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何小鵬封神了。
因為他匹馬單槍,帶領小鵬殺破由理想、零跑、問界和深藍打造的增程鐵桶陣,維護了「純電」陣營的尊嚴。
這非常恐怖,因為迄今為止小鵬都是被人看扁的純電。
上周這7天,小鵬賣出了9400台新車。
但還有更勁爆的消息——小鵬上個月鎖單高達11萬台。
何小鵬攤牌了,不裝了,誰說純電不行就打誰的臉。
看看榜單前五的「增程四人組」,理想作為增程老大無需多言,「半價理想」零跑,帶著智駕光環的問界,以及悄悄摸上來的深藍,個個都靠小油箱吃得嘴角流油。
一時間,增程是救命稻草幾乎成為行業共識。
但何小鵬的車不帶一滴油,卻在周榜中干翻了零跑、問界和深藍,並開始逼宮增程龍頭理想。
這番操作下來,何小鵬儼然成為新勢力中的純電扛把子。
而小鵬和小米組成了造車新勢力中的「純電二人組」,專治各種不服。
有人說,小鵬破了增程神教的不敗金身。
小米呢,也沒閑著。
在這份榜單中,小米汽車交付量是6200台,又把極氪和蔚來這兩個老資格的純電玩家擠下去了。
不得不說,這會讓不少人頗為尷尬。
因為不知不覺之間,小米和小鵬幾乎作為後浪,幾乎要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了。
以小米為例,自打雷軍開始造車,就爭議不斷。
有人噴他「流量制勝」。
但當福特ceo都對su7愛不釋手時,這種說法自然就破產了。
我不敢想像三五年後,當小米構建了完整的車型矩陣後的壯觀景象。
對於友商來說,那肯定也是非常恐怖。
小鵬在挨罵方面也差不多。
最近一兩年,有關小鵬汽車「破產倒閉」的言論,說實話還真不少。
我看到的最多言論是,「小鵬」這個名字不太行,「格局」沒打開,註定走不遠。
換句話說,就是跟理想、蔚來相比,小鵬有點土,有時可能被誤以為小牛、小鳥、小刀電動車。
所以有人認為,以這種名字卻想去造高端車,屬於自討沒趣。
但現在這個銷量,我估計何小鵬做夢都能笑醒。
他又打了很多人的臉。
另外讓友商破防的是,小米和小鵬的「雙小」組合,內部還挺和諧。
何小鵬公開說了,雷軍是我大哥。
他還強調,小鵬p7+和小米su7是兩個方向,都是「友軍」。
如果後續小鵬再加上傳說中的增程車型,估計銷量要登上新勢力榜單第一。
那時的何小鵬,又找回了昔日鮮衣怒馬的樣子。
現在的問題是,何小鵬為啥突然「翻身」了?
我感覺還是跟手裡有一些硬貨有關。
比如大家都關注的智駕,雖然去年底何小鵬因為大嘴巴在和余承東的對線中折了一陣,但實際上小鵬的智駕水平在對位華為時,並不虛。
不能說小鵬一定就比華為更強,但雙方遭遇後小鵬肯定有一戰之力。
小鵬的三電,其實也不錯,非常省電,也許是最省電的。
另外一點,我覺得是小鵬在經歷了一番盲目的「高端化」之後,終於開始接地氣了,找到了「性價比」標籤。
這種性價比標籤,某種程度上也跟「小鵬」這個接地氣的名字調性吻合上了。
無論是賣爆的p7+,還是mona,走的都是親民路線。
如果小鵬成為汽車界的「紅米」,我也不會太過驚訝。
最後一點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小鵬的造型設計其實非常前衛。
但如果我告訴你,網上流出的特斯拉改款車在設計上很接近小鵬,你會怎麼想?
這也讓我比較困惑——小鵬從哪兒挖來了設計大神,居然截胡了特斯拉?
不過接下來的問題也很有意思——蛋糕就這麼大,小鵬小米上去了,誰會被擠下來?
我的感覺是,至少在當前,合資油車已經站上懸崖。
因為純電最先殺掉的,就是油車,然後才是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