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江以北升溫,南方濕冷依舊
隨著3月31日的到來,冬天的陰影似乎逐漸退去,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陽光的照耀下,氣溫迅速回升。尤其是長江以北,氣溫普遍升高,許多地方的氣溫突破了15℃,而華北地區的太行山前氣溫更是突破了20℃,彷彿是冬春的界限已經模糊。然而,這股回暖的氣流並沒有在南方停留,南方的朋友們依舊被陰沉的天氣和冷雨纏繞,氣溫時而在個位數徘徊,時而再次跌入寒冷的低谷,給人一種回到深冬的錯覺。
儘管北方的大地重新煥發了生機,南方卻依舊嚴峻。特別是華南地區,尤其是珠三角一帶,寒冷的程度直逼歷史同期最低值。根據氣象監測數據,廣州國家站的日均氣溫僅為9.2度,比北京還低了2.7度;而東莞、中山等城市的日均氣溫不到10度,這樣的低溫讓人直呼「寒冷突襲」。事實上,去年3月的這一時段,廣東一帶的溫度都已經接近入夏的節奏,但如今,卻是嚴寒降臨,空氣中的濕氣更讓人感到寒冷的侵襲。即便在福建、廣東等地的氣溫看似正常,卻依舊面臨著冷空氣的肆虐,寒冷天氣還在繼續「霸屏」。
在這寒冷的氣息中,很多南方城市甚至比北方的部分城市溫度還低,這對於一直習慣溫暖的南方人來說無疑是一種震驚,尤其是在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白天氣溫低於10度,讓人完全沒有進入春季的感覺。甚至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嘆:廣州才剛剛告別冬天,怎麼就又迎來了「倒春寒」?此時此刻,南方人似乎已經厭倦了這種「時冷時熱」的天氣波動,期待著真正屬於春天的溫暖。
二、南方異常降溫背後原因分析
首先,導致這場寒潮席捲南方的直接原因就是強烈的冷氣團。寒潮不僅從北方迅速南下,還在南方滯留了較長的時間,使得南方的氣溫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不同於往年的寒潮,這次寒潮的強度很大,不僅對北方造成了影響,甚至連南方也未能倖免。尤其是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的氣溫驟降,許多地方的氣溫回落至10度以下,甚至出現不尋常的冰粒,在山區形成了油菜花雪、櫻花雪的景象。這種強烈的冷空氣不斷壓制南方的氣溫,導致原本回暖的趨勢被打斷,南方的春天彷彿被推遲了。
然而,光有寒潮顯然不足以解釋南方如此持久的寒冷。除了冷空氣的侵襲,暖濕氣流的持續「搗亂」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因素。雖然寒潮帶來了冷空氣,但與此同時,暖濕氣流並沒有完全退出,而是依舊在空中持續存在。尤其是在1500-3000米的高空,冷空氣在不斷下沉時形成了一個「冷墊」,而暖濕氣流則沿著這個冷墊緩慢爬升,導致大量的水汽不斷聚集。這些水汽的凝結形成了持續的陰雨天氣。與冷空氣的強勢對抗,造成了天氣的陰沉潮濕。長時間的陰雨天氣使得陽光幾乎完全被遮擋,氣溫無法得到有效回升。
隨著陰雨的持續,陽光完全無法透過厚重的雲層照射到地面,這使得白天氣溫難以有效上升。更糟糕的是,這些持續的陰雨天氣還帶走了大量的熱量,雨水的蒸發使得環境中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增加了空氣的濕冷感。大家常說「濕冷」,而這種濕冷感,特別是在南方的空氣中,愈加明顯。南方的濕氣較重,空氣中的濕度本就較高,在這種氣候條件下,身體的熱量散失得更快,給人一種冷得透徹的感覺。
三、回暖即將開啟,中東部清明時節或不雨紛紛
3月31日之後,寒潮逐漸退去,氣溫開始回升,南方的朋友們終於可以期待溫暖的春天。預計隨著4月的到來,南方的氣溫將逐漸恢復到正常範圍,大回暖的氣流也會捲土重來,給南方帶來久違的陽光。清明節前後,北支西風槽離開,而南支西風槽仍在比較遠的位置,除了西南地區和華南中部一帶會下雨,其餘地區繼續放晴,沒有雨紛紛的清明全國大範圍的氣溫回升將成為常態。大氣環流將逐漸轉為暖濕模式,南方的氣溫也將隨之迅速回升。這次寒潮雖然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困擾,但其餘波的消散和氣溫回升也意味著春天的正式到來。
然而,氣象專家也提醒大家,雖然回暖將很快到來,但春季的氣候變化仍然較為劇烈,早晚的溫差依然較大,大家在穿衣和外出時需要適時調整,以應對早晚的寒冷和白天的溫暖。南方的朋友們可以逐步收起厚重的冬衣,但切記不要急於收起外套,春季的氣溫波動可能依然會給人帶來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