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設錦衣衛,是以掌握不法之臣為目的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

2022年06月29日08:16:16 歷史 1176

朱元璋設錦衣衛,是以掌握不法之臣為目的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

朱元璋設錦衣衛,是以掌握不法之臣為目的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 - 天天要聞

錦衣衛,是明朝的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譬如,在萬曆時的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公元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在咒水之難中被殺,才可以說是正式結束了長達二百九十年的歷史。清人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由於明朝的影響力,越南後黎朝、阮朝也仿明制設有錦衣衛。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是以掌握不法之臣為目的的,《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

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明初兩代皇帝重用錦衣衛,其後,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身世坎坷的朱元璋生性本就多疑,在為人主之後,給朝中不法之臣一攪和,更缺乏安全感,生怕臣下對自己不忠,更擔心千辛萬苦得來的江山與榮華富貴會化為烏有,因而,他時時處處充滿戒備之心,對臣下的一舉一動都不放過。他不僅要求大臣們當面對他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忠貞不貳,就是出朝回府之後的言行,也要在他的監視與掌握之中。為此,朱元璋煞費苦心,派出密探四處巡視,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向他彙報各位大臣的動向。

由是,聰明的朱元璋決定以錦衣衛來為自己保駕護航。《水東日記》曾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典型地反映了朱元璋手下密探的厲害:大臣錢宰受命編纂《孟子節文》,連日勞作,自感非常疲倦,一日,散朝回到家後,詩興突發,成詩一首云:「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這本是一首信筆之作,詩成之後,錢宰也就寬衣歇息了。沒想到第二日上早朝時,朱元璋一見錢宰就笑著說:「昨天愛卿作了一首好詩啊,可是寡人沒有嫌你上朝『遲』呀,是不是用『憂』字更好一些呢?」這一番話,說得錢宰心驚肉跳,連忙磕頭謝罪,心中暗自慶幸,多虧昨日還沒有胡言亂語,否則今天項上人頭就難保了。

朱元璋如果僅僅派親信四處刺探臣下的隱私,顯然還不足以對朝野構成嚴重威懾。起初。朱元璋任用的親信密探名曰「檢校」,任務是專門負責偵察探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之事,及風聞之事,事無大小,全部上奏。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四月十六日,著名的皇家特務衙門,錦衣衛正式掛牌。所謂「衛」者,皇帝親軍之謂也,但錦衣衛的使命主要不在於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而且專掌不法風聞之事。錦衣衛隨駕出行。這些衣著華麗的男人,最初只是皇家的儀仗隊,日後卻慢慢演變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一個頓號,基本上把錦衣衛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麼兩樣,其中,比較著名的為「大漢將軍」。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

當然,這些侍立之人也決非等閑之輩,一般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洪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不了解明廷底細的人,有一定的震懾作用。至於「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於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麼能被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也只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後來由於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於是將錦衣衛的保衛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

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一千,最多時達六萬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錦衣衛的設立,為願意充當御用爪牙的臣子提供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不少人因此而受到朱元璋的寵任,如高見賢、夏煜楊憲和凌悅均以「伺察搏擊」馳名一時,就連功高蓋世的公侯都懼之三分。而他們卻博得了朱元璋的歡心,朱元璋曾得意揚揚說:「唯此數人,譬如惡犬,則人怕。」這一比喻是十分貼切的,為了保住朱氏社稷,朱元璋可謂煞費苦心,不惜採用「以毒攻毒」的手段,用邪惡的方式來遏制群臣。事實證明,錦衣衛確為朱元璋剷除異己、大肆屠戮的得力幫凶。朱元璋大殺功臣,羅織大獄,絕大多數都是錦衣衛的幹將承旨而為。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是為了監視各級官吏的不法行為。皇帝本人不可能事必躬親,去認真審理錦衣衛吏員所告發的每一件案情,因而定罪與量刑就完全掌握在錦衣衛官吏之手。朱元璋特別喜歡使用酷刑,錦衣衛官吏在實際運用中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古語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重刑之下,求死不得,焉能不誣?因此,錦衣衛就成為這些皇家特工發泄淫威、任意胡為的工具。

錦衣衛的工作職責除了偵察各種情報、處理皇帝交付的案件外,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廷杖制度是皇帝用來教訓不聽話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員觸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行刑地點午門。在那裡,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左一右早已嚴陣以待。受刑者裹在一個大布里,隨著一聲「打」字,棍棒就如雨點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為錦衣衛校尉,他們都受過嚴格訓練,技藝純熟,能夠準確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這兩人兩腳像八字形張開,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條活命;反之,如果腳尖向內靠攏,則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杖完之後,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後再重重摔下,此時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條命。

相對於杖刑、夾棍等刑罰,廠衛不常使用的幾大酷刑可就令世人不寒而慄了,在幾大酷刑中,刷洗、油煎、灌毒藥、站重枷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生不如死。

刷洗:就是將犯人脫光衣服按在鐵床上,用滾燙的開水澆在犯人的身上,然後趁熱用釘滿鐵釘的鐵刷子在燙過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白骨,最後直到犯人死去。

油煎:類似於後來的鐵烙鐵。將一口平的鐵盤燒熱後,將人放在上面,不到片刻,就將犯人燒焦了。

灌毒藥:特務們灌一次毒藥,然後喂一次解毒藥,然後再灌另一種毒藥,直到將犯人毒死,目的是使犯人嘗遍了死的恐怖和痛苦,特務們從旁觀賞。

站重枷:明代的這一刑法很特別,戴枷之人必須站立,不準坐卧。枷的重量超過常人體重,最重曾經做過三百斤的大枷,給犯人戴上後,幾天就得活活累死。據明朝野史記載,廠衛殺人的酷刑還有剝皮、剷頭會、鉤腸等。據說,這些刑罰又要勝過以上所說的幾種酷刑。

錦衣衛直接受命於皇帝,其他官員無權干涉他們的所作所為。因此,錦衣衛事實上就有了一把至高無上的保護傘,其飛揚跋扈的程度甚至可以不把三法司放在眼裡。但為了遮擋天下人的視聽,錦衣衛往往將審理好的結果交給刑部。因此,在當時人眼中,錦衣衛及「詔獄」成為最高的刑法審理機構。「法司可以空曹,刑官為冗員矣!」三法司的職能與權力被皇帝及錦衣衛所剝奪,實際上導致了王朝法制系統的破壞,朝廷法權竟成為錦衣衛官吏胡作非為的工具。

(本篇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