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2021年09月07日22:37:02 歷史 1045

前言‍

地球文明誕生至今已經有數萬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故事和文明發現。在一些科學愛好者和文學作品裡,地球的科技文明發展似乎總是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故事傳說在裡面,比如高等文明的幫助,遠古文明的發現這些。它們總能在書里給原本枯燥無味的故事增添不一樣的感受。

對於文明起源,人們總是有不同的看法,主流學說認為是河岸流域孕育著文明的發展和變遷,在這之中又留下過過許許多多的蹤跡和謎團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兩河流域堪稱「人類文明的搖籃」

神秘線條‍

在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有一個存在了幾千年的迷局納斯卡線條:存在於荒原上,巨型的線條繪製各種生動的圖案,這些畫作被刻畫在大地上,有簡單的線條、複雜的幾何圖案、象形圖案和人形生物。

最初這些畫作由美籍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於1939年,當時他正乘坐飛機沿著納斯卡平原飛行,考察當地的古代飲水系統,但不經意見的低頭髮現了這些被塗畫在平原上的圖案,這些看著像飛機跑道一般的線條深深的吸引住了保羅博士。 在後續對這些圖案刻畫的研究中,研究學者們認為這些畫作的時間從公元前5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500年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納斯卡線條

隨著納斯卡線條的消息公布出來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前去調查。根據後來的發現,納斯卡平原氣候乾旱而貧瘠,遍布著各種碎石,這些碎石能夠將陽光熱能吸收保留,乾燥的空氣能夠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

最初這些畫作只是線條,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這些圖案地面的褐色岩層表面被颳去後,露出了下面淺色的岩層,這些坑道線條長短不一、深淺不同,在幾百米的高空才能看見全貌,所呈現的是巨大的圖案。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形似飛鳥的圖案

由於畫作年代久遠,刻畫難度非常高,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研究學者。它們到底是誰刻畫的?這些畫作有什麼意義?蘊含著怎樣的秘密這些問題使得納斯卡線條比「麥圈之謎」還要神秘。

相似麥圈‍

說到這裡,也許你可能會想到同樣類似且充滿謎團的另一種大型圖案,麥田怪圈。和納斯卡線條相似,麥田怪圈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複雜圖案,讓人不明所以。不同於納斯卡線條,麥田怪圈是某種神秘的力量把農作物壓平產生出幾何圖案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麥田怪圈被稱為「外星人的惡作劇」

麥田怪圈的發現時間,最早是被認為來自1678年的一篇名為《割麥的魔鬼》的報道里,近代發現在20世紀初八十年代英國成為有影響力的謎團故事。很多人認為這些怪圈是人為導致,部分地區甚至為了收入,以此營造熱門旅遊地點,一部人宣稱麥田怪圈是他們「創作」的,比較知名的就是「道格和戴維」事件。

這些人為的麥圈裡。大多製作的都很粗糙,而且人為製作的麥圈,農作物被壓彎後生長受到了影響,但「自然」形成的並不會這樣,在產生麥圈的田地里,第二年農作物的生長也會繼續受到影響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人為「麥田怪圈」

為了徹底研究這些現象,俄羅斯的兩名研究者斯米爾諾夫和阿爾將耶夫都做過研究。斯米爾諾夫對蕎麥進行了微波的高頻輻射處理,通過與帶回的樣本對比發現兩者形狀和彎曲位置完全一樣。阿爾將耶夫認為這些小麥是受到了電磁的高頻影響產生電磁化產生的形狀變化,兩人的發現都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這些輻射的來源都沒有被證實。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電磁輻射線

麥田怪圈也隨著後來人們對此現象的痴迷到模仿,從最初的簡單幾何圖形開始變成越來越複雜的數學模型,越來越多的人為麥圈開始流行起來,圖案形狀也十分怪異,甚至還有把數學謎題製作在麥田圈上的,麥圈現在更多的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行為,吸引了不少愛好者和參觀者前去查看。

納斯卡文明‍

納斯卡沒有被當作一個普通故事或者模仿偽造,最大的原因在於南美洲孕育過不少文明,秘魯的納斯卡文明就屬於美洲文明的一個重要部分。公元前100年—公元700年的納斯卡文明發展在秘魯南部沿海,帕拉卡斯文化衰落後,納斯卡文化很好的繼承了帕拉卡斯的文明和技術,其中有農業、建築、陶器製造、紡織。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納斯卡陶器

而在納斯卡文化中,圖案的題材也非常豐富,早期圖案大都集中在農耕、漁獵、紡織、宗教祭祀,對圖騰也有崇拜,大多都以鳥紋、獸紋、甲殼動物紋、海洋魚類紋等等。到了晚期發展,圖案內容開始轉變為更加複雜的抽象的題材,有宗教與力量、自然與超自然、現實和想像都融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納斯卡文明還有精美的陶器工藝品。用繪畫和雕塑的形式把動物擬人化是納斯卡陶器的常用手法,上面的動物大多都是兇猛的動物,比如禿鷲、虎鯨,其背後顯示的是納斯卡人對強大力量的追崇。對於生活在氣候異常乾燥,水資源極度匱乏的納斯卡文明來說,青蛙、蝌蚪、魚的形象強調了水對於納斯卡人的重要性和象徵意義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納斯卡陶器

納斯卡文明的繁榮還體現在音樂活動和樂器上,秘魯的博物館裡還收藏有彩陶鼓,這種鼓有三個燈泡形狀的共鳴箱,通常與排簫、喇叭、長笛一起演奏,來為宗教祭祀或活動舞蹈作伴奏演出。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彩陶鼓

到了公元六世紀,納斯卡文化開始衰落直至消失,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現有的研究,納斯卡文明之所以消失主要因為納斯卡人為了農業生產活動,大量砍伐沖積平原的森林,改種棉花和玉米,導致洪水泛濫,最後因此無法居住而消失

過去的迴音‍

秘魯荒原陸續發現了多達數百個圖案,這些圖案由上千條簡單的線條組合而成,包括幾何學圖形、蜂鳥、蜘蛛、人類等等。 隨著納斯卡圖案的增多,人們不禁思考,以現在的技術在地面繪出大型且複雜的圖形輕而易舉,但當初的納斯卡人是如何做到設計並繪製這麼大的圖案呢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形似蜘蛛的納斯卡線條

德國女數學家瑪利亞·萊歇提出疑問:納斯卡人設計和繪畫時是否有依據幾何學原理?她推測這些畫作為了保持筆直,很可能是在木樁間拉線作為標準線,以目測範圍內的保持直線就能維持筆直。

在20世紀80年代,萊歇帶領著納斯卡鎮的學生,演示了如何製造一條納斯卡線條。用標杆和繩索標記出一條直線,再拿走表面的石頭,這樣就會有一條直線出現。實驗很成功並驗證了賴歇的推測,但納斯卡線條組成的圖案並不止有直線還有許多彎曲的線條仍舊無法解釋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筆直的線條

到了21世紀初,美國超自然現象的研究員喬·尼克爾使用和納斯卡人相同的工具重現了這一圖案的技術。並且沒有任何空中支持。直線繪測的方法與萊歇的手段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在於螺旋形的圖案

根據專家團隊的研究,螺旋形圖案用木杆和繩子繞圈可以設計出來,清除掉螺旋邊緣的石頭,露出淺色的地面,就能夠繪製出來。如今最大的謎團還是在於這些巨型圖案的作用和意義,關於圖案的作用眾說紛紜。

有專家認為這些圖案是為了標明該地區的水源分配,因為這些圖案下分布著大量的水渠。納斯卡文明的農業水平非常發達,最顯著的工程成就則是普基奧斯,一種為城市供水的地下水渠系統,普基奧斯的供水網至今仍能夠正常供水。而圖案都代表著不同家族的族徽,以此來區分每個家族的地位和所在位置。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挖開的地下水渠

另一部分學者認為,納斯卡文明是美洲文明孕育的眾多文化中的一個,有中心城市和祭祀統治,也有木乃伊的製作和金字塔建築,研究學者們稱之為美洲埃及人。

而納斯卡文化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其難以向外散播,美洲板塊地質活動相當頻繁地震和火山的爆發使得納斯卡文明的農業發展緩慢,悲觀的視各種自然災害為神的遷怒並衍生出血腥暴力的宗教祭祀。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板塊在不斷移動

瑪麗亞·萊茵通過幾十年的研究認為納斯卡的地畫里,直線和螺旋線代表著星球運動,動物圖案則代表著星座。納斯卡文明確實有宗教存在,而且極為嗜血和暴力,並以人類作為祭品來祭神,畫作用來作為和天上的神溝通,宗教活動中會使用大量的致幻劑和麻醉劑,同時宗教還有可能是用作農業的祈雨儀式,宗教活動的說法並不無道理。

文明記錄‍

如今關於納斯卡文明的研究已經越來越豐富,全球各地的人也漸漸地對這裡存在過的古代遺迹感到興趣。作為納斯卡線條研究的先鋒,瑪麗亞·賴歇在納斯卡近郊建有一個博物館,這裡很好地保留著她曾經的工作環境,還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園。當地的旅遊業也因納斯卡圖案的傳播,有了更多的遊客來這裡了解這些古代文明的奇蹟。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博物館中的藏品

不僅有過去的畫作,秘魯新圖案還發現於帕爾帕地區,內容有殺人鯨、貓、一名跳舞女子等,這些圖案屬於2000多年前的帕拉卡斯文明,而它們比納斯卡人創造的巨型圖案還要早數百年

結語‍

納斯卡線條的發現再一次證明了地球文明起源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南美洲沿河流域孕育出許多文明古國,後來成為印第安文明的一部分,通過對這些文明所留下來的遺迹進行考查研究,人類能夠進一步認識到文明的繼承和發展的重要性,包括在歷史裡存留的艱難,不單單只有人為的因素原因,地理位置也同樣重要。

比「麥圈」還神秘的納斯卡線?幾千年來,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 天天要聞

人們仍在孜孜不倦地探尋地球起源之謎

隨著納斯卡線條越來越多的被發現,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化歷史開始逐漸被更多人所知曉,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保護這些人類先祖們所留下的印記,從他們的足跡里,去思考,去想像,未來建設的道路在現在世界文化共同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使人類文明在歷史進程中留下穩健的腳步,給後人新的啟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著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路。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