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了,比利時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大閘蟹捕捉行動,已經有300萬隻慘遭毒手。更可惡的是,他們竟然白白浪費掉這種美味的食物。
這些大閘蟹來自中國,原本在比利時水族館供人參觀,後來外逃成為入侵物種。它們繁殖能力猛,適應性強,食性雜,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為什麼比利時人不把它們當作美味的食物呢?大閘蟹在中國可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佳肴,每年秋天,無數的食客都會為了品嘗這種鮮美的食物而趨之若鶩。大閘蟹的肉質細嫩,蟹黃鮮香,無論是清蒸、紅燒,還是醋溜,都能讓人垂涎三尺。如果比利時人能夠吃掉這些大閘蟹,不僅能解決入侵物種的問題,還能增加一種美食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比利時人並不喜歡吃大閘蟹,甚至有些人對它們有著深深的恐懼和厭惡。為什麼呢?原來,比利時人對大閘蟹的印象,是一種又大又恐怖的生物,它們有著強壯的鉗子,能夠輕易地夾傷手指,甚至是手腕。它們還有著敏銳的嗅覺,能夠察覺到人類的氣味,然後追蹤到人類的住所,進行突襲。有些比利時人甚至認為,大閘蟹是一種邪惡的生物,它們是魔鬼的化身,是上帝的懲罰。
這些說法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跟騙小孩子似的,但卻深深地影響了比利時人對大閘蟹的看法。再加上被視為外來物種的大閘蟹,破壞了生態環境,比利時人可能因此對大閘蟹產生抵觸情緒。
照我說,比利時人是沒吃過大閘蟹,不知道大閘蟹的美,也不懂得怎麼烹飪和食用。
比利時的做法,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和破壞。大閘蟹營養價值高,口感美味,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不僅能夠滿足人類的需求,還能夠減少對其他生物的捕撈,從而保護生態平衡。而且,非常關鍵一點,大閘蟹也有生存權利,它們並不是故意要入侵別你比利時,而是被人類的活動所影響,導致分布和數量的變化。如果能夠對它們進行人道處理,比如將它們遣返原生地。交給中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