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2021年04月08日05:52:06 歷史 1040

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 天天要聞

  青縣位於天津市南、滄州市北,是冀中東部的較大縣城。東鄰黃驊,西接河間、大城,南近滄縣,北交靜海。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京福公路和京杭大運河貫穿全縣南北。

  1937年9月12日,日軍侵佔青縣,隨即全縣城鄉淪陷。1938年春至夏,中共冀中區第一、第三地委多次派人來青縣,組織抗日武裝,成立了青縣各界抗日救國會,組建了青縣抗日游擊大隊。1938年秋末,青縣西南部地區抗日救亡運動逐漸高漲起來。隨之,青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城縣西張吉村開明士紳、國民黨員崔寶居任縣長(青縣第一任縣長),青縣抗日的社會秩序初步建立,並發展了泗庄村的董樹橋、李樹臻、劉樹貴等3名黨員。1939年初,在該村建立了青縣第一個基層支部——泗庄村黨支部。1939年春,日軍和漢奸瘋狂「掃蕩」子牙河以東、黑龍港河以西地區,青縣抗日民主政府被衝垮。3月,中共冀中區一地委派工作團重返青縣做開闢工作,在河間、大城、青縣交界地區組織戰地工作委員會。5月,再度組成青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二屆),共產黨員蘆金堂為縣長。第二屆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後,青縣的抗日局面重新恢復和發展起來,尤其是黨組織得到很大發展。12月,中共冀中區三地委派劉書亭任青縣縣委書記,並組成中共青縣委員會。至此,青縣的抗日鬥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青縣縣委建立後,首先加強了全縣武裝力量的建設,提高縣大隊的戰鬥力。1940年百團大戰時期,青縣縣大隊和各區區小隊配合主力部隊頻頻出擊,給敵人以狠狠打擊。到1941年春,青縣的黨組織已在青縣西南部各區建立了游擊區。不久,八地委又調建國七區區長金鐸任青縣縣長,並從建國縣抽調陳月喬、王汝河等七名骨幹來青縣工作,加強青縣各區領導力量。1941年夏季以後的3年多時間內,青縣人民的抗日鬥爭處於嚴重艱難困苦時期。為堅持敵後游擊戰爭,中共青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人幾經調整,行政區劃幾次變更。

  1942年夏,中共冀中區八地委和八專署決定撤銷青縣建制,原青縣轄區劃歸大城縣和建國特區管轄,金鐸改做青(縣)、滄(縣)、交(河)地區的敵工工作,抗日鬥爭轉入隱蔽活動階段。青縣建制撤銷後,青縣各地黨員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按著「區不離區、縣不離縣,堅持敵後抗戰,積蓄革命力量,迎接抗日高潮的到來」的原則,重新與敵人展開殊死的鬥爭。他們注重在艱苦的鬥爭中發展新黨員,黨員人數由30人增至1944年夏的388人,黨的基層組織由原來的幾個發展到30多個。

  1944年7月,抗日鬥爭形勢好轉後,八地委決定建立中共青縣工作委員會和青縣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初冬,冀中八地委決定建立青(縣)、滄(縣)、交(河)工作委員會,撤銷建國縣特區建制。從此,青縣南部地區黨的組織和抗日武裝接受青(縣)、滄(縣)、交(河)縣工委領導。1945年夏,運東地區劃歸渤海一軍分區領導。1945年6月,冀中抗日鬥爭形勢全面好轉後,青縣工委撤銷,青縣縣委重新建立,霍亞夫為縣委書記,張昌為縣長。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共青縣縣委下轄9個區,共有黨員1347名。

河北抗戰老區,滄州青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