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2021年10月01日18:15:02 歷史 1527

在我們生活中與我們聯繫最緊密的就是衣食住行了,也就是我們老百姓所說的「吃喝拉撒睡」,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智能家居也步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方便、美觀、乾淨。

動物每天需要進食和排泄,這是生理功能,現如今我們的馬桶和蹲便沒有異味也十分乾淨,那麼我們很好奇古代人是怎樣上廁所的呢?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據說古代還有一位君王上廁所時被淹死,讓人啼笑皆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上廁所的呢?

先秦時期的廁所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上廁所就是隨地大小便了,但是也不會在自己的住所周圍,慢慢的糞便到處都是,環境變差,惡臭撲鼻。

之後氏族公社出現,戰爭也更加頻繁,私有財產讓貴族發達起來,貴族生活當然是需要一點講究,他們會事先讓奴隸們挖好一個坑,自己如廁完畢之後就會讓奴隸掩埋掉。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慢慢的人們考慮到,自己吃的也是五穀雜糧,喂牲畜也需要糧食,何不將自己的糞便利用起來喂牲畜呢?人們開始在露天牲畜圈上搭建一個平台,然後人們蹲在上面如廁。下面的牲畜就直接開始大快朵頤,當時人們把這稱作「井溷」。這種最常見就是豬圈了,因為豬是雜食性動物,來者不拒。

但是我們想想就覺得有點不舒服,自己在上面,下面一群豬在那哼哼地叫。就連這種也才是貴族可是享受到的,平常百姓家中很少見,就連夏商周時期的王公貴族,甚至帝王妃子都是去蹲豬圈的。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春秋時期人們發現將糞便澆灌在地里,農作物長得極為茂盛,而當時中國又是以農業為主,所以人們開始積攢糞便做肥料用,井溷顯然已經不再適用了。

人們開始將大缸埋在地下大坑中,再在大缸中放入少量的水,如廁滿了之後就將其澆灌在地里。水缸快滿時會濺起來,雖然有點不幹凈可是比起豬叫已經好很多了,但是人們蹲在缸邊如廁如果不慎掉入那可是後果不堪設想,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春秋時期的晉國帝王晉景公就掉入廁所不幸淹死了。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據記載晉景公患病,占卜師占卜之後說到:「恐怕大王來日無多,吃不上新產的麥子了。」晉景公十分不相信,就命人採摘新麥馬上烹制自己一定要吃到新麥子。就在新麥烹制好的時候,晉景公覺得肚子不舒服便前去如廁,結果由於自己生病身體虛弱一下子滑倒在了大缸之中,而當時大缸也快要滿了,等人發現時他已經淹死了。這可是有點讓人貽笑大方。

秦朝之後廁所的演變

漢朝時期,廁所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廁所改為了坐式沖水廁所。人們可以坐在上面如廁,下面為一個斜面,如廁之後用水衝進糞坑,而且為了人坐著舒服和方便如廁旁邊還加一個扶手,為了人們生活的方便還分出了男女廁所。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慢慢地人們發明了一種移動廁所名叫「虎子」,由於外形根據老虎樣子做得由此得名。用陶器燒制而成,上面有一個提手便於攜帶。

到了唐朝時期為了避諱,也就是唐太祖李淵祖父名叫「李虎」,所以「虎子」更名為「馬子」。宋朝時期瓷器的大量興起,開始出現「瓷馬子」和「木馬子」,可謂一應俱全。

可是當時的人們還是沒有如此觀念,也用不起如此高檔的廁所,所以還是古老的辦法或者隨地大小便,街上到處都是人類的糞便。

明清時期的馬桶

馬子經過演化發展後,人們開始將它製作成木桶狀,再在上邊加上一個蓋子,就開始叫它「馬桶」。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由於馬桶容量有限,所以需要傾倒,這就出現了一個職業「傾腳頭」。他們每天從僱主家收集馬桶傾倒後,刷洗乾淨以後再還給僱主家。逐漸的人們開始對馬桶的樣式開始改變,有瓷器燒制的,上面在印有畫,或者木製的上面雕刻一些圖案。

而馬桶放在家裡也會發出異味,人們開始往裡面放進一些玫瑰花瓣、紅棗、香木等除異味,馬桶邊緣粗糙人們也開始在上面用絲綢或者棉布製作坐墊。

後來明清皇宮中也有了凈房,每天固定收集後宮各處馬桶傾倒,打掃,而且還有紫檀製成的馬桶,宮裡人的糞便運出宮外還能賣個好價錢,人們堅信宮裡人吃的珍饈美味比平常人的糞便更有肥力。

祖先們如何上廁所?先秦的方法危險且變態,明清時期就比較講究了 - 天天要聞

結語

如廁設備的演變也說明了時代的發展,無論是多麼高端的如廁設備還是簡陋的,只要便於我們的生活,能夠讓我們適應就說明它是一個合格的工具。

參考文獻:《周禮》、《儀禮·既夕禮》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