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在位後期,匈奴貴族之間互相爭鬥,出現分裂。其中有個叫呼韓邪的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部下傷亡很大,決定歸附漢朝。於是呼韓邪帶著他的人馬來朝見漢天子,決心跟漢朝和好。漢宣帝很高興,隆重的到城外迎接第一個來中原朝見的單于,把他當做貴賓對待。呼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後,在漢朝兩個官員和一萬多兵馬的護送下,帶著漢朝贈送的三萬四千斛用來救濟他們缺乏之需的糧食回去了。呼韓邪萬分是萬分感激。西域不少國家聽說匈奴單于跟漢朝和好,於是也主動要跟漢朝交好。
到了漢宣帝的兒子漢奭,也就是漢元帝上位的時候,匈奴的郅支單于就開始侵略攻打各個西域國家,還把漢朝派去的使者也殺了。於是漢朝就派兵去攻打匈奴,並把郅支單于殺死。這樣呼韓邪單于在匈奴的地位得到了鞏固。
過了不久,呼韓邪再次來到中原,提出要和漢朝和親。漢朝也同意了,但這次不是送去漢王室的公主,而是要準備送給呼韓邪一個宮女去和親。漢書·元帝紀和漢書·匈奴紀中,並沒有記載到底是宮女主動申請和親,還是漢元帝命令宮女去和親,但在後漢書·南匈奴傳中是這樣記載的:說當時宮女們很多,大多數宮女進宮後因見不到皇上,也願意走出宮門。但讓她們去生活環境條件惡劣,人跡稀少的匈奴去常年生活,她們還是絕大多數不願意。只有一個叫王嬙的宮女主動提出願意去匈奴。
王嬙是誰呢?她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我們在欄目中講到的第二大美女王昭君。王昭君是齊國齊襄的女兒,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17歲被選入宮。那時宮女們都是通過層層選撥之後才能有機會見到皇帝。當時的宮廷畫師叫毛延壽,好多宮女為了能被選上,都會暗地裡賄賂畫師,讓畫師把自己畫美一點。而王昭君沒有賄賂,因而毛延壽在畫王昭君時故意畫了一個難看的黑痣,因此沒被漢元帝選中。
這一次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來長安自請為婿。王昭君是個有見識的女子,於是她就主動申請去和親。漢元帝就同意將她賜給呼韓邪單于。在她臨走拜見漢元帝時,漢元帝才發現她不同尋常的美麗。關於她的美,後來還有過一個動人的傳說。說王昭君在臨去匈奴時,她坐在馬上撥動了琴弦,奏起了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悅耳的琴聲,看到馬車上如此美麗的女子,竟然忘記了擺動翅膀而跌落地下,於是昭君便有了「落雁」的代稱。
當然形容歸形容,而王昭君的美確實是真真實實的。這時的漢元帝雖然有些反悔,但皇上金口玉言,後悔也來不及了,只好眼睜睜的看著王昭君和呼韓邪在長安成了親。呼韓邪得到如此美麗的女子非常高興,而漢元帝在弄清真相後是怒不可遏,貪財的毛延壽於是就被漢元帝一氣之下給殺了。
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也就是王后。 她把漢朝的文化帶給匈奴,和匈奴人相處和睦,匈奴人民都非常尊重她。王昭君的出塞是中原為和匈奴建立和平穩定關係而採取的一項和親政策,它使匈奴與中原保持了大約六十年左右的穩定關係,加強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中原統一發展。
後來呼單于去世,這時的漢元帝也早就因為失去王昭君憂鬱而死了,王昭君向當時的皇帝漢成帝提出回漢朝的申請,卻沒有得到漢朝廷的同意,她只好遵從胡俗,先後嫁給呼單于的長子和其弟弟,並於36歲在匈奴憂鬱而終。匈奴人民把她安葬在大青山,這就是她的青冢。後人的詩詞「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說的就是她。到了晉朝司馬昭的時候,為了避諱,王昭君被改稱為為王明君和明妃。王昭君出塞也成為西漢時期最動人的故事之一。那漢成帝上位後又會發生那些事情呢?我們下期欄目繼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