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2022年07月02日05:24:02 歷史 1225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1938年在延安,幾乎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尤其是朱德、彭德懷、賀龍這樣的軍事指揮員,毛澤東的戰爭策略是對的:中日戰爭是一場持久戰,要建立敵後根據地、堅持游擊戰


而在一年前,沒多少人支持他的想法。大家認為游擊戰打擊不了日本人,是一種怯戰的表現,要正面和日軍作戰。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然而經過幾場血戰,即便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勝利,但八路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讓朱德、彭德懷這樣的高級指揮員認識到八路軍和日本的裝備沒法比,硬拼毫無勝算。


事實驗證了毛澤東的戰爭策略是正確的。他贏得了一線軍事指揮員們的尊敬。


面對著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的戰績,蔣介石心裡肯定會想,為什麼自己手下沒有毛澤東這樣的人?到底哪點比不上他?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無論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毛澤東的戰爭策略、軍事指揮都無人匹敵。


相反,國民黨高級將領里不乏上過軍校的,比如陳誠顧祝同薛岳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還有很多人是出國留洋的,何應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孫立人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論軍事理論,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寫出好幾本軍事理論專著。論軍事指揮能力,他們也是經歷過戰火檢驗,打敗各路北洋軍閥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可他們就是無法戰勝毛澤東。


為什麼?


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應該是哲學家

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犯,淪為半殖民地國家,任人宰割。中國人就探索了很多方法救亡圖存,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都失敗了。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新文化運動開始後,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大批判。


陳獨秀的一番話代表著當時仁人志士的想法:固有之倫理、法律、學術、禮俗,無一非封建制度之遺……驅吾民於二十世紀之世界以外,納之奴隸牛馬黑暗溝中而已,復何說哉?於此而言保守,誠不知為何項制度文物,可以適用生存於今世。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削也。


這種想法影響了很多人,他們認為西方文化無論在思想、藝術、科學、政治、教育、宗教、哲學、文學上都比中國的好。


所以國民黨高級將領們在軍校求學時,他們所學的是西方的那一套軍事理論。這種作戰策略追求決戰決勝,正面真刀真槍拼殺,是從騎士時代流傳下來的。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而身處裂變時代,毛澤東並不像其他人那樣主張全盤西化,盲目崇拜西方的任何東西。


他反而更喜歡讀中國古典書籍《二十四史》《孫子兵法》等,但也不排斥接受西方的軍事理論,在延安時他就對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推崇不已。他將兩種軍事理論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中。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指揮過很多次精彩的戰役,都能看出《孫子兵法》的影子,不與敵人硬碰硬,避開他們的鋒芒,研究對方的實力及弱點,耐心等待最佳戰機,當出現敵人暴露了他們的弱點,立刻調兵遣將,對敵人進行無情打擊。無論是反圍剿,還是長征四渡赤水,都是如此。


克勞塞維茨認為軍事不能局限於羅列經驗現象,而忽視戰爭整體的內在聯繫;或者只憑個別經驗便推導出一個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從而脫離作戰實際。軍事家們應有哲學頭腦,不能把沒有內在聯繫的內容拼湊成整體,更不能拘泥於細節,小題大作。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從這點上看,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應該也是一個哲學家。顯然毛澤東做到了,他會從全局考慮,比較長遠和短期的優劣勢,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用時間積累相對優勢,順勢而為。而國民黨高級將領們只局限在戰爭的經驗現象里,謀一時,謀一城得失。


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會「自己走路」

毛澤東有一大愛好就是親自做調研。


這是青年時期就養成的習慣。當16歲的毛澤東挑著扁擔離開故鄉韶山時,他就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一直在中國版圖上旅行。


當時北京、上海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各種思潮在此碰撞,青年人之間流行著出國留學的風氣,毛澤東對邀請他一同去國外留學的長沙朋友說:「我覺得我對我自己的國家了解得還不夠,把我的時間花在中國會更有益處。」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雖說這裡面一部分原因是資金不足,無法支撐所有人出國留學,但毛澤東說的話也確實他心裡所想。


從後面看,出國留學的那一批人回國後,帶回了新思想,新鬥爭手段,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可是他們沒有毛澤東那樣了解自己的國家,也因此跌了不少跟頭。


同時期國民黨那些軍事將領們也是如此,他們沒有像毛澤東那樣,一步一個腳印丈量這片土地,了解生於斯,長於斯的人民。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他們遵循著精英發展路線,隨著地位的上升,他們的官銜越來越高,享受的待遇也越來越好了。住房有別墅,出行有轎車,他們離士兵很遠,離戰場也很遠。


他們會在專用的作戰室里看著地圖,聽取下屬的彙報,然而這種層層彙報過濾掉多少信息,他們是不知道的。


毛澤東沒上過軍校,沒留過學,為何軍事指揮能力國民黨高級將領? - 天天要聞


他們認為要贏得戰爭,需要更好的裝備,更多的糧食,打仗依靠的是士兵,而不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


在長期的戰鬥中,毛澤東每到一處就會思考總結。1930年,毛澤東率領紅四軍從江西會昌到達尋烏。


趁著部隊到附近各縣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的時機,他開始著手調查尋烏城的商業,直接與各界群眾開調查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並寫下一篇《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為後來制定靈活的土地政策打下了基礎。


所以為何後來八路軍能夠在敵後不斷發展壯大根據地,解放戰爭老百姓推著小輪車幫解放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民站在誰的那邊,誰就能打勝仗。這就是毛澤東說的「兵民乃勝利之本」。


毛澤東的勝利,來自他不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來自他對中國國情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是思想家、哲學家、也是一位實踐家,所以他才能夠比同時代的人更快地切中時代的關鍵,在戰場上揮斥方遒。


個人觀點:

❶眼界源自天賦。常凱申天賦不差,但要看和誰比,和教員比差的不是一點點,所以在政治能力,軍事指揮,戰略遠見,識人用人乃至歷史知識文學水平都被教員碾壓,因為教員是中國歷史上的頂級天才。

❷我覺得毛主席和老蔣根本性的差異不在於天賦,而在於眼界


❸毛主席其實受的教育並不差,最關鍵的是,他的自學能力實在是太強了,而且是發自內心喜歡讀書。。。


❹光「通讀過二十四史」這一條,毛主席就已經勝過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了,關鍵是他不光讀了,還讀了好幾遍,並且批註過了。。。


❺老蔣其實我不覺得他天賦差,而且他運氣其實也挺好。。。老蔣最大的問題是眼界太低。。。他從來就沒有真正尊重過這個國家的民眾,也沒有想過這個國家的出路

❻說得好!懷念那個時代,不是懷念那個時代的物質水平,而是精氣神,是信念。而今的改開,固然很偉大,那是站在那個時代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加上正確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努力付出之上。

#毛主席思想學習##偉人毛主席##致敬偉大領袖毛主席##我在頭條搞創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