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2021年04月22日20:36:03 歷史 1209

非典之前,鍾南山先生名不見經傳。新冠之後,鍾南山先生如雷貫耳。他的成就與中國的兩次大疫情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非典來時,鍾南山就臨危受命,作為一位66歲的廣東中國工程院院士,毅然決然的走到了抗疫戰線的最前沿,為全國疫情把脈,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

到了新冠疫情時,又是他從廣東一路出發,前往武漢疫情最前線。在中國最艱難、最需要醫療領軍人的情況下,站在了抗戰的最前沿,首次提出"人傳人"概念,並率領全國醫生,共同抗擊疫情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兩次上前線,兩次凱旋而歸,鍾南山不斷在國難面前表現出優秀的領袖氣質,這位真正的"國士"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中國在大疫面前的壓艙石。但是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他母親的成功教育,所以這位偉大的母親應該被更多的人知道。

一、出身名門

鍾南山的母親廖月琴,並沒有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里,她的父親廖超熙在重慶廈門經營著一家華南藥房。廖家的藥房在廈門很是有名,而廖月琴的姑父更加有名,就是大名鼎鼎漢語學家林語堂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廖月琴的同輩也沒有什麼泛泛之輩,家族同輩中有鋼琴家、聲樂家等,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廖月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家裡自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從小就接受中西融合的教育,在那個時代是非常難得的。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廖月琴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成長,所以性格上非常溫柔但並不封閉自己。她有著東方女性特有的柔韌,和那個時代青年身上寶貴的奉獻精神。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正是這股奉獻精神,讓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考入護校,並成為了一名護士。要知道學醫也許是家裡人為她做出的選擇,但成為一個護士在那個年代並不受到待見。更何況她作為社會名流的孩子,去為老百姓提供醫療上的照顧,更是會為家族蒙羞。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但是廖月琴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且在學校成績優異,並不斷積累醫療經驗,並認識了同為協議醫學院畢業的鍾世藩

二、家庭教育

不得不說,廖月琴看人很准,鍾世藩雖然比廖月琴年紀大了10歲,而且還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但廖月琴就是看中了鍾世藩身上的氣質,毅然決然選擇嫁給了自己愛的人。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鍾世藩也不負所望,因為專門研究肺炎球菌,最終取得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此時的他已經是國內屈指可數的細菌專家。隨後鍾世藩在學術領域上也為國家開疆拓土,並在紛亂的年代裡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廖月琴建立家庭之後,戰火瀰漫的中國並沒有給家裡帶來安寧,廖月琴和丈夫,以及後來先後產下的一子一女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根據鍾南山的回憶,從他記事開始,家裡就經常遭到轟炸,甚至在他還沒出生多久,就曾被瓦礫堆掩埋,如果不是母親和外婆的救助,他可能就死在那裡了。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由於鍾世藩是國內屈指可數的醫學專家,在工作上自然非常的繁忙,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想要照顧家庭教育子女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都需要廖月琴一手撐起。

而廖月琴對於小時候的鐘南山並沒有表現出過於嚴苛的教育方式,她通過鼓勵的方式激勵兒子自己奮鬥,支持他自己在學業上不斷探索。鍾南山小學期間非常頑皮,學習成績也不好,全靠母親的不斷引導,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三、醫療先行者

廖月琴如果只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優秀妻子,那麼她也許對於鍾南山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而正是這位優秀的母親,她還為自己的孩子樹立起了一個榜樣。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醫療方面幾乎是兩眼一抹黑。雖然基層大夫還在,但是醫療機構的嚴重缺失和連年戰火帶來的人才凋零,也讓新中國面臨繼續一大批地方醫院的建立,尤其是重點專科醫院的建立。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高級護理專業的人才,廖月琴意識到了祖國出現的危機,於是親手創立了廣東省腫瘤醫院。但她知道自己的專業並非是腫瘤專業,所以雖然是創始人,但依然願意做副院長。

廖月琴是一個對普通勞苦大眾極其富有同情心的人,面對受到病痛折磨的病人,她總是溫柔和富有韌性,給人以母親般的關懷。而母親對待病患的一舉一動也在深深影響著鍾南山,讓他有了一顆熱愛勞苦大眾,天下為公的心。

鍾南山曾在母親節報告中這樣說道:"在治學嚴謹上,我受的是父親的影響,但我對人的同情心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一個醫學世家的子弟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成長為一個成功的醫學家和國家的中流砥柱。

四、鍾南山母親的死亡

一個如此溫婉善良的女子,幾乎將自己所有的能量都散播給了中國的患者,但下場十分凄涼。那個時候國內正處於動亂的年代,人人都處在鬥爭的漩渦之中。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廖月琴的一家幾乎是沒有黑料的,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曾經威脅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作為廣州市中央醫院院長,應該攜帶巨額物資,前往台灣繼續效忠國民黨。但鍾世藩是清醒的,他知道哪裡更加需要他,於是帶著家人留在了廣東。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但廖月琴最終還是被抓到了把柄,理由也很簡單,廖月琴出身高貴,又是優秀的知識分子,必然會成為批鬥和打倒的"典型"。在那個年月里,為了防止家庭受到牽連,廖月琴每日擔驚受怕,生活艱苦,最終不甘受其羞辱,選擇通過自殺的方式了結自己。

母親的死對於鍾南山先生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畢竟廖月琴女士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名門望族,一個真正有操守、有擔當的醫者。廖月琴女士從未忘記過學習,到了50歲的高齡,還依然堅持參加夜校學習,為的就是讓自己不斷充電,了解更多的知識。她的不幸去世,實在是醫學界的一大損失。

鍾南山母親廖月琴,鼓浪嶼首位名媛,嫁個窮小子56歲自盡 - 天天要聞

五、總結

從廖月琴女士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常懷悲憫心勤於學習熱衷奉獻的醫者,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為世界發光發熱的人。而這種優秀的家風,是會通過傳承不斷影響著後世子孫。

一個家庭的家風非常重要,如一個皮小子變成了一個果不是有廖月琴這樣優秀的母親,也不能孕育出如此優秀的國家棟樑。一個人能夠成才,家庭環境極為重要,廖月琴的培育方式是非常好的,讓學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聞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國的和親政策引言在東方大國曆ShiShang,金朝是一個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滅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金朝的興起和衰亡過程中,和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當時ZhengQuan對外交戰略的一種具體體現。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