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2021年09月02日22:45:11 歷史 1241

抗日戰爭中的川軍團,在抗日戰爭中有這樣一支軍團,他們參加了全國幾乎所有的大型抗戰足跡遍布13個省,先後投入350萬兵力,最終以犧牲65萬餘人的代價,成為了全國參戰人數最多,犧牲人數最大的軍團——川軍團。

無川不成軍,川人不負國

川軍團也是歷史上最悲壯的軍團,他們曾因裝備落後、赤腳草鞋而被人稱為叫花子軍團。但就是這樣一支軍團,卻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打出了無川不成軍,川人不負國的美譽。今天就讓我們重回歷史,了解一下抗日戰爭中的川軍團。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四川省主席劉湘得知後主動請纓抗戰,還給出了出兵30萬、壯丁500萬,供糧若干萬石的承諾。7月14日,劉湘通電全國主張與日寇抗爭到底,並號召四川各路軍隊,要用日寇的血來洗刷中國的百年恥辱。

徵兵令一下,川內兒郎紛紛投軍,四川綿陽安縣的「模範父親」王者成,在得知兒子主動參軍後,當即送來一面旗幟,旗中央寫了一個斗大而蒼勁的「死」,「死」字的兩側寫著這樣兩行小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短短几個大字,便將川人的愛國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得知川軍即將出川抗戰,各路將領和四川民眾紛紛解囊為出川將士籌集了50萬大洋軍費。一切準備就緒之後,首批30萬川軍兵分三路奔赴抗日前線,而川軍出川的第一戰就遇上了抗戰中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淞滬會戰

在被稱為人體絞肉機的淞滬戰場上,川軍到底付出了怎樣的犧牲呢?男兒立志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這是1937年川軍出川抗戰時,集團軍副司令唐式遵所賦的一首詩。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唐式遵

穿草鞋抗大刀上戰場

而在川軍首次迎敵的淞滬戰場上,戰士們就將此詩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負責在淞滬戰場迎敵的川軍是楊森所率領的第20軍,該軍原本駐紮在貴州,但淞滬抗戰爆發後,戰士們穿著草鞋扛著大刀就上了前線。

1937年8月16號,20軍主力第26師奉命在陣地上進行防禦,結果突遭日軍飛機空襲,鋪天蓋地的攻勢和漫天炮火,將26師陣地衝擊得七零八落,由於雙方裝備上的懸殊,26師甚至還沒見到日軍的影子,就已經損失了300多人,這讓很多士兵非常不甘。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他們不怕死,但是他們不想還沒見到日本鬼子,就這樣被活活得炸死。於是在見到有日軍衝上來時,他們立即跳進戰壕,舉起槍來就射擊,日軍傾巢出動打衝鋒,後面的20軍乾脆不要命地跳過戰壕,迎頭就給敵人一頓劈刺,硬生生打退了日軍好幾次衝鋒。

但在日軍的強勢炮火下,戰至第7日時,川軍第26師已經傷亡慘重,但為了能夠給後方部隊一個完整的陣地,26師所有人一起衝上戰場,連師部警衛連也編入戰鬥序列,最後一鼓作氣拿下了丟失的陣地。

等到26師退下去的時候,這支部隊還剩700人,全師4個團長2死1傷,14位營長犧牲了13位,連長、排長的傷亡人數更高達250多人,士官向文彬更是在一天中的三個小時內,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升少將。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在淞滬戰場這個絞肉機上,千千萬萬的四川軍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打響了八年抗戰的第一槍,如果說淞滬會戰中的川軍打出了軍人的錚錚傲骨,那麼滕縣保衛戰中的川軍則挺起了整個民族的抗戰脊樑。

作為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首次勝利,徐州會戰中台兒庄戰役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作為其序幕之戰的滕縣保衛戰,卻很少有人知道。徐州會戰指揮官李宗仁曾說:「若無滕縣三千川軍之奮力死守,哪有如今之台兒庄大捷?」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李宗仁

1938年3月初,日軍第10師團開始向滕縣逼近,負責守衛滕縣的是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這支部隊不久前剛在山西同日軍作戰40多天傷亡較重,等到達滕縣時,連輕傷兵加在一起不到六千人,且其主要武器還是七九步槍和手榴彈等老式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

1938年3月16日上午10時,日軍開始對滕縣縣城實施轟炸,短短兩小時內,滕縣城就落下了三千多發炮彈,整個縣城硝煙瀰漫。11時15分,滕縣城東南角被日軍炸開一個缺口,在數十挺輕重機槍掩護下,60餘名日軍步兵開始衝鋒,但很快被防守的第371團用手榴彈炸死50餘人,這之後日軍又組織了兩次進攻,但均被我軍打退。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早上六點,不甘心的日軍再次以60餘門大炮和20多架飛機對滕縣城實施轟炸,幾乎將整個藤縣變成了一片火海,而守軍卻因為沒有火炮和防空武器,只能被動挨打,日軍見我方傷亡慘重卻仍死守不退,於是繼續派十餘輛坦克從缺口就行攻城,我方守軍用近身肉搏的方式與日軍展開鏖戰,甚至還有戰士乾脆抱著一捆手榴彈直接沖向日軍坦克,最終日軍被打退了。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錚錚鐵骨,踐行慷慨赴死

但川軍卻為此犧牲了整整一個連,戰至後期,日軍已經衝進藤縣城。看著近在咫尺的小鬼子,川娃子們沒有退縮,拎刀便上迎面而戰。他們沒有重機槍、沒有軍餉、也沒有援軍,但是沒有一個人認慫,他們用自己的錚錚鐵骨,踐行著慷慨赴死的誓言。戰至最後,師長王銘章身邊只剩下十多人,在退守西關電燈廠附近時,不幸被西城門樓上的日兵發現。

一陣密集的掃射後,王銘章師長和他的參謀長趙渭憲、副官長羅甲辛等十幾人同時為國捐軀,王銘章殉國後,意味著滕縣已經淪陷。但是一直到中午,滕縣城內都有零星的槍聲響起,很多被打散的川軍散兵依然在堅持抵抗日軍。

日軍城坡後,滕縣城內的三百餘名重傷員均無法走動,他們每人分得一顆手榴彈或子彈,有的與日軍同歸於盡、有的自我了斷。從始至終,他們無一人投降。整個滕縣保衛戰中,川軍所表現出來的戰鬥意志,甚至令整個西方的記者團震驚。

抗戰犧牲最大的省!用350萬「叫花子軍」,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 天天要聞

滕縣保衛戰之後,川軍守城的五千餘人全部戰死,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了自己:倭寇不除,誓不還鄉的誓言。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四川作為全國少數幾個沒有被日軍侵佔的身份,不僅負擔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軍費,同時還徵兵超過三百萬人,平均每五個士兵中,就有一個四川人,他們用自己的熱血換來了今日的和平。

向川軍致敬!向所有抗日英雄致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 天天要聞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民進黨上台後,為推行「去中國化」,各種「迷惑」操作不斷,令人瞠目結舌。近日,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網站被發現將佔總人口逾96%的「漢人」(筆者註:漢族居民)改寫為「其餘人口」,同時將僅佔2.6%的少數民族群體突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佔1.2%,其餘人口佔96.2%」。民進黨當局這種妄圖...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聞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極目新聞記者 姚贇 曹雪嬌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區全面停止電報服務。至此,北京已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發電報服務的城市,而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也成為全國唯一電報業務點。5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大廳一角就是電報服務區。服務台上擺放著厚厚一沓電報紙和一份填寫模板,有顧客正在填寫電報內容。中國聯通...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三次庭審。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發動內亂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錫悅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圖據視覺中國在第三次庭審中,特戰司令部參謀長朴正煥(音)和首都防衛司令副官吳尚培(音...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 天天要聞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景元四年(263年),魏國三路大軍,進攻蜀漢,主帥是司馬昭的親信鍾會,鍾會當時擔任鎮西將軍,作為主力,鍾會的兵力高達十餘萬,其他兩路大軍,分別是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兩人各帶三萬多人。鍾會作為主力,和姜維主力作戰,被姜維死死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一步,鍾會無奈,甚至打算撤軍了。這時,轉機出現了,作...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 天天要聞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一聲拖長腔調的喧呼在深宮裡回蕩,張謇聽見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時,只覺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襲來。金鑾殿上眾人歆羨的目光里,他望著殿外簌簌飄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親借著煤油燈的光,用布滿老繭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論語》的場景。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 天天要聞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其中決定任命孫簡為吉林省副省長。孫簡孫簡,男,1972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1994年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