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2022年07月01日16:56:16 歷史 1368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各位領導,好久不見了。今天沙書記給我這麼一個機會,跟大家見見面,我非常高興。沙書記說,讓我跟大家講點什麼,我說我講什麼呢,他說你就講講,你為啥入黨,咋入的黨?他這一提示我呢,好多事情就在我眼前浮現出來了!我入黨是隊伍要打雲城的時候,我們團長做戰前動員,說不是共產黨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參加尖刀班。同志們,那個時候,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吶!我為了爭取到這個特權,就在隊伍到達雲城郊外大界子山的時候,我入了黨!那個時候小,十五歲,為了入黨呢,我虛報了兩歲。我的入黨介紹人是沙振江,我們尖刀班的班長。入黨的那一天,我記得清清楚楚,

入黨誓言是: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堅決執行黨的紀律,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

那是一九四五年六月八號,第二天就要攻打雲城,那是我們以師為單位和日偽進行的最後決戰。戰場上,班長沙振江喊道,同志們,大家跟著我沖,一定要把小鬼子的碉堡炸掉!如果我犧牲了,我後面的人就是你們的目標!陳岩石,到時你就做代理班長,帶領大家繼續戰鬥!「是!」我臨危受命。「同志們,上!」班長帶著我和二順子等十六名尖刀班戰士每人背負著四十多斤重的炸藥包,魚貫躍出戰壕。城牆上,暗堡里,日軍機槍瘋狂掃射。沖在最前面的是班長,小紅旗在硝煙中時隱時現。班長身後是我,再往後是二順子……那是生死的十分鐘啊!離城門六七十米的地方,我們五個尖刀班的戰士……倒下了!其中,就有我的入黨介紹人沙振江,身上打了六個窟窿啊,跟篩子似的!後來,我就代理了班長,扛著炸藥包繼續往前沖。機槍子彈打過來,我中彈倒下了。就在我掙扎著向前爬時,二順子站了起來,跌跌撞撞前進了幾米,連人帶炸藥一起滾到城門洞里,拉動了導火線。城門被炸開了。總攻的衝鋒號響了起來……這一戰下來,我們十六個尖刀班的戰士,犧牲了九個,七個負了傷。二順子犧牲的時候才十五歲,入黨只有一天!我不知道,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有沒有隻有一天的黨員,但是在戰爭年代,像二順子這樣的同志,不只一個呀!那些扛著炸藥包的共產黨員,他們用生命、鮮血,實現了自己的入黨誓言!前兩天,沙書記問我,說你虛報兩歲入了黨,拿到了那個特權,卻失去了晉級副部級的機會,你後悔不後悔?我說我不後悔,我真的不後悔!我想想二順子,想想我的入黨介紹人沙振江,還有那些犧牲的同志們,我活的夠幸福的,真的,我活的夠幸福的了!所以後來,咱們前省委書記趙立春讓沙書記代表組織向我道歉的時候,我說道啥歉,有啥歉可道的?我當年不就是背著個炸藥包嘛?我現在就應該伸手向組織要官嗎?何況背炸藥包是我們黨員那時候才有的特權啊!是我自己爭取到的啊!當我虛報歲數入了黨,拿到這個特權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活著回來!也更沒想到會活到今天!同志們,我這一生都為能拿到這個特權而驕傲!

一身正氣的「老革命」陳岩石老人用一段動情的回憶,還原了共產黨人出生入死的現場。這一堂黨課告訴我們,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所謂的特權,就是堅定信仰、捨生取義,就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就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一堂黨課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是誰賦予您生命的尊嚴,奉獻的權利?是誰託付您權杖的重量,勳章的意義?——是人民!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人民的名義》老革命陳岩石一堂特殊的黨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