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2024年10月27日14:33:06 美食 1565

來源:新民晚報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本傑明

(英國)

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生

中華美食名揚天下,也令很多外國人著迷。對生活在上海的12歲英國男孩本傑明來說,周末和爸爸一起為全家人張羅一桌子中國菜,是家庭專屬的快樂時光。

中國人常說,「好吃不過餃子」。包餃子,這件有些技術含量的事,也難不倒本傑明。只見他熟練地拿起餃子皮,舀一勺肉餡兒放在中央,用手指輕輕蘸了點水,沿餃子皮邊緣抹上一圈,再將餃子皮向上一翻,上下對齊,拇指和食指對著邊緣用力一按,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沒一會兒功夫,二三十個餃子便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托盤裡了。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我們非常喜歡餃子。特別是在中國的春節,哪怕不在中國,我們也會聽著歡樂的中國新年音樂,一起開心地包餃子、吃餃子,來慶祝這個傳統節日。」對本傑明來說,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美味餃子,不僅滿足了他的「中國胃」,更為他和家人留下了超越美食本身的美好記憶。本傑明說:「我是吃中國菜長大的!中國菜是全家圍坐在一起享受的大餐,它創造了愛,讓我和家人們變得更加相親相愛。這就是我喜歡中國菜的原因!」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從小吃中國菜

「這裡就是我的家」

一頭捲髮、戴著眼鏡的本傑明是個熱情、開朗的男孩,在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讀8年級。他的爸爸大衛來自英國,是一名廚師。媽媽惠娜是匈牙利人,在惠靈頓學校擔任音樂老師。姐姐艾瑪15歲了,和本傑明讀同一所學校。5年前,他們一家四口搬到上海生活。

「姐姐艾瑪和我都出生在北京。爸爸說我們倆開口說的第一句話都是中國話,所以他總叫我們『北京人』。」本傑明笑著說。2007年,爸爸大衛收到北京一家新開酒店的工作邀約,便帶著媽媽惠娜來到了中國。2009年,他們迎來了女兒艾瑪;2011年11月,本傑明出生了。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為照顧孩子起居,夫妻倆請了一位中國阿姨。也正是這位阿姨的好廚藝,讓本傑明一家人吃到了地道的中國菜,也愛上了中國美食。「我們的阿姨是山西人,她會做各種各樣的麵食,真的非常好吃!」阿姨每天「投喂」各種花式麵食,把姐弟倆從小養出了「中國胃」,以至於如今長成大姑娘的姐姐艾瑪在中文作文中還會寫道:「我最愛吃包子。」在北京時,小姐弟倆是廚房的常客,經常爬上桌邊的椅子,學著阿姨的模樣捏麵糰,放在掌心裡揉一揉、搓一搓。

「我們會包餃子,也是跟阿姨學的。」本傑明說,因為一些原因,在他不到3歲時,他們舉家搬去了韓國首爾。雖然對北京的記憶已經模糊,但有一個畫面始終縈繞在他腦中:天色漸暗,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阿姨做好了包子、麵條和各種好吃的中國菜,擺在桌上還冒著熱氣,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飯,有說有笑……「這讓我覺得『中國就是我的家』。」本傑明說,所以哪怕搬到韓國,他們依舊在學校里學習中文,爸爸媽媽也總會利用假期帶他們回中國。而每次回中國,他們都會去看望早已像家人一樣的山西阿姨,去她的家裡做客,也向她討教中國美食的烹飪方法。而這份真摯的感情一直保持到現在。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在韓國時,本傑明一家人非常想念中國餃子的味道,他們便想辦法買麵粉和食材自己包餃子。因為在當地買不到餃子皮,和面、擀皮曾一度難住了他們。那時為吃上一頓餃子,一家四口要忙活好幾個小時,但他們卻樂在其中。爸爸握著他的小手一起用力地和面,媽媽像對待小嬰兒一樣小心翼翼地攪動著鍋里的餃子,而姐姐包餃子一定要穿上漂亮的旗袍……餃子暖胃,記憶暖心,那段手忙腳亂卻又十分難忘的經歷深深地留在了本傑明心裡。

自己動手做中國菜

愛上上海小籠

又到周末,本傑明和身為大廚的爸爸開始籌劃本周的「中餐菜單」。這一次,本傑明最拿手的餃子、涼拌黃瓜入選,爸爸也拿出看家菜式:番茄炒蛋、牛肉炒菌菇、青椒炒雞肉、腐竹木耳涼拌菜。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炒飯、涼拌黃瓜都是我的拿手菜。」本傑明得意地打開廚櫃,裡面各種中餐調料一應俱全。他從中取出生抽、鎮江香醋、芝麻油,還有爸爸秘制辣椒油。噹噹當幾下,他將黃瓜切成小塊放在碗中,依次倒入調料。生抽調味,香醋提鮮,再淋上一點點芝麻油增香,用筷子攪拌均勻,黃瓜的清香飄散出來,讓人胃口大開。

別看只是一道小小的冷盤,本傑明還考慮到了全家人的口味。在初嘗味道之後,他又舀了一小勺辣椒油加進去。「姐姐超級喜歡吃辣,這是爸爸特地學做的炸辣椒油,非常香、非常地道。」聽到兒子的誇獎,大廚老爸笑出了聲。

因工作關係,5年前,一家人又搬回了中國。到上海生活之後,中國菜成了他們的家常菜。本傑明說,爸爸雖然是西餐廚師,但在中國酒店裡工作時間久了,他也向中國廚師學習了很多烹飪手法和菜式。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爸爸做中餐時,本傑明常在一旁打下手。看得多了,品嘗得多了,本傑明有時也會化身小小食評家,點評一二。「爸爸非常了解我們每個人的口味,他會做一些特別的調整。」他拿這次的菜式舉例,爸爸做的這道番茄炒蛋中加入了薑絲,做法不是常規的爆香薑絲,而是在番茄和雞蛋一起翻炒時才加入薑絲,這樣薑絲的特別味道會更加濃郁地融入整道菜中。

把花捲切開一分為二,中間夾上肉和菜,像極了改良版的漢堡或是肉夾饃,還有紅燒雞翅、炒空心菜、白菜炒胡蘿蔔、炒青菜、紅燒茄子……本傑明家的「中餐菜單」不斷更新。來上海後,一家人也愛上了上海小籠。於是,他們買來籠屜,自己嘗試包小籠,細緻地捏出一個個小褶皺來,蒸出的小籠也像模像樣。

本傑明時常將自家燒的中國菜與鄰居分享,也會帶到學校,請同學品嘗。「中國菜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有很多不同美食,中國文化真的很多元。」本傑明說,他在學校不僅學習中文,還學習了書法、茶道等等,而且每逢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學校里總會舉辦很多有趣的節日活動,這讓他們這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孩子有了更多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在春節廟會上,不但有皮影戲、變臉、舞龍舞獅這些好看的表演,也能品嘗到冰糖葫蘆、餃子等傳統美食,在端午節活動上還能體驗包粽子、划龍舟等民俗。「這些都太有意思了!」本傑明說。

每逢春節包餃子,這個英國男孩有個「中國胃」|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⑲ - 天天要聞

記者:李若楠

視頻:蕭君瑋 向袁媛

攝影:蕭君瑋

視覺:蔣玉濤

翻譯:林岩

編輯:龔紫珺 周春晟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大雪不補,開春受苦」,明日大雪,「吃3白做2事」,健康過冬 - 天天要聞

「大雪不補,開春受苦」,明日大雪,「吃3白做2事」,健康過冬

「大雪不補,開春受苦」,明日大雪,「吃3白做2事」,健康過冬明天就是大雪了,有句老話這樣說,「大雪不補,開春受苦」,所以在大雪這一天一定要重視,飲食要講究。明天干點什麼好,吃點什麼好呢?這就得尊重一下老傳統了,老一輩流傳給我們的經驗,告訴我
明日大雪,無論貧富,牢記「1不去,2不出,3不忌」,安穩過冬天 - 天天要聞

明日大雪,無論貧富,牢記「1不去,2不出,3不忌」,安穩過冬天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不知不覺明天就是大雪節氣了,它是冬季第三個節氣,此時萬物蕭瑟,寒風凜冽。大雪的到來並不意味著要下雪,但此時溫度會驟然下降,降雨量開始增加,寒冬正式來臨。大雪對於人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民間也有祈福,腌肉等習俗。
友商都是「假旗艦」 ,努比亞Z70 Ultra向不完美宣戰 - 天天要聞

友商都是「假旗艦」 ,努比亞Z70 Ultra向不完美宣戰

近日,倪飛在微博發文中提到,當前智能手機市場存在友商追求利潤而全面減配,以及追求安全而全面抄襲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努比亞Z70 Ultra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即只在重量和厚度上「做減法」,同時保持全面的旗艦配置和創新的設計理念,向不完美宣戰。倪飛的「豪言」與努比亞的堅持倪飛還說道,努比亞Z70 Ultra拒絕降配...
熬羊湯,切忌不能放太多料,放這4種料就足夠,肉嫩湯鮮沒膻味 - 天天要聞

熬羊湯,切忌不能放太多料,放這4種料就足夠,肉嫩湯鮮沒膻味

在寒冷的冬日,一碗熱氣騰騰、肉嫩湯鮮且毫無膻味的羊湯,無疑是暖身又暖心的絕佳選擇,不過,要熬出一鍋美味的羊湯,關鍵不在於香料的繁多使用,而只需巧妙運用四種香料,便能輕鬆達到理想的效果。第一個是白芷白芷,作為一種常見的香料,在羊湯中扮演著極為
-2℃!明日大雪!氣溫暴跌,洛陽冷冷冷... - 天天要聞

-2℃!明日大雪!氣溫暴跌,洛陽冷冷冷...

對,你沒看錯明日大雪北京時間12月6日我們將正式迎來大雪節氣大雪至,寒冬始這意味著仲冬來臨!抓住本周最好兩天10℃+氣溫出門遛彎吧5日(周四):多雲間晴天,西北風3級,氣溫3~11℃。6日(周五):多雲轉晴天,氣溫1~13℃。本周末大變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