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元勛熊秉坤長孫熊永鑄:祖父常告誡要自己克服困難,不給政府添麻煩

2021年10月09日21:45:14 歷史 1515

極目新聞記者 李慶

攝影記者 蕭灝

「至今,老人的音容笑貌宛在,諄諄教誨猶繞耳……」10月9日,辛亥革命元勛熊秉坤長孫熊永鑄談及祖父,心裡依然滿是懷念和自豪,他說,從童年時代就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在他的記憶里,祖父為人正直,勤儉持家,這些優秀品質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

辛亥革命元勛熊秉坤長孫熊永鑄:祖父常告誡要自己克服困難,不給政府添麻煩 - 天天要聞

熊永鑄

熊秉坤是著名革命義士,1911年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69年在武漢病逝。

用剪刀剪掉菜葉子上的蟲洞繼續吃

熊永鑄家住武昌區長湖社區,今年71歲,在他19歲之前,一直和祖父生活在一起。

每每談及祖父,熊永鑄都會陷入沉思,時間飛逝,但記憶依然清晰。

「小時候,祖父對我很嚴厲,」熊永鑄說,在老人的意識里,家風非常重要,比如每餐吃飯前,必須先由長者上桌動碗筷,孩子們才能跟著吃,吃飯的時候,不能漏飯漏菜,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他很節約糧食,如果發現碗里有飯,他會嚴厲呵斥,要求我重新回桌,把碗里的米粒吃乾淨。」

儘管當時家裡條件不錯,但熊秉坤非常節儉。「家裡買回的青菜葉子上,有一些被蟲子咬過的洞,我準備把葉子揪掉,但被他制止了。」熊永鑄說,祖父拿出一把剪刀,把圓洞周圍的葉子慢慢地剪掉一圈,這樣,大部分葉子被留下來了。

在祖父的嚴厲管教下,熊永鑄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除了嚴厲,熊秉坤對熊永鑄也有關愛和仁慈的一面,「有一次他去外地開會,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想要個小禮物,沒想到他竟記在心上,回來後給了我一個驚喜。」

除了敬畏,他也很膜拜祖父,「他經常參加活動,會見名流,我覺得他知識淵博,很喜歡聽他給我講歷史,分析形勢。」

1968年冬,熊永鑄響應號召,到天門農村下鄉,因捨不得離開家人,熊永鑄有些傷感,臨行前,祖父勉勵他:不要哭,好好乾,以後肯定有機會回來的。

但是沒過多久,熊秉坤重病入院,熊永鑄趕回醫院照料,1969年5月,熊秉坤臨終前曾對熊永鑄說,「你爺爺一生都是血氣方剛。」意思是,希望孫子以後也要做像他這樣的人。

辛亥革命元勛熊秉坤長孫熊永鑄:祖父常告誡要自己克服困難,不給政府添麻煩 - 天天要聞

熊永鑄講述祖父事迹

告誡後人自己克服困難,不給政府添麻煩

處理完祖父的後事,熊永鑄就返回天門下鄉,此後每年清明節和10月10日武昌起義紀念日,他都會去「看一看」祖父,陪他「說說話」。

儘管身居要位,但熊秉坤生前從未以「打響第一槍」的功臣自居,經常教育後人要「坐得穩,站得直,行得正」,「這些教誨,我要在我們家族傳承下去,向一代代後人傳達。」

1974年,熊永鑄返回武漢工作,進入一家企業任職,後來從事管理工作,2005年企業經營情況不好,他便下崗了,他設法在一家民辦學校任職,幾年後,為照顧年邁的父親,他就辭職回到家裡,和父親生活在一起。

「有人跟我說:你是熊秉坤的後人,家裡有困難你可以找上級呀。」熊永鑄說,不少親友建議他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但熊永鑄總是擺擺手婉拒,他說:「自己有困難,我自己想辦法克服,祖父經常告誡我們:不能找政府添麻煩。」

熊永鑄記得,祖父臨終前還特別交代,「到時候找有關部門報個喪,不要提要求。」

熊秉坤說,作為辛亥革命元勛的後人,自己特殊的身份,出門在外也經常是「自帶光環」,「別人介紹我時,總會加上一句話:他是武昌起義『第一槍』熊秉坤的孫子。」熊永鑄說,他為祖父感覺到自豪。

熊永鑄如今居住的長湖社區,距離祖父當年「打響第一槍」之地相距很近,步行十餘分鐘便可抵達,他經常走到這裡看一看。

2014年,為紀念熊秉坤誕辰130周年,熊永鑄參與編撰《共和先聲——辛亥武昌首義發難元勛熊秉坤紀念文集》,該書收錄了熊秉坤著述和輯錄的文章,他經常為遊客和青年講述這段歷史,勉勵大家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今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我非常自豪,相信這一定也是我們的先輩所期望的。」熊永鑄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著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