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碗「噁心」之論,著實噁心!|羊晚快評

2025年05月27日05:52:06 美食 1637

原創 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

近日,有抖音網友指出,一位自稱「11年某知名集團特聘顧問」的教授曾大放厥詞,稱對廣東人用開水燙碗的習慣感到「噁心」。

此前報道:教授炮轟廣東燙碗?當科學實驗撞上千年習俗,誰在定義飲食文明

燙碗「噁心」之論,著實噁心!|羊晚快評 - 天天要聞

資料圖/視覺中國

我並不是廣東人,但這不妨礙我旗幟鮮明地說一句:這種對廣東人用開水燙碗的習慣感到「噁心」的說法,著實噁心到了我。

人們不可能在真空條件下或是在如手術室那樣的無菌環境中進餐,我們把手掌隨便放在一張桌面上,都會沾上無數的細菌,這是常識。我們當然知道用開水燙碗不可能完全殺死細菌,這根本不需要如某教授者流來扮演什麼先知。企圖在這個問題上凸顯自己所謂的科學理性、滿腹學問是令人發噱的,這位教授此論,如果不是閑得蛋疼,那就是掉進了流量的泥淖不能自拔。事實上,如果從嘩眾取寵吸引關注的角度而言,人們不得不說,他達成了他所想要的。

即便要給這位教授一點面子,認真地回應一下他的謬論,從所謂科學理性分析一下,燙碗也並不是毫無意義之舉。開水燙碗雖不能完全滅菌,但如你所知,此舉對洗去浮塵、去除可能存在的洗潔精殘留也是有意義的。教授不愛燙碗那是他的自由,他全家都不燙碗,旁人大抵也不會置喙,但他如此武斷,對廣東人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用上「噁心」這樣令人嚴重不適的字眼,就頗有點其心可誅了。

有網民指出, 廣東人用開水燙碗,已經從一種衛生習慣升華為一個生活儀式。儀式以及儀式感賦予庸常的生活更多的意義,給人們帶來小小的歡欣,給人滿足,讓人向上,這沒什麼不好。所以,發此論者,非蠢即壞。

是教授,就做點真學問、提點真問題。扯犢子、噴口水,丈夫不為也。

來源 |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原標題:《燙碗「噁心」之論,著實噁心!|羊晚快評》

閱讀原文

來源:羊城晚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 天天要聞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來源:小茉莉美食記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四季輾轉,時光飛逝,隨著農曆五月的臨近,人們對於端午節的期盼越來越強烈。相比於往年來看,今年的端午顯得早了不少,其通常是在夏至前後,而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 天天要聞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老管城,老味道。如果要問鄭州美食去哪裡,一定是管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到底有多香... ...早餐篇:胡辣湯配冰鎮飲料夏日驕陽似火,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看似 「反季節」,實則暗藏養生智慧。
加熱粽子用水煮還是蒸?10個人9個錯,難怪不香不軟糯 - 天天要聞

加熱粽子用水煮還是蒸?10個人9個錯,難怪不香不軟糯

端午節臨近滿大街都是粽子香但很多人一加熱粽子就踩雷水煮後的粽子沒了靈魂香味全跑水裡糯米又散又黏口感大打折扣……別慌今天手把手教你正確加熱法讓粽子還原剛出鍋的神仙口感三步解鎖完美加熱粽子選對工具是關鍵準備一口大鍋,確保鍋口能架起蒸屜或放置蒸板
新聞早點|​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 - 天天要聞

新聞早點|​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

「男子玩滑翔傘被吸至8000多米高空」事件調查報告公布近日,一名滑翔傘愛好者在祁連山飛行時被「雲吸」至海拔8598米後生還事件引起廣泛關注。5月28日,甘肅省航空運動協會發布《關於彭玉江在祁連山區域飛行事件的報告》,飛行員彭玉江停飛6個月。報告表示,飛行員彭玉江於5月24日在海拔3000米的位置進行地面抖傘練習,突遇...
31款家常菜品分享:茶樹菇燒豆腐、紅燜肘子、陳醋木耳花生 - 天天要聞

31款家常菜品分享:茶樹菇燒豆腐、紅燜肘子、陳醋木耳花生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中寫道:「美食當前,總能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煨,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致。吃食是一種幸福,品味是一種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中的麻辣咸甜,更是一種快樂。能吃者得到一份暖胃的享
蒸點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飯的,很香 - 天天要聞

蒸點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飯的,很香

胃和心,總要有一個是滿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憂傷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擋!更多家常美食做法,請關注典典小廚。喜歡我的家常美食分享就請點贊、收藏、評論、再順手轉發一下吧!當然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蒸點毛豆米,也是非常下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