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2023年12月09日10:26:03 美食 1208

誰能想到呢?從小吃到大的豬油如今正在被污名化。

細細數來,豬油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一直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主角,卻沒曾想在現代卻栽了跟頭。從2010年開始,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一股貶低豬油的「妖風」,差點就把豬油「轟」出老百姓的生活舞台。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究竟什麼是豬油?

豬油,即從豬肉提煉出的食用油。豬板油沖洗乾淨之後,均勻地切成塊狀,放置鍋中備用。需要先用大火把鍋燒開等到豬板油充分煉就之後,再用小火慢熬。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為了防止肉塊因為受熱而變焦,需要加水熬油。豬油在熬制的過程中逐漸飄逸出類似花生般的濃香感。而冷卻之後的豬油,則呈現非常悅人的純白色,並且這些豬油通常有著較長的保質期。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人們之所以喜歡吃豬油的原因在於,在菜肴中加入豬肉炒制,不僅會提升口感、致使食物原本香味更多地激發出來,還能夠在潤澤菜色,使人更有食慾。

並且,在保存上,豬油不需要添加什麼化合物,只需要密封在油罐中。亦或者在豬油未凝結之前,加入食鹽攪拌,也可以提升豬油的保質期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揭秘豬油的歷史

追溯豬油的的食用歷史,其實可以回溯到遠古時代,先有豬,才有豬油。8000年前,野豬被華夏民族的祖先馴化之後,豬的用途得到全方位地發揮。豬肉不僅可以拿來以物換物,從豬身上的刮下來的豬毛還可以拿來製作毯子。豬的其他部位也被人類廣泛地應用。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而在當時生產力低下,文化與經濟都相當不開化的時代,從豬身上煉就的油就成為老百姓眼中的美味。炒菜可以加油,白飯也可以拌油。可以說,豬油就是中國人攝入油脂的重要來源。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豬油在軍需界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冷兵器時代,人們通過塗抹豬油的方式來防止兵器生鏽。在近代,高品質的豬油也可以拿來塗拭槍管,亦或者炮管,保持武器的靈活性。

更有甚者,豬油在冬天的時候更是搶手。人們會在乾裂的臉上、手上塗抹豬油,達到潤膚防乾的效果。這對於常年生活在乾旱地區的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小的福音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豬油除了應用到易物、軍需、生活上,煉油所剩下的酥脆的豬油渣還可以拿來當作小孩的零食。在物資匱乏的時期,豬油渣是許多人幸福的孩童記憶。尤其是剛剛煎出來的豬油渣又香又脆,堪比人間美味。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炒上一碟豬油渣,無論是當作一家人的零嘴吃,還是拌飯拌菜,都是十足的美味。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是誰盯上了豬油?

那麼,對於國人來說,如此重要且美味的豬油,又為何差點被「轟」出老百姓生活的舞台呢?這主要是因為資本在背後的搗弄的原因,才令豬油禍起蕭牆

2010年,來自的美國ABC媒體未經嚴格考證就在宣傳過度吃豬油,相當於長期攝入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最後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而有些好事者斷章取義地截取了對豬油極為不利的言論片段,導致很多人來時跟風。再加上某些專家的佐證,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群眾就誤以為吃豬油就會得癌症的主觀臆斷。漸漸地,豬油的名聲就變得越來越不好。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然而,這並不是簡單的市場宣傳,其中暗藏玄機。追蹤到最後,人們發現,在豬油污名化的同時期,恰好是美國的孟山都公司推出新品的時候。孟山都的實力不可小覷,在全球種子領域佔據絕對的壟斷地位。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2010年,孟山都宣稱公司研發出一款榨油率極高、營養極高、品質極高的大豆。而在孟山都市場推廣的關鍵,擁有龐大受眾族群的豬油,就成為了孟山都的眼中釘,肉中刺。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為豬油正名

但也有很多人堅信中國人吃了那麼久的豬油,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嚴重的影響。無獨有偶,2019年,有專家做了一個實驗將豬油中的化合物慢慢添加到胰島素中,發現微量的豬油化合物對胰島素並沒有什麼影響

只有當豬油化合物過量,濃度過高的時候,胰島素才會出現含量驟降的現象。為了彰顯結果公正客觀,專家又拿市面上銷量高的植物油做了嚴謹的對照實驗得到的結論和前面的豬油食實驗是一致的。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北京衛視也注意到市場上關於植物油以及豬油孰是孰非的爭議。因此,特地為兩者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實驗,測試豬油和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但結果卻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居然比豬油還高。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扯上吃油對人體有什麼不良影響的話,植物油的風險更高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其實,在我國食用豬油也是需要一定標準的。對於生產食用豬油的原料也有嚴格的標準,所採取的應該是經過衛生檢驗的生豬純脂肪組織

這些工廠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等。豬油的製作,除了沿襲古法,更多的已經採用現代化的機器,以及科學方法來提煉豬油。豬油生產工廠不僅內銷,還以噸計地遠渡重洋走出國門,成為中國文化自信的標識之一。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儘管如此,目前的豬油市場仍舊存在一定的亂象。那就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降低所謂的成本,而使用病豬進行煉油。這種做法無異於是給「豬油文化」抹黑,應該以監管,讓豬油更好地傳襲下來。

中國傳承上千年的豬油,如今為何被專家口誅筆伐?豬油還能吃嗎? - 天天要聞

生產豬肉最多的中國,豬油產量也是世界首位。豬油食用,從某種程度來說,承載了中國人的鄉愁。一罐豬油沿襲的是上千年的歷史與文化,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扯斷的。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的植物油湧現在人們的眼帘,但是中國人的心裡,永遠會為豬油留一塊聖潔之地,感謝您的閱讀。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 天天要聞

太噁心!「愛吃菠蘿的人天塌了」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外皮削得乾乾淨淨泡在鹽水中金燦燦的菠蘿插著一根竹籤香甜氣味撲面而來看起來「上頭」到不行但你知道它們是怎麼加工的嗎?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 天天要聞

秦皇島一餐廳「兩隻梭子蟹428元」引爭議 當地監管部門:定價受市場調節 須明碼標價

海報新聞記者 田柳 報道「428元兩隻的梭子蟹,168元一斤的皮皮蝦。」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稱,今年五一假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一餐館就餐時遭遇「宰客」,引發了網路熱議。5月8日,海報新聞記者諮詢到秦皇島市發改委物價科,其表示,飯店等消費場所的商品定價一般由市場調節,並通過明碼標價向消費者展示。該網友...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 天天要聞

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

2025年5月9日-2025年5月11日,iCAR 揚州福聯店(愛咖)置換iCAR 03享受補貼還優惠2萬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店諮詢購買,具體優惠信息如下:車型促銷車型指導價(萬)優惠幅度(萬)優惠價(萬)庫存狀態2024款 401km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 天天要聞

枇杷蘋果小碗紅糖……昭通優質產品持續進駐上海市場

近日,上海市「五五購物節」正式啟動,線上線下商家紛紛推出活動吸引市民採購。來自普陀區東西部對口協作地區的昭通市也趕來赴約。5月6日,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五五購物節」系列活動暨昭通市特色商品發布對接會舉辦。枇杷、蘋果、小碗紅糖……等來自雲南昭通地區的各色優質農產品紛紛亮相,市民們也有機會在在...
地理冷知識——日照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日照

在青島、威海的光環之下,日照像一位低調的隱士,畢竟在日照60公里金色沙灘中,有32公里屬於未開發的原生態海岸。不過現在日照的熱度也在慢慢上來,這裡也不再只是「日出初光先照」傳說的地方,她的魅力也遠不止於清晨第一縷陽光。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 天天要聞

感謝信里塞「水果金」 醫院巧用「折角」習俗退「信封」

為感謝醫院對妻子臨終前的貼心照顧,秦先生在感謝信里偷塞一沓「水果金」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聞 通訊員 黃曉晴太太不幸離世,先生偷塞一沓「水果金」感謝醫護對太太治療期間的照顧。而醫院則巧用佛山習俗「折角」,收下家屬的心意,退回了裝著「水果金」的信封。這個近日發生在佛山的故事,主角是秦先生和佛山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