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為何叫「毛澤東思想」,不叫「毛澤東主義?」

2021年09月05日21:33:05 歷史 1659

眾所周知,偉大領袖毛澤東思想的思想叫做「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我黨第一代領導核心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並在中國革命中大範圍實踐、取得成功的一種政治、軍事、發展理論。

沒有毛澤東思想這一理論支持,中國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毛澤東思想為何叫「毛澤東思想」,不叫「毛澤東主義?」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第四版標準像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並明確提出:「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並莊嚴地寫入黨章。

現在問題來了,毛澤東思想為何叫毛澤東思想,而不是像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一樣叫毛澤東主義呢?

其實,在革命時期,很早就有人提出「毛澤東主義」這個概念。

1942年,《晉察冀日報》就號召學習「毛澤東主義」。

請注意時間,「毛澤東主義」的產生比「毛澤東思想」還要早一年。

1948年,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新中國高等教育的開拓者吳玉章老先生也提出了「毛澤東主義」。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讓「毛澤東思想」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接軌,很多人呼籲「毛澤東思想」改稱「毛澤東主義」。

但是,毛澤東多次堅決地拒絕了「毛澤東主義」的叫法。

毛澤東說:他們都是偉人,而我只是馬克思和列寧的學生而已,學生怎麼可能與老師比肩呢?所以不能隨便叫「主義」,就叫毛澤東思想吧,畢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毛澤東思想為何叫「毛澤東思想」,不叫「毛澤東主義?」 - 天天要聞

毛澤東經典紅軍八角帽照

其實,虛懷若谷的毛澤東總是這麼謙虛。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強調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將贏得戰爭,贏得和平,贏得進步。」

因為,毛澤東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操,一心為公的博大胸懷,永垂不朽的歷史功績。

人民尊稱他為「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

毛澤東本人對這些稱號非常不感冒。

1970年,毛澤東在接見自己的老朋友、美國記者斯諾時說道:「四個偉大」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我還是當教員,其他一概辭去。」

在毛澤東的極力反對下,「毛澤東思想」這一稱呼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毛澤東思想為何叫「毛澤東思想」,不叫「毛澤東主義?」 - 天天要聞

宣傳畫

不管毛澤東思想是叫思想還是主義,都影響不了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都無法改變其對中國歷史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更無法遮掩其智慧光芒。

毛澤東思想早已經創造歷史,彪炳史冊,引領未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