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消費流行趨勢背後,藏著消費者對體驗的追求,試圖通過消費找到生活中的新平衡。而隨著新需求、新模式、新趨勢出現,也為消費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2024年6月,新京報貝殼財經發起《2024年輕人消費趨勢調查》,來自全國各省份1016位35歲以下受訪者參與。通過數據對比分析,發現年輕人消費習慣發生哪些變化?又是如何悄然影響市場格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發布《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以及青年消費十大趨勢,揭曉這屆年輕人消費如何更精細分級,青年消費力帶來的新消費業態。
這屆年輕消費者不僅決策理性,更注重商品必要性和耐用性,在消費前會充分調查與比較商品品質與價格,通過多個平台搜索相關信息,貨比多家,提前做足功課只為找出消費「最優解」。
新京報貝殼財經調查問卷數據顯示,除價格信息,在信息不斷冗雜的消費市場,他人評價與推薦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決策風向標,影響年輕人的消費行為。28.05%受訪者表示在購買商品時,總會投入大量精力仔細閱讀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和推薦,38.48%表示經常會參考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和推薦。僅有5.12%從不參考,完全依照個人的判斷。
「貨比三家」已經不僅是老年消費者的專屬行為,青年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定之前,通常會經歷更複雜的比較——識別需求、搜尋信息、評估性價比、決定購買和購買後分享購物體驗等步驟。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不僅通過收集和比較各種信息來縮小認知差和信息差,自身的消費體驗也會主動在社交平台分享。
青年消費者購物時越來越依賴線上信息,社交媒體內容、攻略類平台和評測類內容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也幫助消費者在海量信息中識別出有價值的消費輔助信息。
這種趨勢反映了消費者對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的需求增加,他們希望通過查看攻略來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此外,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除了傳統的營銷手段外,企業也可以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攻略和評測內容,滿足消費者的信息需求,增強品牌的信任度和影響力。
日常消費上會儘力做消費攻略和多渠道比價,提供先試後買,7天無理由退換等服務的平台更受歡迎。今年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開始習慣「分散消費」,大家會多渠道比價,比如在京東購買數碼產品,去1688囤消耗品,到唯品會上購買服飾鞋履。
隨著「既要品質又要性價比」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年輕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非常注重價格比較,主打「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
唯品會數據顯示,今年618中,消費者更青睞超低折扣的大牌服飾,在限量爆款活動中,低至百元的耐克t恤、277元的阿瑪尼t恤,4折burberry經典款襯衫等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新京報貝殼財經出品
出品人:蘇曼麗
欄目統籌:張泉薇 任嬌
記者:方靜怡
數據分析師:董怡楠
撰寫:楊一凡
設計:任婉晴
編輯:王進雨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