙是個抗日女英雄,人們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而且工作人員在編寫《梅河口市史志》時,還專門寫了一篇傳記,來介紹趙玉仙的英雄事迹,讓後人不忘這位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的女英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聞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齡:房玄齡是唐朝初期的傑出政治家,與杜如晦並稱為「房杜」。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並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期間擔任重要官職,負責綜合處理朝政,並參與了《晉書》的編纂工作。房玄齡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謀遠慮,為貞觀之治的開創做出了巨大貢獻。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 天天要聞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1994年7月22日,葉海亞·賈梅中尉率部發動武裝政變,殺進班珠爾佔領總統府建立了軍政府,甘比亞從此進入了比離譜更離譜的「賈梅時代」。拋開立場談人生,賈梅也絕對算得上是個成功人士,畢竟29歲就能當上國家元首的年輕人真的不多。賈梅出生於196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 天天要聞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楊利娟將正式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和CEO的職位。在海底撈工作24年的苟軼群將接替楊利娟成為海底撈新CEO。 同....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 天天要聞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由於影視劇影響深遠,加之洪荒網文的廣為流傳,使得很多朋友對《西遊記》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設定存在認知偏差,論及此類,愚以為當以下列十大人物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電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壓取經團隊的強悍存在。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聞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聞記者 | 庄鍵界面新聞編輯 | 張慧晚上9點,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漳港路2號的寧德時代(300750.SZ)科技大樓,依舊燈火通明。9點過後,才有員工開始從大門處陸續走出。數輛晚班通勤班車停在路邊,用於接送員工從辦公區返回寧德市中心的住處。印有「奮鬥者班車」的藍底白字標牌,掛在班車前的擋風玻璃上,格外醒目。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 天天要聞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眼科公共衛生學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原主任趙家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3日10時44分逝世,享年79歲。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點擊進入澎湃新聞全球事實核查中心速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  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