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2022年02月14日13:23:05 歷史 1423

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相傳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後來偶遇唐玄宗李隆基並深受其寵愛,被冊封為貴妃,楊門一族也因此雞犬飛升,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更是被封為位高權重的宰相。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公元756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逃跑,途經馬嵬坡時,大將陳玄禮認為楊貴妃為紅顏禍水,只會禍國殃民,便迫使玄宗將她賜死。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不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再加上文人歌詠與史家敘事的不斷演繹,迄今為止,人們對楊貴妃是否死在馬嵬坡仍舊眾說紛紜。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史載貴妃之死

史書記載,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高力士等人連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隊伍來到山西境內的馬嵬坡時,隨行將士突然嘩變,殺死了禍國殃民的楊國忠,然後又將矛頭指向楊貴妃。玄宗無奈,只得命高力士將她勒死並就地安葬。唐玄宗回長安後,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辦事的宦官回來卻說貴妃遺體已不見,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關於這件事情,新舊唐書各有記載。《舊唐書》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只有「香囊猶在」四個字。為什麼新舊唐書對這件事都寫得如此含糊呢?難道貴妃遺體被人盜走了,或者貴妃並未葬在馬嵬坡?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早在貴妃死後不久,民間就有傳聞,稱貴妃並非死在馬嵬坡,而是流落到了別處。作家俞平伯在其《論詩詞曲雜著》中對此做了考證,認為如果貴妃真死在馬嵬坡,那麼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寫至馬嵬坡即可,何必還要假設臨邛道士和玉環太真呢?因此,俞平伯斷定楊貴妃並非死於馬嵬坡。而陳鴻《長恨歌傳》記載「使人牽之而去」,應該是說楊貴妃被人牽走藏起來了。白居易《長恨歌》說玄宗回長安後為楊貴妃改葬,結果卻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屍骨都不見蹤影,這就更加證實貴妃並非死於馬嵬坡。陳鴻的《長恨歌傳》甚至點明楊貴妃並未死。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貴妃下落知何處

如果楊貴妃當年沒有死在馬嵬坡,那麼她又下落何處呢?

今天的馬嵬坡上,不僅有修葺一新的楊貴妃墓,還有貴妃雕像,那修葺的大墓高達3米,外面是包砌得很嚴實的青磚,原始的貴妃墓不可能有這樣的青磚。就在人們苦苦尋找貴妃真正下落的同時,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紅梅村爆出了千年古墓的新聞。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傳說,紅梅村後面山腳的那座千年古墓就是楊貴妃的壽終正寢之處。據村裡的老人說,那是一座暗墓,早年有一塊墓碑,墓碑上僅刻有一個字,卻沒有名諱。「文革」期間,那塊墓碑已蕩然無存。而今墓地上種滿了莊稼,只有一塊破舊的祭台青磚。1997年,都江堰市對古墓進行了挖掘,挖出的棺木長1.7米,寬僅45厘米,明顯是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的身份卻難以判斷。由於缺乏相關的證據,紅梅村的傳說就沒法考證了。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這樣的消息讓中國人震驚不已,楊貴妃怎麼跑去日本了呢?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僅有作家俞平伯,更有日本學界的學者。他們認為,當年馬嵬坡被縊死的是一個侍女,大將陳玄禮見貴妃貌美,不忍心殺死,便和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之。此計成功後,陳玄禮又派親信護送貴妃揚帆出海,飄至日本三口縣久津並在那裡終享天年。如今,日本山口縣還有一座楊貴妃墓。自稱貴妃後裔的山口百惠就是那裡人。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對於這件事,日本南宮博《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中均有描述。難道楊貴妃真去了日本?著名文學家嚴紹燾認為,他們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多是受了白居易《長恨歌》的影響。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白居易想像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靈魂卻已經飄到海上仙山上,後來與唐明皇的使者在神仙山上相遇。那詩中所寫的海上仙山蓬萊宮在何處呢?在日本文學中,學者常常用蓬萊山代指日本。這樣的說法雖然看起來有理有據,但終究過於離奇,而且全憑《長恨歌》的猜測附會而來,也不能令人信服。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楊貴妃之死的傳說越來越離奇。據《高力士外傳》記載,楊貴妃之死完全是因為其堂兄的連累,因為六軍將士痛恨奸臣楊國忠,所以把楊貴妃也牽扯進去了。高力士還認為,從馬嵬坡事變的形勢來看,楊貴妃非死不可。她是在驛館的佛堂被縊殺的,屍體隨後由佛堂運到了驛站,唐玄宗還讓陳玄禮進來驗看。這件事在《舊唐書》《新唐書》《通鑒》均有記載。

楊貴妃之死:楊貴妃究竟魂歸何處?為何四川和日本都有楊貴妃墓? - 天天要聞

不管楊貴妃去到哪裡或者真的死於亂軍之中,都是人們對楊貴妃的同情與懷念。六軍將士以楊貴妃為禍亂的根源,要求處死她。高力士曾說「貴妃誠無罪」,雖然這話有些片面,但楊貴妃確實非罪魁。縱觀歷史長河,我們可以看到事實真相,安史之亂的發生是由唐朝各方勢力產生的矛盾所致,也可以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結果。正因為這樣,我們可以說楊貴妃不僅不是罪魁,反而是一個可憐的政治犧牲品。因此,人們幻想已死的貴妃能夠死而復生,得以在民間享其天年。


分享神奇事件,了解未解之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奇案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台辦再批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 - 天天要聞

國台辦再批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對任何「台獨」分裂行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

今日,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就台灣地區領導人相關言論答記者問。問:台灣地區領導人7月1日進行所謂「團結十講」第四講。請問對其中涉兩岸關係內容有何評論?答:賴清德昨天的講話再次暴露其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其悖逆島內民眾渴望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罔顧台灣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兩岸對立...
精闢:中美之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聞

精闢:中美之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

中美關係這事兒,說白了就是當今世界最重磅的雙邊關係。從1979年建交開始,兩國關係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時而平穩,時而刺激,到如今,感覺像是直接衝下了懸崖。有人說,中美之間已經沒有迴旋餘地,唯有征服。這話聽起來有點兒嚇人,但仔細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學所思「傳遞給別人」——李菁《歷史的鐘擺》序 - 天天要聞

葛兆光|把所學所思「傳遞給別人」——李菁《歷史的鐘擺》序

一李菁在撒馬爾罕旅途中給我寫信,讓我給她對歷史學家的訪談錄新書寫一篇序文,我其實很猶豫,因為她對我的採訪也收在這本書里,這讓我很難拿捏序文的分寸。不過,看了書的部分內容之後,我又有些釋然,因為這裡涉及的學者們,除了較早過世的費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遠的交道。我和傅高義先生見過兩面,特別在...
宗室嵩森:常寧六世孫,27歲中舉,40歲中進士,64歲官至尚書 - 天天要聞

宗室嵩森:常寧六世孫,27歲中舉,40歲中進士,64歲官至尚書

前言:恭親王常寧,是順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說在康熙朝是顯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隨著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數子孫後代都淪為了閑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謀生路。但是,從常寧的子孫人生來看,通過宗室科舉入仕的案例較多,有的位居
每天湧入5.6萬人,日掙333萬!開封萬歲山上半年營收超6億,11億對賭協議穩了? - 天天要聞

每天湧入5.6萬人,日掙333萬!開封萬歲山上半年營收超6億,11億對賭協議穩了?

7月1日晚,河南開封萬歲山武俠城交出上半年成績單——營收超6億,客流破千萬,用一份亮眼的數據宣告「潑天的流量」已成功變現。根據景區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其實現綜合營收6.0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162%。客流量的增長更為迅猛。財報披露,上半年入園人次高達1024.2萬,同比增幅達到驚人的239.33%。記者根據財報數據...
王建煊:兩年內我會讓台灣與大陸統一,絕不向美國軍購 - 天天要聞

王建煊:兩年內我會讓台灣與大陸統一,絕不向美國軍購

提到台灣問題,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島內「台獨」勢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問,為何台灣地區就沒有主張兩岸統一的領導人?實際上,在「台獨金孫」賴清德上任之前,曾經有一位競選人提出了兩岸和平統一的主張,此人就是台灣地區新黨領導人——王建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