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2019年11月10日04:15:08 歷史 1259

在醫療落後的年代,人類面對瘟疫時總會恐慌到失去理智,以致從局部擴散到更大範圍。類似慘劇在過去幾百年中比比皆是,其中最大的一場悲劇發生在17世紀的歐洲,也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歐洲黑死病」和「世紀大瘟疫」。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但凡跟歐洲黑死病有關的文字記載,都離不開「老鼠、英國人和歐洲死亡2500萬人」的字眼,如果還原歷史的話,也就是「一隻病變的老鼠把病毒傳染給英國人,英國人再把鼠疫傳染給整個歐洲」。據說最嚴重的時候,倫敦每周因黑死病而死的人都在7000以上。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但奇怪的是,這場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的大災難,雖然從倫敦開始擴散,但英國北部卻安然無恙的沒怎麼被肆虐。這一切與英國中部德比郡山谷中的亞姆村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是村民們把瘟疫擋在英國中北部的「大門」外。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亞姆村很小,居民們主要來自中世紀英格蘭開採鉛礦的礦工,由於鉛礦的儲量足夠供應南北所需,英格蘭政府就把連接南北的交通補給點設在了亞姆村,成為英國南北商人的必經之路,村民們也得以受惠過上優越的生活。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然而,原本富足安寧的生活被不速之客打破:一名從倫敦出發的布料商人把瘟疫帶到了亞姆村,與布料商人接觸最多的裁縫一家四口,兩天後發燒昏迷、皮膚潰爛死亡。隨著醫生及探望者的離開,村民們也出現了高燒癥狀。

此時,從幾百公里外的倫敦才傳來黑死病的消息,為了躲避瘟疫,村民們決定往北撤離。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第一個提出反對的是牧師威廉,他把村民們召集在教堂里商議:如果往北撤離,肯定會把瘟疫帶到北方;如果留在村裡,或許可以阻止瘟疫波及剩下的大半個英國

經過簡單的討論,村民們做出了最痛苦的選擇:留下來,阻止瘟疫通過亞姆村蔓延至北方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走的話未必能活,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話就會死,哪怕沒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們願意試試,因為善良需要傳遞下去,後人們要記住善良

這段話被刻在亞姆村中央空地的紀念碑上,這段歷史也被寫入1950版的英國教科書中。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通過決議,寧死不走的村民們先把通往北方的道路封鎖,留下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子在路邊阻止行人,其餘人將自己關在有水井的籠子或圍牆裡,確認感染者再將其移送到酒窖和地下室中,未感染或確認痊癒的人才能離開。

遺憾的是,進入酒窖和地下室的所有人都沒能活著出來,在那個缺乏抗生素和醫療水平的年代,感染瘟疫的存活率可以忽略不計。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被確認染上黑死病,村子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墓碑,到最後幾乎整個村子都是。之所以只有墓碑,是因為被感染的屍體只能集中深埋,留下墓碑是為了寫幾句話告誡活下去的人。

比如礦工萊德寫給女兒的是:「親愛的孩子,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醫生寫給回娘家的妻子:「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因為他們需要我」;牧師威廉寫的是:「希望你們把善良傳遞下去」……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亞姆村民的無私與勇敢,很快就感動了方圓百里的居民。為了表達謝意,附近居民約定輪流送來食物與藥品。留守村民怕瘟疫傳染給這些趕來幫助的人,只同意把物資放在村口圍牆上,也就是如今豎立路牌的地方,曾經兩米高的圍牆,早已倒塌只剩半米牆根。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村民們自願隔離400天後,瘟疫才隨著感染者的死去而消失,德比郡政府隨後派人前來確認。據說連續十天的報紙都以「賢者之鄉」為頭版,內容是「全村只剩下70個人活著,其中33個是16歲以下的孩子,剩下的都是這些孩子的母親和監護人」;圖片則是每一塊都寫著勸誡語句的墓碑。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令人揪心的是,這33個孩子被單獨分別留在教堂的各個角落,除了牧師每天送一次食物外,任何人都不能接近,也不允許孩子們相互有肢體接觸。對親人的思念和長期的精神壓抑,讓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患上精神疾病,其中一部分在鬱鬱寡歡中死去或因為抑鬱而自殺。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十年後,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偶然聽到一名仆女談起父母的事迹,被感動得當場落淚,隨即要求全國周知,並特赦亞姆村後代世襲免稅。至此,亞姆村的事迹才廣為人知,在後續無數詩人畫家的藝術作品中,亞姆村民一直被當成是「賢者善人」的代表。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而這些村民的後人也一直在貫徹祖先的勸誡,不僅拒絕了國王的補償,連幾百年後的德比郡政府,無數次送錢送地都不要。最近的一次就發生2019年初,他們拒絕的理由是:「我們可以種植農作物、飼養牛羊維生,而且也住慣了這裡的石頭房子,還有很多人比我們更需要這些錢。」

賢者之鄉:祖先為免瘟疫擴散寧死不走,後人拒絕補償不要錢 - 天天要聞

​所以,亞姆村被當英國北部居民當成聖地,有些新婚夫婦還會把婚禮放在這個曾經被瘟疫肆虐的地方舉辦。雖說現在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並不多,但知道的人都會特地趕來看一眼,也會追著村民們要買他們私人家的羊奶、蔬菜水果,為的就是表達一點心意,以及對善良的尊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