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新京報報道稱,記者卧底了楊銘宇黃燜雞米飯(下稱「楊銘宇」)河南三家門店後發現,門店存在食材變質再加工、回收剩菜二次銷售、生肉丟在垃圾桶上等問題。隨後#楊銘宇黃燜雞剩菜回收再賣給顧客#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二位。
3月12日,楊銘宇總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事發突然,正在調查當中。3月12日下午,楊銘宇通過公眾號發布《致歉信》。楊銘宇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涉事加盟門店的加盟管理、監督執行上的重大漏洞,楊銘宇承擔全部責任。涉事的三家加盟店(鄭州二七萬達店、鄭州康復前街店、商丘萬鼎廣場店)即刻停業,並且永久關店。

楊銘宇表示,將對全國門店深度排查:組織專項檢查組,完成所有門店食材儲存、加工流程、環境衛生的徹查,一旦發現有違規門店立即停業追責;全員強化培訓與考核,所有員工重新參加食品安全培訓並考核,未通過者禁止上崗;監督機制透明化;內部監督小組每月突擊檢查門店。
3月12日下午,楊銘宇鄭州兩家涉事門店屬地的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已獲悉情況,還在了解當中;虞城縣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當地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涉事門店現場核實情況。
根據新京報報道,在楊銘宇鄭州康復前街店,店員將發酸的香菇、有異味的土豆處理後進行銷售,門店賣剩的黃燜雞未使用任何保鮮措施,而是直接存放過夜,次日,店員優先出售這些凝固發黑的雞肉,其次才銷售新鮮現做的雞肉,此外,該店店員還將火鍋底料連同塑料包裝一起投入鍋中翻炒。

賣剩的雞肉直接存放過夜,圖片來源:新京報
在楊銘宇商丘萬鼎店,該店同樣優先出售前一天用剩的黃燜雞和米飯。該店主打菜品牛腩煲使用隔夜發黑的牛肉,為了讓牛肉看起來新鮮,在製作過程中,店員加入了色素。不過,該店售賣的牛腩煲非楊銘宇旗下菜品,而是門店私自上架的產品。而在楊銘宇鄭州二七萬達店,店員在剩菜里回收了香菇,並進行二次銷售。

隔夜發黑的牛肉用來製作牛腩煲,圖片來源:新京報
這三家門店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還不止這些,他們做錯的菜品不會丟棄,店員會挑揀出錯配的食材,重新分裝後,賣給下一位顧客;員工在製作菜品時抽煙,徒手接觸食材;外賣單丟在做好的雞肉上,生肉隨意扔在垃圾桶上;私自採購食材等。
儘管楊銘宇總部表示,楊銘宇對食品安全實行嚴格監管,會安排各地區負責人巡查加盟店的衛生狀況。然而,記者在暗訪期間,並未看到巡查人員對門店的衛生和食材進行檢查,並且門店店員上崗時未持有健康證。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官網顯示,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創立於2011年,所屬公司為濟南楊銘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魯菜黃燜雞搭配各種小吃等快餐,人均價格約20元。過去半年,楊銘宇門店出現明顯縮減,窄門餐眼顯示,截至3月10日,楊銘宇擁有門店2518家,相比半年前凈減少了約200家門店。在連鎖快餐品類,楊銘宇黃燜雞米飯的門店數在全國排名第一。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