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呢?從小吃到大的豬油如今正在被污名化。
細細數來,豬油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一直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主角,卻沒曾想在現代卻栽了跟頭。從2010年開始,不知道從哪裡傳來一股貶低豬油的「妖風」,差點就把豬油「轟」出老百姓的生活舞台。
究竟什麼是豬油?
豬油,即從豬肉提煉出的食用油。將豬板油沖洗乾淨之後,均勻地切成塊狀,放置鍋中備用。需要先用大火把鍋燒開,等到豬板油充分煉就之後,再用小火慢熬。
為了防止肉塊因為受熱而變焦,需要加水熬油。豬油在熬制的過程中逐漸飄逸出類似花生般的濃香感。而冷卻之後的豬油,則呈現非常悅人的純白色,並且這些豬油通常有著較長的保質期。
人們之所以喜歡吃豬油的原因在於,在菜肴中加入豬肉炒制,不僅會提升口感、致使食物原本香味更多地激發出來,還能夠在潤澤菜色,使人更有食慾。
並且,在保存上,豬油不需要添加什麼化合物,只需要密封在油罐中。亦或者在豬油未凝結之前,加入食鹽攪拌,也可以提升豬油的保質期。
揭秘豬油的歷史
追溯豬油的的食用歷史,其實可以回溯到遠古時代,先有豬,才有豬油。8000年前,野豬被華夏民族的祖先馴化之後,豬的用途得到全方位地發揮。豬肉不僅可以拿來以物換物,從豬身上的刮下來的豬毛還可以拿來製作毯子。豬的其他部位也被人類廣泛地應用。
而在當時生產力低下,文化與經濟都相當不開化的時代,從豬身上煉就的油就成為老百姓眼中的美味。炒菜可以加油,白飯也可以拌油。可以說,豬油就是中國人攝入油脂的重要來源。
除此之外,豬油在軍需界也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人們通過塗抹豬油的方式來防止兵器生鏽。在近代,高品質的豬油也可以拿來塗拭槍管,亦或者炮管,保持武器的靈活性。
更有甚者,豬油在冬天的時候更是搶手。人們會在乾裂的臉上、手上塗抹豬油,達到潤膚防乾的效果。這對於常年生活在乾旱地區的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小的福音。
豬油除了應用到易物、軍需、生活上,煉油所剩下的酥脆的豬油渣還可以拿來當作小孩的零食。在物資匱乏的時期,豬油渣是許多人幸福的孩童記憶。尤其是剛剛煎出來的豬油渣,又香又脆,堪比人間美味。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炒上一碟豬油渣,無論是當作一家人的零嘴吃,還是拌飯拌菜,都是十足的美味。
是誰盯上了豬油?
那麼,對於國人來說,如此重要且美味的豬油,又為何差點被「轟」出老百姓生活的舞台呢?這主要是因為資本在背後的搗弄的原因,才令豬油禍起蕭牆。
2010年,來自的美國ABC媒體未經嚴格考證就在宣傳過度吃豬油,相當於長期攝入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最後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而有些好事者斷章取義地截取了對豬油極為不利的言論片段,導致很多人來時跟風。再加上某些專家的佐證,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群眾就誤以為吃豬油就會得癌症的主觀臆斷。漸漸地,豬油的名聲就變得越來越不好。
然而,這並不是簡單的市場宣傳,其中暗藏玄機。追蹤到最後,人們發現,在豬油污名化的同時期,恰好是美國的孟山都公司推出新品的時候。孟山都的實力不可小覷,在全球種子領域佔據絕對的壟斷地位。
2010年,孟山都宣稱公司研發出一款榨油率極高、營養極高、品質極高的大豆。而在孟山都市場推廣的關鍵,擁有龐大受眾族群的豬油,就成為了孟山都的眼中釘,肉中刺。
為豬油正名
但也有很多人堅信中國人吃了那麼久的豬油,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嚴重的影響。無獨有偶,2019年,有專家做了一個實驗將豬油中的化合物慢慢添加到胰島素中,發現微量的豬油化合物對胰島素並沒有什麼影響。
只有當豬油化合物過量,濃度過高的時候,胰島素才會出現含量驟降的現象。為了彰顯結果公正客觀,專家又拿市面上銷量高的植物油做了嚴謹的對照實驗。得到的結論和前面的豬油食實驗是一致的。
北京衛視也注意到市場上關於植物油以及豬油孰是孰非的爭議。因此,特地為兩者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實驗,測試豬油和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但結果卻令在場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居然比豬油還高。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扯上吃油對人體有什麼不良影響的話,植物油的風險更高。
其實,在我國食用豬油也是需要一定標準的。對於生產食用豬油的原料也有嚴格的標準,所採取的應該是經過衛生檢驗的生豬純脂肪組織。
這些工廠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等。豬油的製作,除了沿襲古法,更多的已經採用現代化的機器,以及科學方法來提煉豬油。豬油生產工廠不僅內銷,還以噸計地遠渡重洋走出國門,成為中國文化自信的標識之一。
儘管如此,目前的豬油市場仍舊存在一定的亂象。那就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降低所謂的成本,而使用病豬進行煉油。這種做法無異於是給「豬油文化」抹黑,應該予以監管,讓豬油更好地傳襲下來。
生產豬肉最多的中國,豬油產量也是世界首位。豬油食用,從某種程度來說,承載了中國人的鄉愁。一罐豬油沿襲的是上千年的歷史與文化,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扯斷的。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的植物油湧現在人們的眼帘,但是中國人的心裡,永遠會為豬油留一塊聖潔之地,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