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一生有哪五次磨難?他為何受海南島人民深深的崇敬?

2019年10月10日03:05:13 歷史 1576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東坡早年得志。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二十一歲時,他和弟弟蘇轍跟隨父親蘇洵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第二年,他就在文壇領袖歐陽修主持的進士考試中考取第二名(主考官歐陽修因誤認為蘇軾的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蘇軾只屈居第二),成為嘉祐年間中的進士,那時他才二十二歲。但是,不久後,他就遭遇了人生中一連串的厄運。

蘇東坡一生有哪五次磨難?他為何受海南島人民深深的崇敬? - 天天要聞

第一次磨難::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

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開始實施變法。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第二次磨難:因"烏台詩案"坐牢。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

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

烏台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但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就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總共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宋太祖趙匡胤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蘇東坡一生有哪五次磨難?他為何受海南島人民深深的崇敬? - 天天要聞

第三次磨難:被貶黃州。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有空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第四次磨難:東山再起,但不久再次外調。

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就在這時,宋神宗駕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重新啟用司馬光等舊黨,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蘇軾在朝半月後,升起居舍人。當他看到新興勢力拚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他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由此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

第五次磨難,在第四次磨難的基礎上再度幾次被貶。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於西湖長期沒有疏浚,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蘇軾來杭州的第二年率眾疏浚西湖,動用民工20餘萬。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他又因為與當政者政見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調往潁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揚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蘇軾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

蘇東坡一生有哪五次磨難?他為何受海南島人民深深的崇敬? - 天天要聞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邊遠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蘇東坡最後的人生結局: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被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朝廷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享年六十五歲。

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縣鈞台鄉上瑞里(今河南郟縣)。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宋高宗的南宋建立後,追贈蘇軾為太師,謚為「文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 天天要聞

「重任」在肩又折騰不止的宋希濂兵團

1、宋希濂的十四兵團在48年8月正式成立,與其同時成立的還有杜聿明的二兵團和黃維的十二兵團,二兵團十二兵團是基於5軍和18軍為基礎組建的,且作為國軍在南線的兩大主力,一直到處馳援,十四兵團的組建則有點意外,一是缺乏一支核心隊伍,二是連兵團司
灞上風云:劉邦入關的權謀之路 - 天天要聞

灞上風云:劉邦入關的權謀之路

公元前207年11月,當項羽在巨鹿與秦軍主力展開生死搏殺時,劉邦正率軍悄然逼近關中平原。這場看似輕鬆的西征之旅,實則充滿了政治智慧與戰略考量,為這位泗水亭長最終登上九五之尊埋下了關鍵伏筆。一、戰略棋盤上的布局 楚義帝熊心在分封諸侯時,精心設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 天天要聞

這種劇毒蛇15年後再次現身安徽!

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受黃山市徽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委託,安徽大學陳眾調查團隊在黃山市徽州區開展縣域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時,記錄到極罕見的毒蛇——福建華珊瑚蛇。這是自2010年以來,時隔15年安徽再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省內目前僅有的兩筆確鑿分布記錄,具有重要的科研與保護價值。劇毒「美貌殺手」福建華珊瑚蛇屬有...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 天天要聞

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種,希特勒卻選擇了違背母親遺願的方式

光宗耀祖似乎怎麼著都不能夠與希特勒牽扯到一起,可當1938年3月13日,希特勒站在母親的墓前禱告的時候,他的確做到了。這一天希特勒剛剛完成了吞併奧地利,實現了德國與奧地利人萬年不變的夢想。此時希特勒是兩國的英雄,可站在母親面前,他卻食言了。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 天天要聞

碧血丹心:文天祥的千年絕唱

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的伶仃洋上,一葉孤舟載著南宋最後的宰相文天祥,在元軍戰船的包圍中起伏。這位四十四歲的文士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長江以南的天空正飄著血色的殘陽。八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翻開《正氣歌》泛黃的紙頁,依然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 天天要聞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據悉,中國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少林寺監院,原少林書局、少林藥局負責人,少林禪醫文化傳承人釋延琳法師,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上午在杭州逝世,享年63歲。公開資料顯示,釋延琳法師,俗名錢三吉,1962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皈依少林寺釋永信方丈。2002年創設「少林書局」,編輯整理出版了《少林武功醫宗秘笈》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