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分別和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面積約33.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0萬。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35萬。
芬蘭和愛沙尼亞隔芬蘭灣相望,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都位於芬蘭灣沿岸,兩座首都城市的距離大約為85公里。
芬蘭和愛沙尼亞都是發達國家,也都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兩國的經貿,文化等各種交流非常頻繁。但由於隔著芬蘭灣,兩國的交通往來主要通過船舶和飛機實現。
如果建設一座跨海大橋,就可以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繼而將芬蘭和立陶宛、波蘭等其他歐盟國家連接在一起,有利於芬蘭和其他歐盟國家的經濟往來。不過芬愛跨海大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俄羅斯出海。
這是因為芬蘭灣沿岸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芬蘭、愛沙尼亞和俄羅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就位於芬蘭灣的東部。聖彼得堡是俄羅斯主要港口,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因此芬蘭和愛沙尼亞建設跨海大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俄羅斯出海。不過俄羅斯並不懼怕,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影響不會太大。芬蘭灣並非直接面對大洋的海灣,而是位於波羅的海內部的一個海灣。而波羅的海仍然沒有直面大洋,是一個深入歐洲大陸的內海。
波羅的海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因波蘭境內的波羅的山脈而得名。波羅的海沿岸分布著波蘭、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
作為一個歐洲的大型內海,波羅的海是很多國家對外貿易的通道。從波羅的海進入大洋,需要通過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因此丹麥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扼守波羅的海航運要衝,歷來是一座航海發達的城市,被稱為北歐門戶。
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波羅的海國家,都需要厄勒海峽進入北海,然後還要通過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進入大西洋。由此可見,俄羅斯在歐洲的出海條件非常惡劣,需要經過多個海峽,才能進入大西洋。而這些扼守海峽的國家,都是西方國家。
早在1995年,丹麥和瑞典已經在厄勒海峽建設了跨海大橋,連接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厄勒海峽大橋的建設,推動了丹麥和瑞典之間的經貿往來,使丹麥東部和瑞典南部成為了北歐地區經濟最活躍、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
厄勒海峽大橋的建設並沒有對波羅的海的航運造成太大影響,這是因為橋樑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厄勒海峽是國際航道,因此這座跨海大橋的建設高度非常大,大部分船舶都可以在橋下通行。
厄勒海峽大橋經過五年建設,到2000年建成通車,各個波羅的海國家的對外貿易沒有受到橋樑影響。而芬愛跨海大橋和厄勒海峽大橋的性質類似,都位於波羅的海地區,以現在的橋樑建設技術,只要不是有意為之,就不會對航運造成太大影響。
第二,俄羅斯內河航運發達。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瀕臨三個大洋,北部瀕臨北冰洋,東部瀕臨太平洋,西部瀕臨大西洋。不過俄羅斯西部沒有直面大西洋,而是瀕臨大西洋的兩大內海,黑海和波羅的海。
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出海需要受到丹麥的制約,從黑海出海需要受到土耳其的制約。為了打破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制約,蘇聯時期,發揮了俄羅斯內河眾多的優勢,建設了多條運河,實現了不同海域的連接。
1931年,蘇聯開始建設白海波羅的海運河,通過兩年時間,到1933年建設完成,溝通了北冰洋白海和波羅的海兩大海域。此後波羅的海的船舶就可以通過運河進入白海,從北冰洋出海。
1934年,蘇聯開始建設莫斯科連接伏爾加河的運河,通過三年建設,到1937年建設完成。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全長3693公里,是俄羅斯南北運輸的大動脈。
二戰後,蘇聯開始建設連接伏爾加河、頓河的運河,到1952年建設完成。頓河發源於莫斯科南部丘陵地區,注入亞速海,全長1870公里。到了上世紀60年代,蘇聯又建成了連接伏爾加河、阿尼湖的運河。阿尼湖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是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的組成部分。
通過這些運河的建設,蘇聯將波羅的海、北冰洋白海、亞速海、黑海、裏海連接到了一起。比如一條波羅的海的船舶,可以經過俄羅斯內河進入亞速海,黑海,裏海,也可以進入北冰洋。俄羅斯直接瀕臨北冰洋,沒有其他國家制約,而波羅的海航道、黑海航道都受到其他國家制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又將這些運河進行了擴建,大大提升了運河的航運能力。因此綜合這兩個原因,俄羅斯並不懼怕芬蘭和愛沙尼亞建設跨海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