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2021年09月02日22:43:35 歷史 1405

公元前546年,二次「弭兵會盟」正式確立晉楚平分天下的國際秩序。時隔四十年後,於公元前506年又發生了柏舉之戰,過了這麼長水深火熱的日子,天下也該亂了。在公元前506年的春天,柏舉之戰爆發前夕,蔡昭侯被楚國令尹子常好一頓欺負,最終屈辱回國。蔡昭侯回國之後,第一時間跑到晉國去求晉國主持公道。此時范氏家族是晉國的第一大家族,范獻子士鞅,身居晉國中軍將,權力如日中天,他在收到蔡國請求後,權衡利弊,就找到了當時周王室的權臣劉文公商量這件事。說到劉文公,很多人都非常的陌生,春秋中的名人與璀璨星河多不勝數,大家不了解劉文公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我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這位。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柏舉之戰

話說周景王在位時,嫡長子太子樹早死,後來周景王立嫡長子姬猛為太子。到了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駕崩,寵臣賓起動了心思,他支持周景王的庶長子王子朝登基,但此時劉文公和單穆公二人卻不同意,這倆人原本就與賓起不合,現在賓起打算公然廢掉太子,二人借著這個把柄殺了賓起,立姬猛為天子,史稱周悼王。可除了賓起外,周王室中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也都支持王子朝,這夥人聯合起來驅逐周悼王。劉文公和單穆公一伙人立王子朝為王。不巧的是,半年後周悼王駕崩,按照長幼順序,劉文公和單穆公,只能擁立周悼王的弟弟姬匄為國君,史稱周敬王。雙方在周王室那巴掌大的地方鬧得是亂七八糟,一戰就是三年,最終劉文公在晉國的幫助下取得了勝利,王子朝和手下的毛伯得,尹文公等人就逃到了楚國。在隨後的幾十年,劉文公為了防止王子朝等人依靠楚國的力量反撲,他選擇緊緊地抱住了晉國的大腿。晉國方面也樂見其成,畢竟周王室和自己走得近一些,對自己是有利無害。因此在公元前506年蔡昭侯向晉國求援後,劉文公以周王室的名義召集十八路諸侯在昭陵會盟,共商伐楚大計。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昭陵這個地方可能與楚國八字不合,當年齊楚對決,昭陵會盟時,齊桓公也是在這個地方召開的會盟,這次昭陵會盟的十八路諸侯並不是個虛詞兒,真有十八個諸侯國參與,因此這次昭陵會盟創造了一個春秋之最。以一國之力,發起的最大規模的諸侯會盟,這也是晉國春秋霸業的迴光返照。這次昭陵會盟的主要議題有兩個:一是廢除晉楚雙方在弭兵會盟中的盟約,從此晉國是中原唯一的合法霸主。另一個議題是替蔡昭侯主持正義,討伐楚國。在會議的過程中,晉國的荀寅趁機勒索蔡昭侯,蔡昭侯一聽崩潰了,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楚國的臣子勒索我,現在連晉國的臣子也勒索我,我蔡國不要面子嗎?這事兒堅決不能答應,這就是春秋小國的悲哀,誰看見他們都想踩上一腳。晉國的荀寅被蔡昭侯拒絕後,也是心頭火起,他心說:蔡侯啊蔡侯,你腳上的鞋有點大呀,我給你換個小鞋穿穿。荀寅扭頭就找范獻子士鞅,說:咱們晉國霸業日暮西山,結果諸侯們各懷鬼胎,和咱們不是一條心。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替蔡國出頭,招惹楚國沒有什麼好處啊,而且今年多雨,瘧疾興起,再加上咱們旁邊的中山國蠢蠢欲動,如果我們此時拋棄弭兵會盟的盟約,不僅會得罪了楚國,還會失去中山國的信任,畢竟我們自從湛阪之戰以後,就沒有在楚國身上佔到過便宜,現在出兵也只能是舍本求末,不如您就直接拒絕蔡侯,告訴他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咱們也是自身難保了。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當時晉國六卿的內鬥非常兇狠,荀寅所在的中行氏是范氏家族最鐵的盟友,范獻子士鞅琢磨了一下,感覺不值得,為了蔡國得罪中行氏,所以范獻子士鞅同意了荀寅的建議。然而昭靈會盟可是春秋以來最大規模的諸侯會盟,十八路諸侯都在旁邊看著,總不能說散就散吧。最後晉國方面找了一個借口,他們讓蔡國討伐沒有參加會盟的沈國,作為昭陵會盟的收尾。蔡昭侯也是被逼無奈,畢竟他已經得罪了楚國,如果再得罪晉國,那還怎麼在江湖上混呢,最終蔡昭侯三下五除二,將沈國滅了。但晉國的這波操作讓十八路諸侯都很失望,大家覺得晉國這個霸主也太水了,實在靠不住。只有晉國自己還覺得自我感覺良好。在這種情況下,齊國看到了稱霸的可能性,時任齊國國君的齊景公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他想趁晉國的衰落之際,恢復齊桓公時代的霸業。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蔡沈之戰

緊接著在同年冬天,發生了柏舉之戰,楚國作為春秋第二號強國,被吳國打的國都淪陷,國君流亡,真是慘不忍睹。楚國的急速衰落造成了中原霸主的權力真空,這就為齊國圖霸中原造就了可乘之機。無巧不成書,鄭國的執政大夫在昭陵會盟的途中去世,這老哥兒是鄭國親近勢力的代表人物。隨著鄭國親近勢力大減以及楚國落魄,鄭國要為自己尋找一個新的靠山。於是在公元前503年,晉楚爭霸的關鍵棋子鄭國扭頭轉向了齊國,齊景公和鄭獻公正式締結盟約。不久之後,魏國的國君魏靈公也對晉國的范獻子士鞅不滿,他逐漸向齊國靠攏,就這麼著,晉國霸業中,兩個核心盟友投靠了齊國。隨著齊景公的羽翼豐滿,他終於要對晉國的鐵杆盟友魯國下手了。在公元前502年的秋天,齊景公命齊軍南下,大舉入侵魯國。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蔡沈之戰

可能很多人比較了解,魯國在外交策略上採用的是連晉制齊的策略,晉國也需要在帝國的東方扶植一個代理人,來制約齊國的發展。因為這種共贏的關係,從趙盾時代開始,魯國和晉國的關係就非常密切,魯國已經不復當年的榮光,他們實在頂不住齊國的壓力,連夜向晉國求救。由於魯國在晉國的霸業體系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晉國的必爭之地,因此晉國暫停了內鬥,由士鞅親自領兵,聯合上軍將趙鞅、上軍左荀寅,一同出兵討伐齊國。齊景公一看晉軍這個陣容,而且范氏、趙氏、中行氏三家聯手一致對外,腦門子上就開始流汗了,覺得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了,就無可奈何的撤兵了。

淺析吳越爭霸的前期時代背景 - 天天要聞

這件事發生在柏舉之戰四年後,通過還原這個時代的細節,大家可以發現,不僅吳楚爭霸兩伙人在火拚,齊晉兩國也在火拚。在東周的版圖上,烽火連天,狼煙四起。正是在這種中原亂戰的情況下,吳國兩代國君吳王闔閭吳王夫差才會將戰略重心放在中原地區,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 天天要聞

北京多區現冰雹!有的雞蛋大小

‍‍‍‌‍‍‌據氣象北京,5月13日16時~20時,北京市昌平、懷柔、順義、延慶、海淀、石景山、門頭溝等局地均已出現8級左右短時大風和冰雹。目前強對流回波位於房山北部、門頭溝東部、朝陽、丰台、海淀一帶,海淀區雷陣雨天氣中伴有冰雹,尺寸較大,可能造成雹災。強回波向東南方向移動,請出行丰台、大興、通州和中心城區...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 天天要聞

白賊73|滿街都是「旗魚」人口!民進黨這次離譜到「漢人」頭上

民進黨上台後,為推行「去中國化」,各種「迷惑」操作不斷,令人瞠目結舌。近日,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網站被發現將佔總人口逾96%的「漢人」(筆者註:漢族居民)改寫為「其餘人口」,同時將僅佔2.6%的少數民族群體突出:「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佔1.2%,其餘人口佔96.2%」。民進黨當局這種妄圖...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聞

實探「北京唯一電報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輕人發電報催「速回微信」

極目新聞記者 姚贇 曹雪嬌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區全面停止電報服務。至此,北京已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發電報服務的城市,而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也成為全國唯一電報業務點。5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國聯通西單營業廳,大廳一角就是電報服務區。服務台上擺放著厚厚一沓電報紙和一份填寫模板,有顧客正在填寫電報內容。中國聯通...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內亂案再添新證:被指通過秘密手機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嚴」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三次庭審。據韓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發動內亂罪名成立,尹錫悅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錫悅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 圖據視覺中國在第三次庭審中,特戰司令部參謀長朴正煥(音)和首都防衛司令副官吳尚培(音...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 天天要聞

鍾會在成都作亂,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景元四年(263年),魏國三路大軍,進攻蜀漢,主帥是司馬昭的親信鍾會,鍾會當時擔任鎮西將軍,作為主力,鍾會的兵力高達十餘萬,其他兩路大軍,分別是征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兩人各帶三萬多人。鍾會作為主力,和姜維主力作戰,被姜維死死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一步,鍾會無奈,甚至打算撤軍了。這時,轉機出現了,作...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 天天要聞

他最終,只能成為世人眼中「一個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一聲拖長腔調的喧呼在深宮裡回蕩,張謇聽見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時,只覺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襲來。金鑾殿上眾人歆羨的目光里,他望著殿外簌簌飄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親借著煤油燈的光,用布滿老繭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論語》的場景。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 天天要聞

通化市委書記孫簡升任吉林省副省長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人事任免名單,其中決定任命孫簡為吉林省副省長。孫簡孫簡,男,1972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經濟學博士,高級工程師,1994年於北京工業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6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