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依水而居,俯瞰嶺南地理全局,除了珠江、韓江等水系,不能忽視的還有發源於茂名市信宜縣雲開大山南麓的鑒江水系。鑒江水系是廣東省第三大獨立水系,也是粵西沿海地區最大的河流,因水清如鏡而得名。
兩千多年來,鑒江一直是粵西地區人貨進出的主要水上通道,活躍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成就了信宜、高州、化州、吳川四座人文鼎盛的粵西古城。
水是萬物之源,而嶺南人的敢為人先和務實勤勞,則在這片土地上催生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商貿的繁榮,帶動了酒水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而酒水的釀造,又離不開優質水源的滋養。
雲貴川的赤水河流域,蘊藏著天下聞名的醬香型白酒——茅台。這裡的水土賦予了茅台獨特的風味與魅力,使其成為酒中的瑰寶。
江蘇的濕地水源,孕育了冠絕江南的江淮濃香型白酒,贏得了無數酒客的喜愛。
孕育於長江水系的眾多川派濃香型白酒,它們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白酒的獨特魅力。
而在鑒江水系孕育的粵西地區,同樣孕育了風靡廣東,曾遠銷東南亞的醬香型白酒——梅鹿液。
早在唐朝,粵西吳川的梅菉嶺已經是全國有名的私人釀酒作坊,因賣酒和釀酒而聞名。上世紀四十年代,梅菉嶺的釀酒作坊就有33家,1951年,包括茂源號在內的這33家梅菉鎮酒水鋪的股東聯合成立了「梅菉釀酒聯營社」(廣東吳川酒廠的前身),傳統的米酒釀造技藝(當時的梅菉釀酒聯營社為釀造米酒出身)也延續了下來。
到了七十年代,茅台酒的名氣已經在海內遠揚,為了釀造出跟茅台同樣品質的酒,在梅鹿液誕生之前,吳川酒廠便已先後派出多批次技術人員前往貴州茅台酒廠學習,歸來後將傳統釀酒技藝和所學習的茅台技術相結合,最終在1974年創造出了屬於廣東自己的醬香型白酒,填補了嶺南醬香白酒幾近空白的市場。
儘管距離茅台鎮有一千公里之遙,水土與氣候環境不同,但依然能夠釀造出與茅台鎮同樣醬香型的酒,這背後是釀酒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潛心研究以及反覆試驗的辛勤付出。如今在粵西地區,梅鹿液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美酒佳品,是吳川酒廠的驕傲之作。它憑著酒香濃郁,醇和清爽,既有貴州茅台酒味香醇的特色,又有獨特清香持久的優點,贏得了無數酒友的青睞和喜愛。每逢傳統節假日,粵西地區的餐桌上,梅鹿液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梅鹿液,汲取了茅台的釀酒精髓,同時巧妙融合了嶺南獨特的水土氣息。它不僅是對釀造藝術的傳承與發揚,更是梅鹿液人智慧的結晶,它蘊含著酒廠釀酒人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它伴隨著歡聲笑語,為人們的聚會增添了更多的歡樂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