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紅餐飲品牌tarentum萄木被曝出位於深圳的多家門店關閉。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多位網友也表示,位於北京、無錫、杭州等地的萄木門店自去年開始就陸續關閉。
萄木門店的大量關閉,再次引起業內關於「網紅」餐飲的關注和討論。隨著消費者對性價比需求的增長,餐飲行業正在經歷著結構性調整。有業內人士認為,品質、性價比、物有所值,越來越成為消費者在就餐時看重的因素,而環境、服務等「附加值」不再像以前一樣成為「賣點」吸引顧客買單。如果只注重「網紅打卡」和營銷,連基本的產品、服務、運營、供應鏈等餐飲經營核心都跟不上,消費者也會對其快速「祛魅」。
多地門店顯示「暫停營業」
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app上注意到,目前,萄木位於北京、杭州、深圳的多家門店都處於「暫停營業」狀態,該品牌的微信公眾號、小紅書賬號已於去年停更。公開信息顯示,萄木為「以希臘風格為主題的特色西餐品牌」,2020年,在深圳誕生,首店位於南山區航天科技大廈。截至2023年11月,品牌累計開出12家門店(含籌備中門店),其中半數位於深圳,其餘6家門店分別位於杭州、武漢、南京等地。品牌還打造了brunch bar、whisky lounge、soho lounge、cafe bar等不同主題門店。
北京、深圳等地萄木門店顯示「暫停營業」。大眾點評app截圖
在社交平台上,網友們在不同時期對於萄木的評價可謂「冰火兩重天」。有網友對北京萄木門店的環境讚不絕口,認為北京萄木擁有「全北京最美穹頂」:「太適合拍照打卡了!整個環境是精心打造的藝術氛圍。」還有網友將萄木列為「最適合情侶約會」的餐廳之一。同時有不少網友對萄木的菜品給出差評:「價格比gaga高10%,出品卻不如gaga的60%。」「要不是因為景觀好、能出片,為了吃我真的不會去這家店。」還有網友表示「出品慢」「味道不穩定」「管理有很大問題,服務員素質參差不齊」。一位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曾經在深圳歡樂海岸的萄木用餐,除了菜品出品差,服務人員「很不專業」「外面是大喊大叫的營銷活動」。
餐飲回歸「長紅邏輯」
在業內看來,包括萄木在內的很多紅極一時的餐飲,都存在「通病」。就在今年4月,有消息稱,超級楠火鍋重慶南坪湖濱直營總店關閉。這家「網紅火鍋」曾「日均排隊超500桌」、號稱「開一家火一家」,在過去5年時間裡,其經歷了從開店超過500家的瘋狂擴張到閉店數量迅速增加的過程。而僅去年,就有包括opera bombana、燃扒房steak house、tiago、千味涮等「網紅」及米其林星級餐廳傳出閉店消息。「很多『網紅』餐飲品牌過度依賴場景營銷,而忽視了餐飲的本質——菜品的出品和服務,以及在當下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的性價比。當一個餐飲品牌忽視了產品、服務、運營、供應鏈等餐飲經營的核心,各方面都跟不上,就很難持續吸引顧客。甚至可以說營銷做得越大,消費者來打卡後的失望和吐槽就越多,最後曇花一現、死得很快。」
新京報記者還注意到,萄木門店曾經實行了10:30-02:00的超長時段經營,無縫銜接早午茶brunch、下午茶、晚餐及夜間bar模式,覆蓋了全天候的消費場景,滿足不同時段的用餐與社交需求。但目前來看,這種超長營業時段,只是徒增了營業成本,卻未形成消費慣性。業內人士指出,餐飲行業正從「網紅經濟」回歸「長紅邏輯」:消費者不再為概念買單,產品力與可持續經營才是核心。
新京報記者 王萍
編輯 王琳
校對 劉軍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