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作者定會不負眾望,按時按量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
文I泰西太膩
編輯I泰西太膩
前言
在大眾的認知中,如今在市場上所見過的白酒均為透明的自來水狀態,將一杯白水和白酒放到一起,光憑肉眼判斷,白酒和水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只是湊近用鼻子聞的話,倒是能感受出白酒辣辣的刺鼻的味道。
可有誰能想到,在古代所出現的「白酒」竟然是綠色的,是的你並沒有聽錯,難怪總有人用「燈紅酒綠」來形容繁華熱鬧的景象。
為何古人要喝綠顏色的酒,是有什麼講究還是說法?
釀酒文化的興起
在中國,關於釀酒起源的說法多種多樣,可謂是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釀酒文化源遠流長,據《詩經》記載,有一句詩詞為「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可見距離酒文化的興起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
酒作為一種消遣的飲品,既可以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快感,又讓無數人產生上癮的心理,因酗酒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事情多到數不勝數,可以說它的產生讓人又愛又恨。
在中國,有關酒產生的記載和傳說也有幾個,像有人說,酒是由猿猴發現的,在唐代,古人李肇撰寫的《國史補》中有描述到人們活捉猿猴,並發現猿猴喝酒的事情。
其中有提到猿猴是一種性情極其不穩定,非常敏感的生物,它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出沒在村民居住地的頻率是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的,人類跟猿猴之間的力量懸殊,所以想要活捉猿猴並不是一件易事。
但是根據有心人的觀察,每到冬天來臨之際,猴子為了儲物過冬,便會跑下山到村民家附近尋找食物,之後再運回山洞中儲藏,人們跟隨猿猴的足跡找到儲藏食物的山洞後發現,如果猿猴當季準備過冬的食物儲量過多便會有餘剩。
那些被遺留在山洞裡的食物便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慢慢腐爛發臭,可村民也意外發現,有一些山上的野果經過發酵之後,竟產生了一種刺激性的香氣,淺嘗一口有點辣舌頭,但是後勁十足,回味無窮。
由野果發酵產生的酒,被古人稱為天然果酒,一次偶然的機會,村民趁猿猴單獨下山搜集食物,將其活捉,發現猿猴嘴角還掛有類似於天然果酒的液體,而猿猴還不斷的伸舌頭舔舐,所以古人認為猿猴有造酒且喝酒的能力,因此酒由猿猴製造這樣產生。
當然還有古人認為酒由皇帝製造。
皇帝造酒
據說在上古時期,皇帝每天都在吃優質的穀子做成的主食,其感覺口味特別單調,於是他突發奇想讓侍者將五穀混合在一起蒸熟後食用,皇帝一嘗味道,感覺混合後的五穀口感著實豐富,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皇帝又想出了製作五穀的新辦法。
皇帝命令侍者將當季產生的優質的五穀放到一個鍋中蒸煮直至軟爛為止,然後將煮好的五穀放到一個巨大的器皿中靜置放涼,隨後再用那種不會讓缸內進空氣的布料將缸口完全封住,再靜置幾個月的時間。
等到五穀上方產生一層水狀的液體之後,再將這些液體分別盛裝到小器皿之中,一般盛裝五穀產生液體的容器叫陶壺,皇帝命令侍者將陶壺放在各個官員的面前,然後侍者會為皇帝準備一個專門兒盛陶壺內液體的勺子。
據記載,皇帝在抿了一口五穀液體之後,稱之為玉液瓊漿,還說喝一口神清氣爽,先是口內有辣辣的感覺,但回味甘甜,甚至最後還稱五穀之水可以當做藥材使用。
隨後,皇帝命令使者將釀造五穀酒的方法傳到人間,據記載,老百姓們反映,喝完五穀酒之後,身強體壯,古人為了紀念皇帝的偉大創造,還將蒸煮五穀後產生的汁水命為「軒轅酒」。
古書上光是記載了酒的產生,但始終沒有描述酒的顏色,可是民間有一種描述老百姓釀酒的過程時,倒是闡述了酒的顏色為綠色。
綠酒的產生
且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中還有提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鍋爐,從字面上表述的意思上就可以理解為,熬制酒的鍋是用紅色的泥巴製成的,而剛發酵出來的酒則是綠色的。
其實古代的人們最初是不知道酒的存在的,酒的產生也是無意間發生的,釀酒之所以會出現綠色的情況,是因為古代的釀酒工藝跟現在相比實在是粗糙,在穀子煮熟之後沒有經過過濾,然後那些穀子的渣渣和碎屑便會浮在酒的表面。
所以古代的酒也會產生一種渾濁的顏色,這種酒也被稱為濁酒,因為酒的純度不夠,而且酒面上還飄有穀子的殘渣,所以古人常稱喝酒,也被說成是吃酒。
正是因為酒面上漂浮的綠色,才讓古代的文人有了形容酒綠的靈感,在稱讚美酒的同時,也將那些影響美感的浮沫給予了一種文鄒鄒的說法,在文人眼中被稱之為「綠蟻」,其實又是文人對美酒的一種讚歎。
老百姓究竟是怎麼發現穀子可以做成酒的,是因為古人在糧食充裕的情況下,有一些糧食堆在家中的倉庫沒有來得及處理,時間越放越長,那些年頭較長的穀物開始發霉變質,且產生了一種臭香的味道,而且在穀子的周邊還有一種液體飄著陣陣的香味。
後來古人也覺得那些穀子常年堆放在倉庫里不是回事,於是開始嘗試,將以前的陳年積糧聚集在一起架鍋熬制,經過反覆嘗試之後發現穀子可以釀酒,但是在釀造的過程中要注意火候,在發酵的過程中一定得防止細菌侵入,讓酒變質。
最初酒的原料是米或者麥子,釀出來的酒是黃顏色的,後來果民們又發現,像梨、蘋果、香蕉也可以釀酒,於是在古代便有了果酒,隨著釀酒工藝的發展,酒麴也在古代應運而生,在《齊民要術》一書中還特別提到,賈思勰是一位有名的釀酒專家。
總結
不管那些存在於古代的釀酒文化產生的傳說是真是假,反正釀酒工藝技術已經在古代開始興起,也正是古代的釀酒文化有了深厚的積澱,才能讓後輩們在釀酒的領域有飛速的發展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