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與貴州茅台聯名的「醬香拿鐵」本周接連拿下數條熱搜,單品首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瑞幸周四通知稱多家門店售罄,緊急採購新一批53度飛天茅台酒;五糧液亦傳出「與蜜雪冰城聯名推出濃香檸檬水」的消息躋身熱搜榜,但被後者闢謠;就在前不久,作為高端白酒「三劍客」之一的瀘州老窖,跨界聯合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了聯名開醺禮盒。
分析人士指出,存量競爭時代,過去的消費主力正在變老,真正喝得動白酒的30歲年齡帶逐漸轉移到90後身上,但後者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培育起來,白酒企業普遍面臨消費者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年輕化戰略已經寫進白酒的年度KPI里好幾年,影響力最大的還是「老大哥」茅台,出手即霸屏熱搜,十幾塊就能喝到高端白酒的噱頭足以吸引視線。白酒行業「一超多強」,而高端白酒由飛天茅台(茅台)、普五(五糧液)、國窖1573(瀘州老窖)三分天下,茅台佔據了將近一半市場。據財聯社不完全梳理,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跨界動作頻頻,具體如下圖:

然而,跨界聯名是合作共贏還是贏者通吃?網路上有人把茅台牽手瑞幸形容為「門不當戶不對」的戀愛,稱瑞幸為上門女婿的得利者,茅台為委身下嫁的犧牲者。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作為熱門中概股的瑞幸咖啡粉單市場周四股價創歷史新高,而貴州茅台股價自醬香拿鐵上市首日微漲不到1%後整體一路下行。

此外,與上市首日「賣出542萬杯,把杯子疊起來有95座珠穆朗瑪峰那麼高」的醬香拿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的「流量明星」茅台冰淇淋卻已經賣不動了。社交媒體上,一些城市的物美、永輝超市最近在以9.9元價格甩賣臨期茅台冰淇淋。而在茅台的大本營貴陽,七夕茅台冰淇淋門店也罕見推出了買一送一的活動,如今醬香拿鐵的「續航能力」也受到關注。
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決戰癸卯中秋 高端龍頭強者恆強 業績增長背後各存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醬香拿鐵」出現的時間恰好在中秋國慶假前。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隨著消費場景、消費模式等發生較大變化,各家酒企都正面臨同樣的價格困境,整體存在庫存高、動銷慢、價格倒掛等問題。有樂觀者認為,早則2023年中秋,晚則2024年春節,中國白酒一定會再次復興。
上半年白酒行業弱復甦的背景下,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愈發凸顯,市場僅有的消費需求紅利基本被名酒企業和名酒產區瓜分。分析人士指出,整體而言,中國白酒行業的產量可能是過剩的,但是名優白酒的產量、儲量卻是不足的。特別是最近幾年,大家都很重視儲酒時間和真實年份酒。從上半年業績來看,高端白酒龍頭數據上都實現了營收凈利的正增長,但是隱憂無時無刻不困擾著酒企。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下半年消費低迷、社會購買力不足的基本面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一些酒企的真實情況會隨之暴露。

▌貴州茅台:上半年營業成本同比漲幅高於營收增幅 飛天茅台價格回落 股價較歷史高點累計最大跌五成
貴州茅台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近700億元,凈利359.8億元,每日豪掙近兩億,同比增幅均為20.76%。但在實現業績增長的同時,茅台營業成本也高達5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幅25.52%,高於營收增幅。據此測算,茅台的營業利潤率出現了小幅下滑。此外,今年一季度,茅台凈利潤為207.9億元,而二季度凈利潤降至151.9億元,環比下降26.9%。
茅台聯名聲勢浩大的背後離不開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財報顯示,上半年貴州茅台的銷售費用為17.86億元,同比增長18.52%,其中用於廣告宣傳及市場拓展的費用高達15.72億元。對此,茅台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廣告及市場拓展費增加。
行業人士指出,過去幾年中,茅台的經典產品飛天茅台的終端市場價一度飆升至4000元以上。但自去年起,其身價一路下滑,如今已跌落至2700-2800元的價格區間。飛天茅台價格回落,茅台股價表現亦疲軟。貴州茅台周五收盤1818.5元,距離2504.73元的歷史高點差距較大,而自2021年歷史高點迄今累計最大跌幅達48%。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終端價格回落利好市場,但在白酒行業普遍消費疲軟的背景下,若此後不能繼續走上漲價與產能提升的正循環,高漲的營業成本與下滑的營業利潤將對其此後發展形成阻礙。
▌五糧液:曾經的「雙雄之一」離茅台越來越遠 股價較歷史高點累計最大跌幅超六成
儘管五糧液仍保持兩位數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長,但拉長時間來看,這一增速卻明顯不如以往,2021年至2023年,五糧液營收增速由19.45%下滑至10.39%,凈利潤增速也從21.6%下滑至12.83%,呈現逐年放緩的趨勢。
十幾年前,五糧液和茅台呈現白酒業「雙雄」的競爭態勢。直到2013年,五糧液的營收與凈利潤雙雙被貴州茅台超越,從此茅台穩居行業第一,五糧液淪為「萬年老二」。 如今五糧液與茅台的差距越來越大,今年上半年,茅台營收超出五糧液240.7億元,而去年同期差距為163.95億元。跳出和茅台的單一對比,五糧液處境同樣尷尬,後有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等以兇猛之勢奮起直追。五糧液上半年營收增速(10.39%)低於瀘州老窖(25.11%)、山西汾酒(23.98%)、洋河股份(15.68%)等,凈利增速(12.83%)同樣低於瀘州老窖(28.17%)、山西汾酒(35%)、洋河股份(14.06%)。
此外,五糧液亦面臨高庫存問題。近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五糧液的存貨賬麵價值逐年增長,今年上半年同比上漲12.12%至161億元,其中庫存商品賬麵價值為27.94億元。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五糧液股價自2021年階段高點迄今股價累計下跌62%。

▌瀘州老窖:提價逆行者圓不了「行業前三夢」 「瀘州新窖」引爭議
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的營收和凈利均實現了25%以上的增長。但分析人士指出,與業績增長相對應的,還有瀘州老窖居高不下的期間費用。近年來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在內的期間費用率均在20%左右,即使2022年有所下降,也仍然有18.04%,高於貴州茅台的的8.91%和五糧液的10.98%。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瀘州老窖的業績增長,主要靠著逆勢提價而來。在諸多龍頭酒企開始下沉市場的情況下,瀘州老窖卻成為「提價逆行者」。實際上,今年以來瀘州老窖提價頻頻,甚至在業內有「提價王」的稱號。不久前的8月14日,瀘州老窖宣布,52度國窖1573經典裝(500ml*6)經銷商結算提價至980元/瓶,提價約20元/瓶。不過在頻頻提價的同時,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上,國窖1573(52度500ml)價格只有約840元~930元/瓶。
大幅提價的後果卻是銷量下滑。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中高檔酒實現銷量1.69萬噸,同比下滑3%,而其整體銷量由2015年的19.01萬噸下降到了2022年的8.62萬噸。但瀘州老窖似乎並不打算降價促銷。此前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瀘州老窖管理層認為,高端白酒實際上是一種奢侈品,有量才有價,有價才有量,降價並不能帶來銷量的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瀘州老窖正式提出「重回前三」的目標。遺憾的是,八年過去,重回前三仍然只是一句口號,掉隊成了行業第五,今年上半年,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的營收均壓過瀘州老窖一頭。此外,3月底有消息稱,瀘州老窖新建了上萬口窖池以解決產能問題,讓「酒好全憑窖池老」宣傳起家的瀘州老窖陷入了「瀘州新窖」爭議。
本文源自財聯社