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瑾翡
羅氏蝦是廣東食客們都熟悉並喜愛的一種食材。而羅氏蝦其實就是羅氏沼蝦的俗稱,這種大蝦足有25厘米長。
你也許不知道,在1976年以前,中國食用蝦種類里,其實是沒有這個蝦種的。
它們的原種引進自日本,如今已在中國形成了大規模養殖產業,甚至連續多年年產量達到13.6萬噸以上,約佔全球羅氏沼蝦養殖產量的60%。2021年,單是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年產量已達萬噸以上。
對大多數人來說,羅氏蝦可能只是一種高蛋白質的食材,但對於我來說,它還有另一重意義——我的父親正是當年為我國研究人工繁殖羅氏沼蝦技術和推廣作出過主要貢獻的人。
一 引進蝦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國家設立了幾大水產研究所,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廣東省水產研究所(現為珠江水產研究所)便是其中之一。我的父親李奕群那時便在該所工作。
而他負責的關於羅氏沼蝦的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就是該所研究工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同一課題組的成員還包括陳奮昌、吳紹宗等人。
沼蝦是原產於南亞、東南亞等地區的一種大型熱帶淡水蝦類,具有生長快、個體大、肉質鮮美等特點,經濟價值很高。然而,1976年之前的中國食用蝦里是沒有這個蝦種的。
因為自然條件下的羅氏沼蝦具有降海性洄遊特性,在淡水中生長發育,卻喜在河口半鹹水區域的繁殖場所進行交配、產卵和孵化,幼卵孵化經過蛻皮變成籽蝦後,才會再游回淡水中生長。
羅氏沼蝦的這種特性導致了人工繁殖十分有難度——要先探索出適合羅氏沼蝦幼體生長發育各階段的人工環境和營養需求,然後在池塘里實現蝦苗規模化產出,再放到淡水環境里進一步規模化養殖為成蝦。
1976年,我國首次從日本引進羅氏沼蝦的種蝦,種蝦回國後便在珠江水產研究所進行保溫越冬。當時種蝦數量只有10多隻,十分珍貴。但當時國內並沒有相關人工養殖的經驗和資料可供參考,研究工作只能從零開始。
為了順利完成研究任務,父親幾乎沒有了上下班的概念,每天上班查資料,下班回到宿舍,匆匆吃過晚飯,又迫不及待地坐在書桌旁查閱國外的養殖雜誌。
那個年代沒有電腦,更沒有互聯網,他只能一邊翻閱國外水產雜誌,一邊思考、分析、記錄。可用的參考資料都是外文的,為了準確理解和翻譯,父親一邊看,一邊查字典。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書桌上一直擺著幾本大部頭,有《英漢雙解詞典》《日漢大辭典》,還有一摞摞的筆記本,都翻得卷邊了。
為這項研究,父親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伏案刻苦鑽研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二 成功越冬
羅氏沼蝦國內人工育種研究過程異常艱辛,第一關就是種蝦越冬。
羅氏沼蝦不耐低溫,水溫需保持在16℃以上。最初種蝦是放在溫室水泥池中的,通過電熱設備來保持水溫,後來發現:這麼少的種蝦放在大池中既浪費電力,又不便於觀察。父親便把種蝦放在水族箱中,放在自己宿舍的睡床前,每隔2小時就觀察記錄一次。
他總是調好鬧鐘,鬧鐘一響,就一邊控制水溫,一邊投喂飼料,一邊觀察大蝦的生活習性,日夜不懈。為了保溫,門窗都不能打開,所以父親宿舍的環境又潮濕又悶熱。而且溫室里不能吸煙,父親為此又硬是把每天抽兩包煙的習慣給戒了。
那一年,父親就這樣一直守在羅氏沼蝦旁,連春節也沒回老家汕尾過年。但在父親的精心呵護下,這些種蝦終於成功越冬,保住了「革命的種子」。
緊接著,就到了種蝦交配、產卵、孵化育苗的關鍵階段。由於羅氏沼蝦是在半鹹的水裡抱卵孵化的,課題組需要摸索出適宜羅氏沼蝦幼體生存的水環境鹽度、溫度和營養管理。為了找出適宜的水鹽度,課題組人員先後嘗試了「濃縮海水」和「人工海水」相應的不同配比。
蝦卵孵化後,產出的不是蝦苗,而是蚤狀幼體,從蚤狀幼體成長為商品蝦苗,還需在半鹹的水中經過11次蛻皮變態才能成為蝦苗,時間長達30至40天,這期間對水的鹽度、溫度以及飼料管理也都有嚴格的要求。
課題組不畏艱辛,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試驗,終於摸清了該蝦交配、產卵、孵化育苗和養殖等規律。
為了進一步提高產量,他們又配合加溫法促成越冬親蝦提早抱卵、產卵孵化,使抱卵率從開始的15%-22%提高至43%,每立方水體育苗量最高達6.4萬尾。經過一年多的艱辛努力,國內人工繁殖羅氏沼蝦終於首獲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看著活蹦亂跳的蝦苗,課題組成員心裡都樂開了花。繁殖出來的蝦苗馬上被運至廣東各地市的水產養殖場大面積養殖,同時蝦苗也分發給各省水產研究所養殖,從此,便開啟了羅氏沼蝦在中國的人工養殖時代。
三 南北推廣
中國首次引進羅氏沼蝦並實現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填補了我國相關的技術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該項人工繁殖技術迅速推廣至全國,促成了羅氏沼蝦養殖業的空前發展。
我的父親李奕群主持完成的《羅氏沼蝦人工繁殖技術》這一科研成果,也因此獲得「1979年廣東省科學大會優秀科學技術成果獎」,以及1983年中國農牧漁業部「農牧漁業技術改進二等獎」。
1981年,我的母親陳靜恩也由南海水產研究所調入珠江水產研究所,加入羅氏沼蝦的育苗隊伍。後來她還和我父親一起到廣東省各地市的水產養殖場進行技術指導,推廣羅氏沼蝦的人工養殖。
其實不僅我的母親加入到研究隊伍中,我的姑媽李佩瑤也為羅氏沼蝦人工繁殖技術在浙江的落地和推廣做了大量工作。
1978年,由於國家農業部水產局對這項技術成果非常重視,珠江水產研究所召開了全國羅氏沼蝦養殖技術推廣會,並發放了研究經費,當時廣西、北京、上海等多個水科所均派員參加。但不知何因,作為傳統淡水漁業大省的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當時卻沒有派員參加這次會議。
我的姑媽李佩瑤當時正在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工作,她得知此消息後非常著急,她先向領導請示同意,又在我父親的大力支持下,從珠江水產研究所運回了1000隻羅氏沼蝦親蝦(即可產卵的母蝦),準備在浙江開展沼蝦越冬和繁殖的試驗。可惜,那一次由於準備不足,這批親蝦沒能成功越冬。
不久,姑媽調至杭州水產科學研究所工作,父親又積極建議姑媽在杭州市申請推廣該項技術研究的課題。1979年,姑媽的立項申請得到了杭州市科委的批准,科研經費也迅速到位。
但此時,珠江水產研究所當年的種苗卻已分發完畢。看著焦急萬分的姑媽,父親再次伸出援手,經過他多方協調,最後在廣西水產科學研究所找到了一批種蝦。姑媽立即飛赴廣西,把這批種蝦運回了杭州。
但由於地方氣候、水域環境等條件的不同,姑媽在浙江的沼蝦育苗試驗並不順利。好在有父親的幫助,他一邊鼓勵姑媽,一邊不斷地提供遠程指導。那時的通信和交通並不發達,他們的主要聯絡方法就是靠信件。
他們一度通信非常頻繁,信件內容基本上都是在討論工作,而完全不像是兄妹間的親情交流。我曾看到過一部分信件,發現他們在稱呼過後,竟然開口就是「上次說到羅氏沼蝦……」
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姑媽和她所在課題組技術員和工人們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地在杭州實驗室培育出沼蝦幼苗,隨後也將該技術推廣至浙江的蝦苗培殖場,由此羅氏沼蝦得以在浙江大面積養殖起來。
姑媽退休後,應湖州市菱湖幾家水產養殖場和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的邀請,還擔任過羅氏沼蝦繁殖的高級技術顧問,在長達10年時間裡,一直在幫助這些蝦苗場繁育蝦苗,還創造出某一階段單個地區出苗量達30億尾的「世界之最」的佳績。
羅氏沼蝦育種工作就這樣從廣州起步,後在湖州菱湖的池塘里創下佳績,同時也留下了水產界一段「兄妹攜手同育羅氏沼蝦」的佳話。
四 奮鬥終身
2005年6月的一天,姑媽剛從菱湖回到家裡,就接到父親的電話,告訴她,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非常重視和肯定羅氏沼蝦繁殖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想讓他們把羅氏沼蝦的繁殖技術和發展歷史全面總結彙報一下。兄妹倆還在電話中便開始了分工寫作。然而不久,父親就因病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他去世前兩天還和姑媽通電話,還是談工作,還是談羅氏沼蝦,但那已是他們最後一次通話。父親的逝去,使得他作為親歷者撰寫羅氏沼蝦在中國發展的總結計劃未能完成,也成為了姑媽和我們心中永遠的遺憾和痛楚。
現在,羅氏沼蝦作為我國可食用淡水蝦最大的養殖和供應品種,在全國各地廚師的不斷創新下,早已成了中國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肴。
每每吃著羅氏蝦,我就會想起父親等老一輩水產科技工作者在烈日下、寒冬里穿著水褲在池塘里工作的畫面。正是無數像父親一樣的水產科技工作者,篳路藍縷、勇於創新、敢於擔當、認真負責、不計較個人得失地勤奮工作,把論文寫在溫室的池塘里,把成果刻在祖國的江河湖海上,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謹以此文致敬像我的父親一樣辛勤工作在水產戰線的水產科技工作者。
(作者註:感謝姑媽李佩瑤女士為本文提供關於羅氏沼蝦的珍貴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