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滑板車105年前就出現了

2021年09月03日19:25:02 歷史 1094

極目新聞記者 胡秀文

電動滑板車看似一種新的時尚交通工具,大街小巷都有它們的身影,人們騎著它上班、上學、兜風。但鮮為人知的是,電動滑板車是上個世紀就出現了,百年前的人們,會騎電動滑板車兜風,也有人用它來犯罪。

上個世紀的電動滑板車

近日,《每日郵報》發布了一張黑白滑板車照片,引起眾人關注。據報道,這張照片攝於1916年,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電動滑板車」,大部分由汽油驅動。

滑板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廣受歡迎,部分原因是,它的油耗非常低,為許多買不起汽車或摩托車的人提供了交通工具。

照片還展示了一系列知名人物,例如英國活動家弗洛倫斯·諾曼夫人和婦女參政論者,她曾在1916年在倫敦周圍騎著滑板車出行。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滑板車105年前就出現了 - 天天要聞

一些企業也嘗試了這種新奇的設備,例如紐約郵政服務用它投遞郵件。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滑板車105年前就出現了 - 天天要聞

1916年,美國郵政局的四名特殊投遞郵遞員正在試用他們的新工具,滑板車,稱為 Autoped。該圖像是一組展示一百多年前首次機動踏板車熱潮的場景的一部分。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滑板車105年前就出現了 - 天天要聞

工具在不同人手裡有不同用途,滑板車落到不法分子手裡,就變成犯罪的工具。例如,紐約一些幫派使用滑板車逃離警察的追捕。

一戰後,滑板車熱降溫

滑板車熱潮曾風靡一時,然而,在一戰結束後不久,電動滑板車就逐漸消失了。它的實用性受到了挑戰,例如重量超過100磅(90.7斤),難以攜帶。

另一方面,像現在遇到的情況一樣,有的路段不適合滑板車,有的路段禁止滑板車。

甚至在1921年,滑板車發明者之一的美國發明家亞瑟·雨果·塞西爾·吉布森,也放棄製造改進這種兩輪車,認為它們已經過時了。

滑板車的使用仍然有爭議

去年,滑板車又開始在英國流行,滑板車公司在英國街頭投放了數百輛車。人們對滑板車的用途與安全性仍然存在爭議。

有人認為它們是一種有效的交通替代方式,不會帶來污染。倫敦和牛津等一些地區正在開展試點計劃,鼓勵市民使用滑板車出行。但普利茅斯警方警告說,道路法規仍然適用於非試驗區,也就是說,在非實驗區,騎手可能會被逮捕。

但也有人認為,滑板車相當危險,太多人利用滑板車搭載乘客,具有安全隱患。而一些年僅10歲的兒童騎著滑板車上路,也十分危險。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