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2019年12月19日16:35:09 歷史 1229

北宋時期經濟空前繁榮,而且一直提倡的是重文輕武的國策,所以宋朝文學藝術造詣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北宋後期,朝堂上的政治鬥爭頻頻發生。各個大臣都保持著自己的想法,那麼落敗的一方自然會遭貶謫,遠離權力中心被發配到邊緣地區做個無人問津的小官。而被貶官的卻又多是頗富才學的大家,所以不如意時就吟詩作賦歌以詠志。這就產生了貶謫文學。比如蘇軾,蘇轍,秦觀等都因為黨爭而遭受迫害,流落外地但也因禍得福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一、 貶謫文學形成的淵源

此文學類型是我國古代政治形態的必然產物,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了。比如士大夫屈原的《離騷》,這就是其不被國家重視所作。而貶謫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自己因罪獲刑,二是鬥爭失利,無端被放逐。據考證《詩經》中的伯奇逐流賦詩,是貶謫文學最早的產生。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屈原和賈誼並作一文,使得二人成為悲劇官員的一座里程碑也是貶謫文學的最早代表。

1. 黨爭之故的原因

北宋是一個對文人比較寬容的朝代,甚至還制定了文人沒有死刑的政策。所以這就使士大夫群體可以暢所欲言,同時也會變得膨脹。而且黨派之分也逐漸的顯露端倪。而慶曆年間,冗官,冗兵,冗費問題不斷加劇,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和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開始了激烈的辯駁。

從宋神宗到宋徽宗時期,黨派之爭愈演愈烈,誰也不肯讓步。官員們各自站隊,你方唱罷我登場。而統治者又左右不定,往往一方得勢之後就會不斷的攻擊,迫害另一方勢力。而在另一方得勢之後,則會發起瘋狂的反擊,報復。

不同派系的紛爭而造成的官員受到貶謫,這不同於一般的官員觸犯刑法之後的流放。往往受到殃及的官員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態度,人生觀和文學立場,此為文人階級學術差異和立場之間的相互碰撞。

所以朝堂之爭的失利,勢必會造成官員們的失意,具有強烈的文化傾向。因而,宋代文學的繁榮和黨爭造成的貶謫密切相關。在這期間有大批人遭到了貶謫比如司馬光,程頤還有慶曆四年春,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2. 文學作品的湧現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之後,他正式走上權力巔峰。而與其抗衡的司馬光集團則全遭到清算。他本人則被派往了洛陽,在家賦閑。由於一時難以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其文章中寫到「閉口不復論事」。

可以看出他的心境已經到了近乎絕望的狀態,他選擇了伺機而動時刻不忘「解民之困」的偉大願望。從此在家安心著書,解經釋文,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園中書事二絕》和《夏日西齋書事》。而且還不斷的完善《資治通鑒》,可謂是著作等身。

司馬光身居高位,但生活相對穩定,也無風雨也無晴。他的同黨們,則就不盡相同了。范仲淹就遭受到三次流放,他自己戲稱為「三光老人」而《岳陽樓記》也是他被貶黜時所作。「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在其中他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想重返京都,為民請命的政治訴求。

當時的范仲淹雖然較為落魄但心態依舊,梅勝宇作《靈烏賦》以讚揚其精神可嘉。而范仲淹也作一篇《靈烏賦》與其遙相呼應,其中詩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成為無數被貶官員的繼續堅持下去的信仰。

隨著范仲淹作品的不斷湧現,無數仕途不順者將其視為榜樣,也紛紛模仿其做法。雖九死其尤未悔,於是紛紛創作作品來闡述將自己的願望昭告天下。從此北宋的貶謫文學便一發不可收拾。有的不斷抒發自己的抱負,也有的鐘情山水,於是形成了北宋的豪放派和田園派文學。

二、 貶謫文學的代表人物

提到北宋黨爭,烏台詩案是一個關鍵點。它象徵著統治由政治化逐漸的向文化方向拓展,標誌著由對保守派的打壓上升到了人身肉體迫害。而提及烏台詩案難免會使人想起一代名家,大文豪蘇軾。他與弟弟蘇轍,都是傳統的保守派,堅持不與王安石為伍,自然而然的遭到排擠。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1.蘇東坡遭遇三次貶謫

東坡先生是一個純粹的人,他內心嚮往自由也更能夠坦然的面對得失。雖然政治失意,屢遭貶黜而且心性也受到打壓但其並未更改初心。他將這種情緒寄情于山水之間,轉移到飲酒作詩和書畫創作上。自黃州到百越,自惠州再去海南,雖然離朝廷越來越遠,但是他離自己越來越近。每到一任,都能創作出絕世佳句,為宋代文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到任黃州之時,蘇軾並未有落魄悲傷之感反而有一種逃出生天的快感。當即便作《初到黃州》在詩中他表現出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與滿足之感。但或許是又想到了給他造成了極大傷害的烏台詩案所以在後半段便寫「去年御史府,舉動留四壁」。

他在自己的其他作品中多次提到了「怕」,比如《定回園偶出》和《次韻前篇》。雖然已過去良久,但這場政治迫害使這個純粹的人感到了害怕。著名的《黃州寒食帖》也是其心有餘悸後所作。

之後的蘇軾對此事難以忘懷,也使他明白了隨心性執筆的利害。於是他謹慎寫作,在《答秦太虛書》中自己曾說「自得罪歸來,不復作文字」。之後的蘇軾反覆檢討自己,他將被貶謫遭罷黜歸罪於自己的「迂闊」。調整好心態後,他繼續縱情山水並創作了《赤壁懷古》這首絕世佳作。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數年後,再遭變故流放到蠻荒的嶺南之地。但他的純粹和隨遇而安卻並未改變。他自己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對於任職在這個尚未開化滿是瘴氣的蠻夷之地他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平和。

而此後到了更偏遠地區的海南詹州,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之涯,海之角可蘇軾卻依舊初心如故。「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此時的他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重視當地的開化教育。

蘇東坡的貶謫之旅也可以說是其文學創作之旅,雖然造人迫害但也因禍得福。使其從一個名噪一時的政客,成了真正流芳百世的文壇巨匠。在此期間他創作的作品還有《遷居臨皋亭》、《游武昌寒溪西山寺》、《魚蠻子》等等。正是由於宋朝的黨爭,才使得其文學異彩紛呈,但其對文人的迫害終是難逃其咎。

2.黃庭堅成為砥柱中流

黃庭堅作為與蘇軾同名的文人,二者其位於「宋四家」之列而且來往密切。二人經歷也大為相似,都是經過大起大落之人。他自紹聖之後受到了極為殘酷的迫害,先是到了涪州又到了黔州而後盤桓在湖北一帶,被不斷的調任。

在放逐的過程當中,他不斷的抄寫《砥柱銘》激勵青年人不斷的進步,因此人們也稱之為「砥柱公」。這同時也顯示出他堅定的儒學信念,但一再受到打壓之後他也變得隱晦發聲。其在永州創作的《書磨崖碑》中,可以看出這個年邁的老人對於政局前景的期盼,也看到了貶至宜州後的失落。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在其如同遷徙般的貶謫之路上,他也在不斷的創作抒發自己的想法。比如《竹枝詞》開篇便是「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被貶謫後的無奈和感傷,在此句中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個垂垂老矣的文壇巨擘,還在因為政治失意而不斷的遭受困擾。

等到他真正的習慣了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其身上又看到了屬於他這個年紀的寵辱不驚,隨遇而安。《寂柱閣》中他說「當處出生隨意,急流水上不流」其中的心性已與初出京時大有不同。

而最終其也在放逐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比如《與王子飛兄弟書》《水調歌頭·瑤草一何碧》《清明》等。除了吟詩作賦之外,他也潛心研究書法代表作有《伯夷叔齊墓碑》《經伏波神祠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王安石這個改革家上台後不斷的打壓對手,但古代是不允許變革家存在的,其自己最後也是被驅逐出了權力中心在失意中老去。而同時他的文學造詣也非常之高,創作的《登飛來峰》《元日》《泊船瓜洲》《梅花》都萬世流傳,並且也被收錄進現代語文課本。

貶謫與文學:從北宋時期文人貶謫入手,談貶謫文學的文化內涵 - 天天要聞

三、結語:

北宋因黨爭而導致的大規模官員被貶謫,主要原因還是統治者的衰弱和意志不堅定。當文豪們遭遇人生危機之後,自然是通過作品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轉移自己的情緒。因此,宋朝的文學成就後世再難企及。「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其實說的對這種文壇盛世不復存在的感慨。蘇氏門下整體遭迫害,卻造就了諸多千古名篇,也未嘗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許他們沒有如此苦楚經歷,也無法創作膾炙人口的詩句。

參考文獻:

1.《宋史》

2.《詩經》

3.《黃庭堅全集》

4.《蘇東坡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三問安徽鳳陽「鼓樓瓦片脫落」事件,當地文旅局回應 - 天天要聞

三問安徽鳳陽「鼓樓瓦片脫落」事件,當地文旅局回應

為何竣工驗收後沒多久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網傳數百萬的施工經費用在了何處?5月19日,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城鼓樓樓頂瓦片大面積滑落引發關注。20日下午,央廣網記者就公眾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鳳陽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德永。一問:為何竣工僅1年零2個月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
樓宇部分不是文物!三問安徽鳳陽 「鼓樓瓦片脫落」 事件! - 天天要聞

樓宇部分不是文物!三問安徽鳳陽 「鼓樓瓦片脫落」 事件!

5月19日,安徽省鳳陽縣明中都城鼓樓樓頂瓦片大面積滑落引發關注。為何竣工驗收後沒多久即出現瓦片脫落?是否與施工質量有關?網傳數百萬的施工經費用在了何處?20日下午,記者就公眾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鳳陽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德永。
留給法蘭西航空工業之花的時間,並不多了 - 天天要聞

留給法蘭西航空工業之花的時間,並不多了

UT OF COMMON/不寫平庸的故事/世界軍火市場即將格局大變文/何伊然編輯/劉宇翔如果沒有5月7日印巴空戰的慘敗,陣風仍然可以自稱「最優四代半戰鬥機」。只是,在克什米爾實控線上空被擊落,墜入印度巴廷達空軍基地20公里外地面,燃起大火,飛機殘骸散落一地,陣風曾經的聲譽,也一同墜毀、燒毀。巴基斯坦總理稱,巴方空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